個人資料
正文

方舟中國

(2022-06-06 21:36:07) 下一個

TA的危機 1:破滅的金縷衣

   越來越多的人看出,?生和經濟都無法支持TA繼續冒險;他的策略不太周詳,但卻激進而不留後路;這大概是他上台前沒有被看明白的一點,他最初向黨內隱藏了某些意圖,直至上台後才通過集權去推行。這損害了集體領導的初衷,因為即便是專製社會,沒有製衡的權力也是最大的變數,可能將政權帶上一條不歸路;

  TA相信局麵一定會改觀,他隻是需要時間。不過他可能沒察覺到,很多人在隱隱地懷念江澤?時期;而且他執政越久,這種懷念就越濃厚;TA進入第二任期時,人們幾乎看到任何一任領袖都會緬懷一番,並發表今不如昔的感慨。

  而考察?間對TA的評價,會驚人地發現他所招致的反感是所有領導人中最強烈的;人們認為他的缺點太多,全無一個領袖的能力與格局;哪怕換任意一個領導人執政,都會比他更強。

  這是個很蹊蹺的現象,因為以前的中國一度吏治昏亂, 執政;但?眾竟願意回到過去也不願要TA。這並不 是因為之前的時代有多好,而是那時仍看得到希望;大家更 願意由壞變好,而不是由好變壞。而TA的執政給人帶來一個越來越窒息的環境;所以當 2018 年媒體宣布他修憲取 消任期時,很多人立時就感到前景黯淡。

  最關鍵的是,?眾對TA的態度很微妙;——眾所周知,中國的領導人大都被?眾罵過,但這種罵聲更多是對體製的抵觸;但在TA這裏,卻帶有針對個人的意味。從他在國際上念書單之時,外界對他的觀感就急轉直下,人們開始對他滋生出一種鄙夷;——曾有人對TA的畫像潑墨,也有人穿上他金元外交的衣服;有人嘲笑他裝文化人,有人譏諷他用網評員炒作自己。中國的領袖中,鮮有TA這樣從人格到政策遭到全盤否定的例子。如果說江澤?招到了法輪功的憎恨,他則是招到了全階層的反感。

  這對他來說是個極度危險的信號,政治家不懼怕人們的責備,但懼怕人們的輕蔑。對一個執政者嗤之以鼻比刀劍的傷害更,這代表他在個人素質上不被承認。

  人們的評價不確定是否會傳到TA耳中,但可以看出 他的確變得更加敏感;他頻頻發表“要講話”,加大力度設 指標,作批示,試圖攥緊手中的權力。而且為了證明自己, 他開始大地虛構政績;他聲稱"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 曆史性成就",“?族發展取得曆史性?躍”。他用霸王硬上弓 的方式宣稱自己兌現了政治承諾,尤其是取得全麵脫貧的勝 ;盡管中國還有大低保戶,但他仍然宣布自己創造了“彪 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而且人們明 明看到中國每況愈下,但官方和媒體卻聲稱:“中華?族比曆 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偉大複興的目標!

   這些話透露出TA的政治根基在潰敗,以至於隻能靠編造口號來維持地位。同時他對外界的批評異常緊張,並將言論壓製得滴水不漏;很多輕描淡寫的話都會觸碰他的逆鱗,這些話如果放到其他領袖身上,可能就是雲淡?輕地一笑,但在TA聽來不堪入耳。他上任以來屏蔽了很多詞匯,包括俚語,電影,動漫,品牌,人名......;這種屏蔽會隨著他的執政與日俱增,甚至牽連很多毫不相幹的詞匯。

   這種敏感已經影響到了社會的正常交流,TA創造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多的帝王名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表現不盡人意;他上台不到十年,得到負麵評價比前幾任領袖都多而這也讓他的態度越發頑抗,並對自身的錯誤和丟醜行為抵 死不認。——就連閱兵時用左手敬禮這種顯著的錯誤,都有 喉舌辯稱為“左尚吉右尚凶”;並且在外交連番受挫的情況 下,王毅卻盛讚他開創了:“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麵”。

  人們為他吹出了無數的泡沫,試圖讓他的執政合理化。但這些吹噓在他慘淡的政績下顯得異常蒼白;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TA的宣傳越來越誇張和離譜,但人們卻越來越看不起他;他拚命地強調自己對共產黨和國家的重要性,並有意無意地貶低前人而抬高自己;這讓他顯得十分自我中心,也十分欠缺格局。他給自己穿上一件舉世絕倫的金縷衣,並在水軍和群眾演員的喧囂中勉力維持,但大家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自吹自擂的鬧劇;他的基礎仍然脆弱,吹捧他的都是投機者,而從沒有精英願意擁護他。

  這讓TA越來越傾向朝鮮和伊朗的環境,他希望盡快建立一個封閉和愚昧的社會,以消除批評和質疑;然而這也是他思想中的一個致命盲點,因為這種草莽式的政治理想完全不符合當下的時空背景。——中國人在TA的高壓下會滋生逆反情緒,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態度;TA算準了中國人不敢有政治主張,但卻無法阻止他們以消極的方式放空自己。互聯網時代的人容易在信息封閉的社會下產生厭世心理,這可能需要一代人去脫離使用網絡的慣,才能遂他近平所願。所以即便他的政策能夠執行,也難以看到中國人被完全馴化的一天。

