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欺瞞慶齡

(2020-05-08 10:40:30) 下一個
 
 Re: 天涯蘆蹤三 回應編輯文章


缺德到家
偽人孫子。。。

裝傻充愣
始亂終棄。。。

褻瀆妙齡
欺瞞慶齡。。。

ZT:
http://m.toutiao.hebtv.com/beifanghao/bftt1738812.html

孫中山:一國國賊,兩黨黨父

馮勝平

  孫中山是一個處於曆史盲點的人物。他是國民黨的國父,又是共產黨推崇的先行者。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我們看到無論是海峽兩岸的國共,還是海外僑界和民運團體,都在紀念這位據說是推翻了帝製的偉人。

  其實,這是對曆史的誤讀。結束滿清帝製的真正功臣,不是孫中山,而是手握重兵、控製北洋六鎮的袁世凱。沒有袁世凱的逼宮和清室優待條例,清室不可能和平退位。辛亥革命之成功,不在於推翻滿清,而在於和平結束帝製。1911年滿清的退位,是當時中國政治家---袁世凱、孫中山、立憲派和滿清貴族---合作促成的一個經典傑作。它是中國版的光榮革命。借用一句毛澤東的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中國,一個王朝生的偉大不難,死的光榮則幾乎絕無僅有。滿清是中國曆史第一個光榮退休的王朝。

  遺憾的是,失去總統權位的孫中山,心理嚴重失衡,逐漸退出了這一合作。作為一個職業革命家,孫中山勤於破壞,拙於建設。二次革命以來,中國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其根源無不與孫中山的革命實踐有關。

  革命、女人、讀書

  孫中山曾對他的日本友人犬養毅說,生平第一興趣是革命,第二興趣是女人,第三是讀書。我們不妨按照這個順序來看看孫中山的人生軌跡。

  1革命:從一個立誌改造中國的熱血青年,到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冷血職業革命家,孫中山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百年動亂的先河,是中國現代極權製度的始作俑者。革命是孫中山的最愛,也是近代中國一係列悲劇的根源。正如權力使人腐化,革命使人墮落。如果權力腐化當權者,革命則通常使那些追求權力者墮落。這一規律完全適用於孫中山和他的革命拜物教的追隨者。為奪取最高權力,孫中山不惜出賣國家權益,換取日本,德國,蘇聯的金錢,把中國一次又一次地推入內戰的血海。辛亥之前,他接受日本政府津貼,遊走於英、法、美政府之間,以東北,新疆,西藏,外蒙領土為條件,試圖換取列強支持。不果。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他主動與日本政府簽訂十一條(原件為普大教授Jason於1986年在日本檔案中發現),是為二十一條之源本。為此,孫得到日本軍部140萬日元資助。1917年,孫通過留英學生曹亞伯從德國政府拿到200萬鷹洋,在廣州建立政府,向支持英法的段祺瑞政府宣戰。又不果。1923年,孫中山與蘇聯大使越飛簽訂“孫文越飛宣言”,放棄中國對外蒙和中東路的權益,換取蘇俄三千萬盧布援助,遂有以後的黃埔建軍和北伐。正如梁啟超所說:“孫文晚年已整個做了蘇俄傀儡,沒有絲毫自由”。(5/5/27)值得注意的是,蘇俄花費巨款,支持孫中山革命,其目的並非促成中國進步,而是“立足於日美中三國利益發生衝突,要采取一切手段來加劇這種衝突”。(維辛斯基)同樣,許多支持孫中山的“日本友人”也並非真正把他當做朋友。“彼等雖是一批廢物,但現在願以重金購置之”。(犬養毅)

  讀史人知道,百年前中國的狀況是國脈如絲,列強環伺,瓜分迫在眉睫,亡國危在旦夕。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孫中山與境外反華勢力勾結,發起一次又一次旨在推翻本國政府的革命,鍥而不舍,努力賣國,集數十年之努力,終於成功。

