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媳婦闊別中國10年,回婆家感覺如窮酸表親探鄉 (ZT)
(2007-10-16 09:29:28)
下一個
洋媳婦闊別中國10年,回婆家感覺如窮酸表親探鄉 (ZT)
來源: 心想飛 於 07-10-16 09:08:13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While I was away, China transformed
當我離開後,中國發生了巨變
作者:帕姆.維特菲爾德 翻譯:北窪 美國《郵政公報》 2007年10月10日
上世紀90年代,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時間,學習了中文,融入了當地文化,並嫁給了一位中國人。 “一輛夜間疾駛的汽車速度之快竟超過了其前燈”的西方諺語,正是中國那10年間(巨變)的生動寫照。
從極快的建築和經濟發展速度上可以體會到這一點。我看到了價格雙軌製的廢除、西方資本和專家的湧入、快速變高的城市和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的豪華賓館,以及CNN和NBA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電視屏幕上。我見證了經濟特區的誕生,鄧小平的葬禮和香港的回歸。
但是當我離開10年後於今年夏天再次回到中國時,眼前的一切還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走出北京國際機場後不久,我就感覺自己如同德國民間傳說中的侏儒怪。在我離開的那段時期,中國已經從一個混亂的工地變成了一個超級現代的、購物中心林立和被8車道省際公路連接起來的適合居住的城市國家。
中國的城市更加綠化、清潔、有序和以市民為本,並以我從未見到過的方式注重環保。我去過的每一座城市都驗證了我的這種感受:我跨越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曆程。
1991年的中國,尤其是北京,感覺就如同後斯大林時代的俄羅斯一樣,顏色單一的土灰色建築,良莠不齊的服務和人際間隨處可見的冷漠。
10年過後,每個人都在考慮成功、未來和成就。我欣喜地看到網吧和穿孔飾品,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駕駛著新買的汽車,東西方在這裏相互交融,形成了世界上一種從未有過的景象。
我在飛機上看到2007年4月16日《新聞周刊》裏有一篇文章說,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引人矚目的國家轉變曆程。”在這個國家僅僅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驗證這一說法。人們經常談及的是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規模空前的持續增長。但是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是的,我丈夫高中和大學的同學都全都過上了小康,甚至是富裕的生活。他們彬彬有禮,經常出外旅遊並擁有了房子和汽車,成為了擁有不少下屬和奶媽的雇主。在應約參觀他們的美好生活時,我和丈夫不再是久經世故的美國遊客,反而感覺自己像貧寒的堂兄堂妹。朋友們的生活水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他們的謙遜更是深深打動了我。
中國人總是非常含蓄而沒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人們之間不太強調“自我”而是“我們。”當我和丈夫參觀新科技園或者修繕一新的曆史遺跡時,當地中國人就會禮貌地向我們微笑並點頭執意,很明顯,他們感覺我們就好像從地底下某個岩層裏爬出來的一樣。
這是中國人每天都能取得進步的秘密:麵對公共利益(即國家經濟和中國的國際形象),普通中國人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他們能夠在不奉行利己主義的情況下取得非凡的成就。他們感激生活所給予他們的,但並不居功自傲。他們能夠以耐心、慷慨和仁慈去忍受挫折、困難和錯誤。中國人並沒有成為西方病態的自我優越感的犧牲品。
生活在一個能夠保證每個人的生活都確實在提高的國家裏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不需要更加安逸,但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民法製定和實施、休閑機會增多、衛生保健逐漸健全,以及科技以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人們在各方麵就能夠感到更加愉悅。
經過6個省份、10座城市的旅遊之後,我們回到了福建省的一個鄉村,那是丈夫兒時成長的地方。盡管中國城鄉居民的差距持續擴大,但是鄉下人和農民並沒有被完全甩在後麵,至少在福建等省的更多沿海地區不是這樣的。
我婆婆家的人已經不再種植水稻,因為他們意識到果樹之類的經濟作物是一種更好的投資。他們不再使用扁擔而是騎著摩托車到山上采摘並運送水果。一座座兩到三層的新樓房已經改變了鄉村的麵貌,其中許多還安裝了現代浴室設備和修建了將來用於停放汽車的車庫。我丈夫的妹妹家還在房頂上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
我丈夫是他們村第一個高中畢業並第一個考上大學的。現在,我所有的侄子和侄女幾乎都已經高中畢業,其中許多人還進入了大學學習。
我們這次旅行中所見到的中國親戚和朋友幾乎全部都對未來表示樂觀。對國家政策的逆轉、對當地政治的憂慮和對communist教條的抱怨已經消失殆盡。盡管我知道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在活力、進取心和熱情麵前,這些問題已經顯得微不足道。
21世紀當然屬於中國,沒有人比中國人更能體會到這一點,他們沒有浪費任何一個機遇。
-完-
注:作者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市社區和科技大學教授英語和人文學科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