  TA的危機 2:潰敗的蟻穴

 

   TA的個性來說,他注定會走上一條很窄的道路。這條道路充滿鬥爭,對立,並且會瓦解他的政治基礎,但他似乎又沒有選擇。

  ?意上的失敗實際反映出他的一個根本劣勢,就是他的 思想和理念很陳舊;他無法用政績來創造自己的合法地位因此在麵臨挑戰的情況下,更容易選擇毛澤東的方式而不是 鄧小平的方式去維護地位;當他無法解決當下的經濟困境 時,就隻能走進一條階級鬥爭的死胡同,試圖以政治動蕩去 恐嚇人們。這種方式就好像對人宣告說:“倘若你們不擁護 我,我就讓國家不得安生”。

   他不斷地在講話中強調說,要善於鬥爭,敢於鬥爭;而且就如毛澤東曾擔任中央文革小組?那樣,TA也兼任著很多小組組?。他鼓勵公司,高校和?間互相舉報;讓學生舉報老師,員工舉報老板,下級舉報上級。他希望群眾互相監督且人人自危,那麽自己的權力就不易受到威脅。

  他陷入了和毛澤東同樣的執念,認為維護權力就要不計得失。但在這上麵,他卻麵臨著一個困境,就是根本無法建立毛澤東那樣的威信。——就權力手段和思想水準而言,兩人都不可等量?觀;毛澤東是個出色的理論家,同時具有很強的大眾魅力;TA毫無穩固的群眾基礎;同時他理論知識匱乏,無法構建係統性的思想去支撐一場政治運動。

  他所掀起的?族主義,隻是毛澤東政治權術的皮毛,其 中毫無思想主幹。例如他常講兩句話:“世界正進入前所未有 之大變局”,“中國麵臨著偉大複興的關鍵時刻”,就異常脫離 時代現實,顯得頗為牽強。這種話很像武俠小說的序言,把 人們引入一個驚天聳地的背景。——但當下的世界並無動蕩,不存在什麽“前所未有大變局”;而且中國並未衰敗或受 外邦奴役,也談不上要人去複興。

  TA想給中國人吃了一劑?族崛起的補藥,激發大眾的狂想;但他所渲染的?族危機虛無縹緲,無法獲取人們的共鳴。他的口號隻能動員一些邊緣化的人群;這些人顯示出低教育化的特征,或者年齡層偏小,心智單一;而社會的中堅力????大都比較反感這種氛圍。

  但在TA來說,他的政治押注過大,幾乎從一開始就 斷了自己的退路,因此不能輕易言退。在他的危機與日俱增 之時,隻能憑借?粹的東?去加強政治整肅。他多次強調 :“永遠不能停止黨內的‘作?建設’ ”,並且“要糾正黨內不 良?氣”。——他借鑒了 30 年代的整?運動,以此清洗 場,在他上任以來落?的官員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任意編派 的政治罪名,如“心膨脹”“妄議中央”或“拉幫結派”。

  但無論政治清洗多麽劇烈,黨內都會不斷地滋生對抗勢力;因為歸根結底,是他在破壞集體利益,犧牲國家的前途來為自己的政治護航。所謂成難敗易,中國積累了幾十年的資本,卻在他任期內快速流失。這樣持續下去,TA勢必造成一個空心化的中國,讓政權從內部潰敗。

  中國的高官感到恐慌,便希望趕在國家破產前將資產轉移。而這讓TA認為黨內一些人不以他為核心,在國家的關鍵時刻拿走了他原本可以支配的資源;而這種釜底抽薪的舉動,就是為了在政治上架空自己。

   TA對此製定了嚴厲的外匯政策,與逃離的資本展開了拉鋸戰。——起初銀行限製大額換匯,並製定了較低的購匯額度;但?間聚集人頭,采用多人匯款的方式讓資金離境;銀行開始清查來往賬戶,但人們又通過境外消費的方式套現;政府限製了銀行卡的境外消費額度,不過卻發現有人通過外貿賬戶在海外置產;政府很快給跨國企業製定了外貿配額,但又發現他們在香港注冊公司規避監管;這讓TA出手打擊香港金融界,防止資金離岸;但資本轉而離開香港,集中在海外上市;他出台規定限製企業境外融資,設法扣留資產,但發現很多企業已經被信托化,國內的股權所剩無幾;他試圖收歸那些還未出海的企業股權,卻又發現它們已經做了內保外貸,隻把債務留給了中國。資本各顯神通,在TA的管製下四散逃竄;而他則在這些逃跑的資金後麵奮力追趕;他清洗澳?賭場,關停第三方支付牌照,打擊的錢莊和外資銀行,同時又清查用於走賬的個體外貿賬戶和作為影子金融係統的區塊鏈。他用盡各種手段圍堵,卻發現窟窿始終捂不完,?方總能想到辦法給高官和富商提供走資渠道。