  2女人:孫中山的確愛女人,而且是一種博愛。孫中山一生愛過的女人已不可考,但有名的有7位,盧慕貞夫人,陳粹芳夫人,宋慶齡夫人,宋藹齡,梅子,淺田春和大月薰。英雄愛美女,這本身並無可非議。路德名言:一個人如果不愛詩詞、美酒和女人,他就終生是個大傻瓜。美女愛英雄,也是人之常情,尤其對那些有國母情節的女人更是如此。問題在於,國父也好,國母也罷,都應遵守人類的基本倫常。人家已有妻室,就不該取而代之;朋友女兒還未成年,自己又居住其家,受人恩惠,就不該強求新歡,更不該對其博愛的後果不負責任。

  3讀書:沒有證據表明孫中山是一個好學生。他的三民主義是對林肯三民主義的拙劣抄襲,《倫敦蒙難記》更是毫無文采,純屬政治煽情之作。孫中山真正的一篇好文,是上李鴻章書(1894)。那時的孫中山還在夢想走體製內的仕途。可惜李中堂老眼昏花,不識英雄,遂使大清少了一個忠臣,中國多了一次劫難。孫中山一生以博士自居,其實並無博士學位。國民黨正史聲稱孫中山天資聰明,考試成績優異,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確是事實。但同樣是事實的是,孫中山就讀的香港西醫書院是一所沒有注冊不受港英政府承認的野雞大學,他班上一共隻有兩名學生。(孫中山和江英華)

  孫中山的政治遺產

  孫中山對中國的最大傷害,不是他的賣國,不是他的假博士,也不是他對女人的博愛,而是他與四個朋友的決裂。這四個朋友分別是:章太炎,宋教仁,黃興和陳炯明。1909年,章太炎為反對孫中山專製獨裁退出同盟會,重建光複會。孫中山公開指斥章太炎為滿清暗探,並指使蔣介石於辛亥革命後暗殺章太炎的好友、光複會二號人物陶成章。1912年,孫中山與熱衷政黨政治、組建國民黨與梁啟超的進步黨進行議會鬥爭的宋教仁分道揚鑣。據當時報刊記載,為爭奪國民黨的領導權,孫宋關係惡劣,勢同水火。鑒於孫宋的曆史恩怨和宋教仁在國民黨內的實際領袖地位,有理由相信宋案的主謀不是趙秉鈞而是孫中山。1913年宋教仁被刺,黃興力主法律解決宋案,孫中山則一意孤行,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又指責黃興指揮無能,強行組建中華革命黨,要求入黨者按指模向他個人宣誓效忠,終於迫使黃興遠走美國。1922年,孫中山與主張“聯省自治”的廣東實力派軍人、黃花崗起義暴動隊長陳炯明決裂,兵戎相見。孫中山希望統一中國,不惜以國家領土權益為交換,陳炯明則效仿吳佩孚,主張建設地方,反對蘇俄兼並外蒙,拒絕做其在中國的傀儡。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孫中山和他四位朋友的四次決裂,分別堵死了四條可能使中國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無論是章太炎的自由主義,還是宋教仁的議會道路,或是黃興的法製道路,亦或陳炯明的聯邦製,都有可能把中國帶出黑暗,但它們都敗於孫中山的革命。曆史證明,孫中山的革命道路,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孫中山的勝利,是中國的失敗。

  不是沒有好人,也不是沒有好路。但好人總是失敗,好路總是走不通。

  革命是中國的劫數,中國在劫難逃。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主義”的黨國體製,是孫中山留給中國人民的政治遺產。蔣介石繼承了這個遺產,毛澤東也同樣繼承了這個遺產。不同的隻是中華民國變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變成了中國共產黨,三民主義變成了共產主義。為爭奪這一遺產,國共兩黨進行了22年的殊死搏鬥。鑒於孫中山的賣國紀錄和國共兩黨對其的尊崇,“一國國賊,兩黨黨父”應是他當之無愧的稱號。(10/7/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好多地雷,去前院時小心點兒。
樂樂柔板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謝謝遊士。鳶尾太好種,不用管,每年春風吹又生。隻是很占地方。我後院朝南,用來種菜。前院就埋地雷。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你的花種的不錯啊!第一棵鳶尾很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