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往事:大碗樂事

(2007-10-28 18:59:48) 下一個

年少的時光總是快樂的,無論發生什麽!至今還記得一隻搪瓷碗,在我手中它也有過與我一樣的快樂。

初中時是在學校吃午飯的,每個人都會帶個盛飯的家夥,那個年頭多是鋁製飯盒或搪瓷飯碗,隻是花色各異,和勺子一同放在飯兜裏,飯兜通常是各家父母用毛巾做成的。上午的最後一堂課,每每臨近飯點兒,安靜的課堂總能聽到金屬輕微摩擦碰撞的聲響從不同角落傳出。隨著老師下課的聲音一出口,個把人影便閃出教室,飛奔食堂。各種飯菜都是有量,早到可以挑選。

我的飯碗沒什麽特別,最普通的搪瓷碗,隻是相對當時我的年齡和身板,它略顯大了一號兒,以至於我不知該稱它飯碗或是飯盆才對。我猜想兩種原因吧:父母希望我多吃些,亦或飯碗不論大小,價錢相同。

 因為這隻飯碗,我很快有了外號-大碗,那時的外號很直白,不繞彎子。

記憶中,初中三年,好像一直都在用這隻碗。除了因此得的外號令我稍感尷尬,覺得它還是給我帶來了不少實惠的。那時食堂的師傅都是用碗配飯,碗在碩大的竹笸籮裏一舀,再用木刮板延碗邊兒一刮,那就是標準的二兩一份。而盛菜的師傅則用一隻長把兒的大勺子,伸進同樣碩大的大盆中一舀,然後均勻的左右一晃,剩下半滿不滿的一勺倒入伸過去的各種餐具,所以說,盛飯是有相對標準的,盛菜就全看師傅的心情和那關鍵的一晃啦!那時總覺得盛菜的師傅總有著極高的權威感,每個同學都獻媚似的衝著師傅微笑著,心裏默默期待著師傅給盛上一份高質高量的菜,是肉菜的總想著多些肉,少些菜,亦或希望多些瘦肉,少些肥的,帶湯兒的菜,能是菜多湯兒少!

 

並不記得曾經十分的討好過哪一個配菜師傅,但也不覺得哪個師傅虧待過我那隻大碗。也許每每那樣一隻絕得大於普通似乎也大於我飯量的飯碗由我那時尚數弱小的身板伸到師傅麵前時,師傅便有了施舍一般的神聖使命感,那隻盛菜的勺子絕對不輕易抖動一下,不然的話,菜盛到碗裏立即散開,散落的如同沒有一般。即使是一份一個的菜肉獅子頭,師傅也會額外的多舀一些肉汁到碗裏。

 

年少的時光總是快樂的,想來我的大碗也是快樂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