  這讓TA心中十分焦灼,他擔憂資本奪路而逃,最終會把中國掏空;一旦政府陷入財政困境,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TA的對手也反過來認為他的鬥爭路線在加速環境惡化,而且他公私合營的計劃搞得人心惶惶。他執政這十年,已經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內政外交最低迷的時候;大家質疑就算把資源交給TA,他的政策也是個無底洞,會率先把中國掏空。

 

  TA的危機 3:絕對不忠誠

   TA和資本的戰爭,其實代表著他與整個官僚係統的對立。他並沒有國家的觀念,甚至都沒有政黨的觀念。人們看出他不但固執,還過度自私,會為守住權力而傷害國本。從政的大忌就是為一己之利而罔顧國體,但在國家利益與自我權力衝突時,TA毫無疑問會犧牲前者;他願意接受一個破敗的中國,也不能接受權力的旁落。

  這導致他在政治鬥爭上有些不計後果,正如他為了個人權威,不惜犧牲國家經營了幾十年的國際關係;在中國與世界對抗的初期,美國曾向中國表示,雙方的關係正在趨向零和博弈;?方各國也一直告訴共產黨,不要把經濟糾葛上升到政治層麵;這都是在提醒中共高層,讓他們盡快遏製對抗主義。但TA以此步步進逼,最終迫得對方采取政治回應;——?方少數?族和人權問題,並停止對中國的官員提供財產庇護,而美國也出台法案禁止侵犯人權的官員入境。

  這破壞了官僚係統最核心的利益,因為他們不能進入?方國境,就等於隔絕了自己的財產;一個裁者能受到多少擁護,歸根結底源於他能創造多大的共同利益;而這也是大家不願推翻鄧小平路線的原因。但TA的自我意識過強,把整個國家乃至政黨都視為他的占利益。除了自己身邊的犬?,他幾乎傷及了一切人。

  而且他心中有一種偏執,認為一切人都應該不計代價地擁護核心。如果大家都願意就範並合作,那麽自己就有足夠的力量去貫徹意誌。但官僚們根本無法認同這種態度,他們不可能在TA顯著的錯誤下去支持他。而這也導致他用強勢的態度去壓製整個官僚係統,以維係住越來越分裂的政治基礎;他像拉扯提線木偶般,強行讓整個國家跟隨他的步調。

   然而這樣的管理讓整個國家都處於缺乏生機的狀態,自TA登基以來,中國的官場變得異常壓抑;官員在工作上非常消極,很多人希望用一場苦熬來換取明天。但他們看到TA修改了憲法,打算在皇位上久居不下時,就感到了一種綿無絕期的惡劣情勢。

  而這種僵持的局麵是無法持續的,總會出現破局的一天。TA會越來越孤立,甚至他的支持者也會內心動搖;因為他們看到TA一意孤行,擔憂自己也會跟著前景黯淡。而且TA性格剛愎狹隘,作他的臣屬十分吃力。他時常與屬下爭功,並他慣把過錯歸咎於他人;他的很多政策都不具備現實性,但他總是責怪下屬們執行不力。

  這導致TA的僚屬關係不太穩定,從他就任以來,很多人曾紅極一時,後來卻慢慢淡出或落?。——王岐山曾經是他的親密夥伴,但後來逐漸被邊緣化;孫立軍和傅政華都曾是他的打手,但卻接連落?被查;王健林在TA任職三年後成為中國首富,並曾讓TA的家人持股萬達,但最後卻在資本出海的問題上遭遇清算;還有一些當初被TA所賞識的高級網評員,也是心猿意?,在瘟疫爆發期間與他分道揚鑣。

  這可能讓TA感到政道滄桑,人心難測,也讓他在人 事任用上頗有顧慮;因為很多人都是前任元老的走卒,雖然 對他表了忠,但他擔心這些人二次變節。TA曾公開表示 自己憎惡“兩麵人”,他一再提出“絕對忠誠”,強調“旗幟鮮明 地反對‘偽忠誠’ ”。他擔憂身邊出現蘇秦那樣善於縱橫術的陰謀家,而他又拿不準誰是這個人,因此時刻提防著身邊人勾結和密謀。

  這種狀態讓他如履薄冰,他一方麵要依賴身邊人,一方麵又擔心被他們倒台;這讓他在?險防範上草木皆兵。他曾去香港視察,其保鏢嚴密的程度駭人聽聞;香港當時出動一萬警力保持戒備,本地?眾從未?過如此驚人的陣仗。同樣地,TA在武漢疫情後,經過一再拖延終於前往慰問;安保人員前仆後繼,將他水泄不通地圍繞,而整個武漢也是一步一哨,四下?聲鶴唳。

  不過這種危機感也並非空穴來?;外界一直有聲音在刺激TA,經常有不明來源的消息傳出他身體不適,又或者說他有了接班人;盡管他抓捕了黨內給他指定的繼承人,但仍有?聲說他將被取而代之;——這種小道放?的現象,透露出有人在測試整個中國的反應。

  而這也讓TA處於惴惴不安中;他無法確定哪些人對自己還保持著忠誠,隻能一再對身邊人進行清查;他要消滅一切顛覆他的企圖,他不能容忍像胡耀邦和趙紫陽那樣失去權力,因為他還有許多未竟之誌;他還需要另一個十年或者二十年。

  綜述:逆流泅泳的帝王

  十年前,人們在考慮TA將把中國帶往何方。但十年後,人們更應該考慮他自己將走向何方。

  他是個準備不夠充分的領袖,有些倉促地應對著這個變化過快的時代。而且他運氣不好,在任期內正好遭遇經濟的下行;國家的兩個經濟支柱,人口紅利和房地產,都開始麵臨轉折點。這意味著中國的製造業會衰弱,同時土地財政也難以為繼。並且中國的經濟活力太低,難以激活居?內需作為另一個支柱。而與此同時,國內資產價格高企,實體行業凋敝;工人抗議,農?討薪,金融難?討債,這些事件的數量都遠超TA之前的時代。而此時中美交惡又引發了貿易戰,讓出口麵臨困阻;且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TA把內部矛盾延伸為國際對抗,導致了新軍事競賽的興起。

  其實這些問題未必是TA個人所導致,但專製製度有一個特征,就是它欠缺代議製下的?效機製,因此存在很強的周期性。所以對執政者來說,天時地利很;領導人不但要生逢其世(家世),還要生逢其時。而TA上台時,中國的經濟紅利已經在變弱,但遺留問題卻開始顯現。並且TA的個人作?又帶來了一種負向反饋;——在政治周期本就對他不利的情況下,他卻采取了一係列偏激的作法,從而加劇了事態惡化。

  這些因素會營造出一種對他不利的氛圍;因為中國傳統 觀念認為,皇帝受命於天,必然受到上天眷顧;所以國家? 調雨順,才能證明當政者是天選之子。然而TA上台後, 國家的內政外交卻連番受挫,經濟也陷入全麵性的衰退; 且近十年來頻現天災人禍,甚至在 2016 年出現熒惑守心這 種罕?的凶象;這足以讓任何一個皇帝感到恐慌,但TA 卻又遭遇了中國百年難遇的疫情,而這種規模的瘟疫往往預 示著王朝的衰敗;上一次遭遇大瘟疫的領袖是慈禧,而再上 一次是崇禎。

  對一個皇帝來說,如此多不祥之兆集於一身,會帶來一種暗示,表明他並非天選之子,而其實是上天的棄兒。

   這讓TA異常焦灼,他不停地修補著政權上的一道道創口,並迫切地希望創造一些事跡來證明自己;這讓他的政策總是?疾火燎;例如他要整頓市貌,北京就開始清退低端人口;要搞技術突破,就開始芯片大躍進;要節能減排,工廠就限電停產。

  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政治就沒有如此混亂過。行政部?為了達到TA的指標,時常處於首尾不相顧的局麵。雖然他也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變,如改善財政分配,裁撤冗員,以及精簡公務流程等;但他沒有迎來好感,因為體製內十分抵觸;公職部?集體不作為,政府把壓力層層向下攤派;?眾沒有覺得行政體製有多大改良,辦事依然困難。

  TA本希望掌控一切,但卻讓一切失序;他感到一切都在與他為敵,甚至上天都與他為敵。在這種處境下,他指望通過政治高壓來扭轉局麵。在TA的統治下,國內烽煙四起,充滿討伐之聲;他打擊宗教,打擊?運,打擊少數?族,打擊律師,打擊境外勢力;但在打擊完後留下了一片片焦土。他要推翻很多東?,但又無法讓它們變得更理想。雖然他也強調發展科技,升級供應鏈。不過他的權力意識就像一個漩渦,無論創造多少資源,都會消耗於其中。

  這種自我中心限製了TA的格局,他的世界觀很虛幻,而且思路上的盲點太多,這些盲點本可以被集體領導機製所防範,但他卻削弱了這種機製。他希望通過連任去自我證明,但卻攤開了一個無法掌控的局麵;他想要改變中國的社會結構,想要主導第三世界,還想?方認可他的政治地位。當他無法獲得這些認可的時候,他就打算關閉國?,給全?做政治改造;但今時不同往日,技術潮流將把封閉的中國和世界的差距拉大,國?最終還是會被推開。

   TA麵臨的終究是一個與自己理念不合的時代,他在時代的浪潮中逆流而行,但卻希望整個國家給他護航;他心中相信,這隻是蛻變前的黑夜;通過自己的一鼓作氣,他最終能夠力挽狂瀾;他會宣告自己將帶來一個跨越式的裏程碑,並解決一切的曆史遺留問題。但大家都知道,他更可能鑄成不可挽回的曆史錯誤,而這些錯誤將花費國家幾個世代去償還。

  綜述:TA和薄熙來 1 同代傳承

  TA可以說是地位十分尷尬的一個皇帝,他在一開始把自己的起點定得很高,從而讓自己走了背運。因為他的錯誤都會在他的宣傳下顯得格外刺眼。並且伴隨著他一步步走下坡路,人們也越加感到懊喪,認為中國被他帶入了一條歧途。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越發地懷舊,尤其是懷念與中國政壇失之交臂的薄熙來。他和TA屬於同輩,也曾被人們寄予過領袖的厚望。人們時常想起他的樂觀和積極,認為如果他還在,中國的景況不至於此。很多人認為他運氣不好,因為一些疏忽而斷送了自己,以至於將高位拱手讓給TA;而每念及此,人們的惆悵都會加深。

  人們會通過TA聯想到薄熙來,是因為他們有很多相似點,但是形象落差卻很大。薄熙來曾是政界的明星,朝氣蓬勃,口才過人,這讓話不離稿且磕磕絆絆的TA相形?絀。薄豪邁而灑脫,喜歡與?眾麵對麵交流;而他即便是未擔任最高領袖之前,也不敢隨意走到?間去。薄像一個活躍而開朗的?方政客,而他更像被體製熏陶過度,顯得枯燥和刻板。

   不過盡管有這樣的差別,他們之間卻存在一種同代傳承的關係;TA在某種意義上繼承薄熙來的衣缽,並將他的政治影響一直傳播至今。從根本上來說,他很欣賞薄,不僅欣賞他的手腕,還欣賞他的個人?度。薄熙來給了他很多政治觀念上的啟發,並讓他在政策製定上有所借鑒。

  首先兩人在權謀上都具備相當程度的破壞性,是那種敢 於打破政黨內部平衡的人。薄熙來最著名的政治遺產就是在慶掀起歌頌紅旗的熱潮,以博取政治地位。而TA在集 權之路上,也是采用向紅色文化複辟的方式,為自己創造政 治擁護。同時薄熙來借以整頓?氣的打黑運動,也被TA 所承繼;慶時薄熙來的口號是:“掃黑除惡,專項行 動”;TA的口號則是:“打黑除惡,專項鬥爭”。

  此外薄熙來喜好以刑獄手段去打擊異議人士,他曾在打黑過程中抓捕過辯護律師和?間企業家;TA更是不遑多讓,一舉發動了讓世界震驚的律師和維權人士大抓捕,其規模亦遠非薄熙當年來可比。

  而且薄熙來一度想加強對社會的監控;當時王立軍計劃在城市安置數百萬攝像頭,打造平安重慶。而這一概念被TA所實現,他主政後急劇擴充監控規模,直至中國成為這個領域的翹楚,在世界人均電子監控數上囊括前五的排名。

  而近年來TA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概念,實際就是薄 熙來在????慶主政時所提出的“共富十二條”的翻版。人們看到 即便薄熙來淡出了政壇,他的想法還是被嵌套進TA的政 策中。可以說在很多方麵,他都是他的私淑弟子。

   但這種現象導致了一個直白的結論,就是認為他和薄是一丘之貉,兩人無論誰上台都是中國的災難;——然而嚴格說來,兩人隻在維護體製上有共性,而在政治認知和個人素質上,卻有著根本的差異。

  比如TA剛上台時,曾有意無意地效仿薄熙來式的個人魅力,試圖展現一種融貫東?的?格;但這遭到了失敗,因為他並不具備相應的內涵。薄熙來深得宣傳精髓,他能由內而外地散發影響力,吸引人簇擁在他身邊;反之TA過於依賴炒作,他每到地方視察,總有人聲嘶力竭地高呼萬歲;這看著更像一種諷刺。他對外宣稱每天遊泳,卻沒人?過他下水的樣子;倒是薄熙來留下了赤膊上身,帶著泳帽活動的照片。

  顯然薄熙來有一種渾然自成的從容,而TA則表現木訥,?格不明朗;所以盡管兩人都豢養網評員,但薄熙來用網軍是攻,TA是守。薄搞宣傳是為自己錦上添花,而他更多是為了遮醜;薄時代的網評員多少有一些文?,懂得偽裝客觀;但當代網評員則素質顯著低下,充滿謾罵和侮辱性言辭,即便是外交部都呈現出下三路的傾向。因此薄熙來的外宣能增加他的光環,而TA的戰狼外交卻引發了全世界的厭惡。

  而且薄熙來喜歡結交文人,讓知識分子為他助陣;他和江澤?這類領袖一樣,有一種吸引文人的?範;因為知識分子多少帶有一些??,容易被人格魅力所征服。而TA並不具備這種特質,所以當他在國際上念書單時,嘲笑他最狠的就是知識分子,而這也讓他更傾向於把他們當醜老九批鬥。

   其實對薄熙來的模仿,讓TA處於了比較劣勢,會讓人自然地拿兩者做對比;相對來說,薄熙來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TA則像一個沒有特色的官僚樣本。以至於到了今時今日,很多人寧願支持在監獄中的薄熙來,也不願支持在?椅上的TA

  綜述:TA和薄熙來 2 迥然不同的中國

  從個人起點來說,薄熙來顯著高於TA;他得天獨厚,凡事都喜歡拔得頭籌;不過在專製體製下最難容的也 是這種人。就這個意義來說,TA要更幸運一些;而這種 幸運在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他的家族。——在文革浪潮中,他父親和薄一波都被打倒;薄一波在 1978 年獲得平反,他父親於 1980 年平反。兩人都回到了中央,但薄一波在大小事 務上都支持鄧小平。而他父親的性格更率直一些,也不太官 僚化;他父親在 89年學潮中為受到批判的胡耀邦仗義執言,這並不符合鄧小平的意誌,也造成了兩個家族權位的分;薄一波一直是黨內決策的重要人物,而他父親的成就則更多在 經濟建設上。

  他父親於 2002 年逝世,這時TA是浙江代省?,薄 熙來是遼寧代省?;但此時薄的光芒轉盛,他的家族也在為 他的升遷造勢;薄一波直到 2007 年逝世,都在為兒子的政 治前途奔忙;而薄熙來敢於行為出格,也大多是由於家族的 庇佑。

  就此來看,他受到父輩的蔭蔽要比TA更隆厚;而且 薄家的?格較進取,他家則低調很多;且顯然地,TA 比薄熙來更隱忍。相較於他,薄有一個顯著劣勢,就是他過 於招搖,不擅?“隱性施政”。而這一點TA做得更好,他 通常不把政治意圖上升為明文政策,往往不露痕跡地施政。

 正如他唱紅的聲勢雖大,但從不將其標榜為一項運動或政策,所以很難招致攻擊。

  這種區別造就了他們截然不同的執政思路;TA更傾向於傳統和保守,因為他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而薄熙來作?前衛,更像一個?方式的官僚;這並不是說他的意識已經被?化,而是他看到?方社會的成熟;他並不喜歡封閉和僵化,哪怕在官方場合,他也喜歡氣氛活躍。

  因此薄熙來製定政策比較開放,他敢於創想,也善於因地製宜,因此在大連和重慶都能成功;這斷不是TA動輒就打造一個雄安新區所能比。他沒有薄那樣的自信,過度的自由化會讓他不安;他更傾向於政治優先,而且不敢輕易放權。所以即便他照抄薄熙來的政策,很多時候也會攪成一灘渾水;因為他會將同樣的政策演化出不同的目的。正如兩人都唱紅,但對薄熙來而言這隻是進身之階,他會?好就收;TA卻打算將其作為政治常態。而在打黑上麵,薄熙來很大程度是為了改善社會生態;TA則是要創造核心擁護,換言之,黑社會和宗教,?主人士等並無二致,都是異端。

而在經濟理念上,兩人更是存在根本的差異;薄熙來很重視經濟,因為他清楚經濟是執政之本。在這一點上,他可以 局部地拋開政治立場,采取務實的態度。但在TA這裏, 經濟倒像是權術的延伸;他在很多概念上效法薄熙來,但都 是一種障眼法;——他宣布要改善?生,平抑房價,但卻在 上任後掀起了最瘋狂的房地產炒作;他提倡脫虛向實,但卻 熱衷於龐氏經濟和資本遊戲;他聲稱要泡沫,但卻將債務 擴張到 GDP 增?的兩倍,並在執政的十年內將貨幣發行翻倍。

 要的是,TA身上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帶有一種天生吸血的特質;他采用著高支出的治國模式,並任性地把國家當作供血機器;一旦有需要,他就會向社會抽血。他把創造力都用在了發明政策上,而這些政策隻是為了變相地收割財富。

  相對而言,薄熙來雖然手腕粗放,但絕不會破壞經濟根基;他懂得如何去創造一種經濟常態;而這正是TA難以領會的一點,他無法探究薄熙來政策的內核,也難以在自我需求與現實環境中取得一個平衡。

  很多人一直相信,薄熙來比TA更適合主政中國;雖然共產黨不一定喜歡薄的方式,但他行事更理性,經濟思路更成熟;他不會把政治運動升級,而TA則存在這種?險。而且薄熙來比較視底層的生息,他的政策多少能讓社會雨露均沾。雖然他同樣是體製的捍衛者,但他會保留社會的活力,而不是像他那樣從上至下地搜刮,讓人難以喘息。

  TA來說,他對薄熙來態度正如斯大林對托洛茨基一樣;他既佩服這個人,又擔憂他的影響力;薄的聲望曾一度超越國家最高領導人,並受到廣泛的擁護。無論在?間還是官僚係統中,他的影響力都沒有消失。而審視今日的局麵,不免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懷念他,而這更讓TA感到介懷。

  在薄熙來倒台後,他高調宣揚紅色文化,其中多少存在著與其爭奪紅色遺產的意圖;正如他在疫情期間爭奪抗疫指揮官的稱號。同時他極力清除著薄執政時的痕跡;他拆除了大連的華表,廢除了女騎警,並撤掉了重慶的交巡警平台;不過他最難清除的,還是自己身上那層薄熙來的影子。

 

   綜述:TA的?主之路

  在近代領袖中,TA可能是繼薄熙來之後最不循常理的官員。如果說人們對薄的開放態度會想入非非,那麽對他的政治倒退就感到捉摸不透。曾有人認真地對此分析,得到一種結果是他很可能要搞?主;——這種表態不是為了整蠱或反諷TA,而是自他上台以來就一直呈現出某種反常現象,這些反常並不符合他的政治定;雖然他一直表現得像一個專製者,但這種專製顯得過於刻意和突出;而且就中國的現狀來說,和平演變的可能性並不大,人們一度對?主的前景感到無望。但自TA當政以後,卻帶來了另一種啟示,就是?主更可能在一種破而後立的環境中產生。

  這種觀點是基於TA執政軌跡中的現象分析;——在作為政黨最高領導人的十年間,他推行了很多極端的政策;這些政策乍看之下是在鞏固權力,但卻對現行製度進行著一種破壞;這種破壞從他執政之初就不斷地滲透進國家的各個層麵,並層層消蝕著共產黨的執政根基。

  這其中有一個支持論據,就是TA的很多決策看似毫無章法,但卻精準地攻擊到政權的每一個命?。他幾乎以一種外科手術式的手段,在不斷地拆解這個集權政府。無論經濟,?生,還是外交層麵,他都製造了很嚴重的困境;而且他在執行這些政策時顯得義無反顧,直至把問題推進到一種不可挽回的地步。

  顯然,TA正在很多方麵斷絕著政黨的後路;而這引出了一個推論,就是他可能保留著父輩的影響,畢竟他父親很開明;但這個開明的人卻看出黨內的抵製力很大,在既定條件下不可能達成改革。而如果TA轉換了策略,采用一種政治倒退的方式,反而更可能顛覆製度。

 

   對政治家來說,家族傳承具有很大意義,例如薄熙來身就可以看到薄一波的影響。人們一直懷疑TA是否也在貫徹父輩遺誌,利用集權引發變革。他雖然從未表露過任何?主傾向,但其舉措卻在創造?主的條件;而這種行動,必須要對中國的政治結構十分透徹才能勝任。很多人從頭到尾都在懷疑,他專製的外表下是否別有一番?主用心;人們越看他,就越覺得他才是那個想顛覆政權的人。

  不過很多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也一直在否認這個觀點;因為TA的氣質太不符合,他顯然更像一個步履維艱的裁者。但其實對這個問題,也可以換一種思路看待,就是以目的論的?度去????。——即便拋開TA本身的意願不談,他的行為也在引發一場變革。而這就涉及到了中國實現?主的形態;——當前中國的?主思想大多還停留在不切際的階段;人們往往幻想領袖變得開明,然後自覺地推動?主;而這也是明君思想的另一種版本。不過期待獨裁領袖們顛覆自己,這本身就很荒誕。在專製國家,政局的轉變更多是時勢使然。所以與其寄望誰會搞?主改革,不如考慮誰更能促成?主的條件。

  比如人們就對薄熙來抱有過政治改革的期望,但薄熙來更可能帶來一種軟性的獨裁,讓人?麻木;相較而言,TA更可能給專製掘墓;因為他存在很多思想盲區,而且比較倔強;他不容易覺察到社會的末日氣象,因此不會在政策上有所收斂。就好比毛澤東的文革將國家推向破滅的邊緣,如果不是鄧小平,這種危局就很難說會發展到什麽方向;這一點對TA同樣適用,當他把一種政治狂熱推向極致,就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政權崩塌。

   歸根結底,中國的障礙在於封建殘留,在常規狀態下即便發生?主改革,也可能因為觀念和困阻而倒退。因此就算人們不喜歡TA,但他在這條專製之路上越久,其破壞就越深入。雖然這條路會給中國帶來陣痛,但變革也會更徹底。

  所以即便他是弄巧成拙,但對結果來說也並不重要。隻 要他的行為能促成專製的解體,那麽就具有積極意義。中國 幾千年,被極權所葬送的政權比比皆是,TA也許能做到 所有?主人士都做不到的事。古語有雲:“兵者,詭道 也。”,政治對普通人來講本就難以理解;並且從曆史也可以 看出,大的變革通常都是節外生枝,而不是以大眾所預期 的方式發生。

  TA的終點

  TA是中國近代的一個標誌性領袖,他像燈塔一樣顯示出專製政權的周期性困境。而且作為一個局中人,他很難跳出政治立場去認知這一點。因此當曆史的退潮來臨時,他試圖創造一股逆時代的力去站穩腳跟;不過這卻讓他在一片困難中擱淺。他希望為自己爭取多一點時間,因此提前宣示了自己的曆史地位。——他把中國分為三個時代,將之前的中國定義為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時代,而他則是新時代的締造者。

  這種做法把TA的自我宣傳推向登峰造極,人們看出他為挽留政治地位,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因為毛鄧是他完全不可與之比肩的人;TA在宣傳上把自己無限拔高,就是為了去攀附這兩個共產黨的巨擘;他像唱?戲一般強調著自己的重要性,做了後輩才應該做的蓋棺定論。

   共產黨從沒有這樣的先例,顯然TA的政治氣數已到了強弩之末,而他卻很不甘心;他終究不是一個扭轉乾坤的人,對中國和共產黨來說,都隻會是一個過渡領袖。而且他已經走得太遠,甚至超出了應有的預期。以至於有人疑惑,黨內為什麽能如此容忍他,讓他把國家搞到今天這般境地。

  其實這是由於TA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國的行政結構,以中央警衛局和其他監控手段去管控黨內高層,因為他是一個掌控欲和危機感都較的人。不過更根源性的因素是,共產黨處於建政後的穩定期,已經很難產生強大的反對派;通常打江山的那一代人在執政地位上相去不遠,因此很容易把權力鬥爭推高。而那些享受既得利益的後代們,不像他們祖輩那樣直麵過戰爭,帶有一股殺伐氣;他們早已在安穩和逸樂的生活中變得萎靡,而且容易患得患失。

  而此時如果出現一個性格強勢且具備權術特質的人,就能夠造成對群體的壓製。而且就性格來說,TA也的確比其他人更橫得下心。也就是說,他的優勢在於黨群太弱,才得以讓他威?八麵。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的政治環境,這種治國方式早就被叫停,他自己也會被元老們罷黜。

  顯然黨內已經很難製約TA,不過他卻免不了敗於自己之手;因為他的執政方式難以為繼,隻會造成越來越破敗的局麵,讓他堅持至今的是一種性格上的執拗和失去退路的無奈。他一直沒能獲得讓內心得以支撐的信念,而更像在執行一種權力本能。針對這種脾性,黨內一些人會采取順水推舟的態度去慫恿他,他們會堵塞他的言路,並為他的錯誤圓場;他們會把他推入一個無以複加的境地,並把所有仇恨都引到他身上去,然後讓他為共產黨的周期性困難承擔責任。

   而此時的TA,已經無法跳出這種局麵;他一直在追逐一種理想的極權主義,而這卻被現實中的各種權術所利用。——黨內有人煽動他走向極端,從而創造政治契機;歐洲在利用中美的?逐,去占據更多的市場;而新興國家則鼓勵中國與?方割裂,以推動其產業鏈流出;同時美國也在利用TA的攻擊性,去挑動亞洲的局勢;甚至就連?主人士們,都寄望於TA連任以拖垮共產黨。

  或許一直以來,TA都認為他能改變世界;但在既定利益麵前,他必然會被全盤推翻。——中國與世界經曆了幾十年磨合,不可能因某個人而決裂;共產黨也不會為TA的一己之利去與世界冷戰;倘若他執意破壞共同利益,最終會觸犯眾怒。而此時對他來說就很危險,因為大家會采取反他不反共的策略;兩邊的高層會建立協作,去引導一場政治變局,把TA和共產黨切割;這會讓他遭遇一個牆倒眾人推的局麵,並成為政治妥協之下的獻祭。

  或許TA不會預估這樣的結果,但他也會感到前路迷 茫。其實在以前,他也有過清澈和豁達的時候;在一些早年 的影像中,曾記錄了他的過往;——他當年接受采訪時,顯 得思路流暢,吐字清晰,且流露出一種罕?的真性情;此外 在一段家庭錄影中,他向大家說:“一個人最好還是要保持本 色。”

  但他最終失去了本色,從前的他和現在判若兩人;他早年雙目有光,顯得平和而謙遜;但成為中國領袖之後,卻日漸衰頹。他的麵容和氣質發生了很大變化,幾乎以目力可及的速度在老去,並且整個氣場都在衰敗。

   這種轉變讓人匪夷所思,因為他的神采就是伴隨他的政治升遷而消退的;或許成為最高領袖讓他失去了很多東?,包括他曾擁有的那些淳樸的事物,——他的家庭,婚姻和友誼。盡管他保留了政治博弈所獲得的勝利,但仍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者,並且失去了很多自主。

  就他的現狀來說,已經很難在從政之路上持續走下去; 2022 年將會是他最大的轉折點,即便他能用某種魔術式的手 段獲得連任,他也會麵臨滿途荊棘,並在 2027 年前迎來全麵的破敗。他陷於強烈的自我偏執,以至於把政治過度理想 ;他的處境和袁世凱當年相似,整個統治期都處於一種反 差的時空中。他可能在內心上把自己奉為千古一帝,但最終會明白這不過是?粱一夢。而這種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往往 會成為一個執政者最致命的傷口。

  TA很可能遭遇一個落寞的收場,對他來說,該來的 總會來;人們不會固守不切實際的幻想,去跟隨他一起覆 亡。即便是他的支持者,也會與他漸行漸遠。而當大家都離 去,隻把他一人留在寶座上煢煢孑立時,也就是他的政治生 命壽終正寢之時。

 

 

(本文作者:方舟與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