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ZT)最後的機會——淺析目前中印態勢背後印度的戰略選擇

(2008-11-26 14:56:36) 下一個
最後的機會——淺析目前中印態勢背後印度的戰略選擇(額偷偷冒充一次神棍的原創)
作者:明日天涯 發表日期:2008-11-26


近來,印度大張旗鼓地在靠近中印邊境的地區大規模修建軍事設施,甚至修複了距中印實控線僅2500米的富克徹空軍基地(有網友說在這麽近的地方修建機場簡直是開玩笑,用高機和迫擊炮都能摧毀掉,不過請注意這是進攻姿態和進攻準備的體現,在進攻中,富克徹機場很快會成為安全的前線機場的,即使你想摧毀它,也得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不對稱的舉動,在國際交往中隻能被視為明顯的敵意,甚至是明顯的戰爭準備,與此同時,講究宣傳輿論工作服從黨的精神的中國國家媒體,也有意無意間透漏出警戒意思,例如前幾天中央電視台的新聞中,就看似無意地展示了一幅對印作戰準備的地圖,這就意味著中印目前正處於一定程度的敵對和警戒態勢。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對印度從來沒有侵略意圖,就是六二年的邊境戰爭,還是印度挑起的,且無論從宣傳輿論講,還是從軍事準備講,目前雙方或明或暗的敵對態勢也是印度挑起的,那麽為什麽印度對中國存有這樣的敵意,又為什麽選擇這樣的時機來表示敵意呢?

『南亞是指阿富汗、中國以南,緬甸以西的亞洲地區,由於多種因素,這一地區一直存在嚴重的不穩定性,南亞在中國的西南,它的不穩定性也始終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存在威脅。

南亞大部分地區是前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曾在它帝國的高峰時把它的“英屬印度”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伊朗南部與緬甸,依仗這廣大的地區,英國曾與俄羅斯為中亞的霸權展開過激烈的競爭,俄羅斯在19世紀末逐漸取得這場競爭的優勢,英國在阿富汗的軍事冒險屢遭挫折,自信心降低,而俄羅斯則正好相反,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連連取勝,擴大了對哈薩克地區的控製,盡取中國從巴爾喀什湖到帕米爾之地,又連滅浩汗、赫伊瓦(希瓦)、哈威亞這些中亞的國家,英國對此又恨又怕,俄羅斯顯然不到印度洋不會停歇,如果繼續前進,俄、英將要決鬥,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若為與俄羅斯決鬥而實力下降必然引來各強國的要挾,英國雖然殖民地的麵積總和驚人,但多是落後地區,綜合國力實際上非常有限,所以英國好投機、好冒險,但不好打硬仗,英國總是挑選那些落後、腐敗、衰弱的封建國家作為它戰場上的對手,這樣可以避免嚴重損失,而且效益極好。俄羅斯也是一樣,但它此時連滅多國,氣焰囂張,又見英國在阿富汗屢遭驚險,便不把英國方在眼裏,不顧英國聲嘶力竭的抗議、縱兵向南繼續冒險,此時日本興起,它在甲午朝鮮軍事冒險成功,但從中國竊取得到的贓物又被俄羅斯強要去許多,於是“臥薪嚐膽”,又與英國結盟,要共製俄國,日本與英國不同,英國渾身掛滿贓物,所以顯得遲鈍,而日本隻吞並朝鮮與中國台灣,仍感十分“饑餓”,所以比英國還要危險,俄羅斯卻不在意,繼續把勢力範圍向朝鮮擴張,日、俄分贓會議破裂,日本主動攻打占中國東北的俄軍,俄羅斯在“日本黃猿”麵前節節敗退,俄海軍幾全軍覆沒,這一戰迫使俄羅斯向日、英讓步,英國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南亞的勢力範圍紋絲不動,但好景不長,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德國這個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沉重打擊,國力急劇下降,俄羅斯在一次大戰遭殘敗,新上台的蘇維埃政權割讓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東部等許多沙俄地盤才得以從大戰中脫身,蘇維埃政權緩過勁兒來之後又重操沙俄的“舊業”,四出擴張,又與英國在中亞鉤心鬥角,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終於力竭崩潰,它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南亞諸國也因此而形成。

『南亞諸國獨立之後立刻戰亂不已,印度既然是它們當中最大的,所以野心也最大,印度首腦一直都有“霸主”之夢,不僅要“恢複”英國當年的“風光”(控製從伊朗南部到緬甸),又妄圖進取中國新疆、西藏兩地區,但是印度的冒險很快遭到中國的有力回擊,對中國暫時不敢有大的動作。印度獨立不久,克什米爾的土王因屬下臣民多為穆斯林,自身統治不穩,乃放棄獨立,投靠印度,克什米爾人民多不從,又請巴基斯坦派兵助戰,印度也派兵“進入”,尼赫魯起先允許克什米爾之民 “自行表決以決定克什米爾之未來”,後來又擅自撕毀協議,宣布“查末--克什米爾”為印度之一邦,經過多次與巴基斯坦的戰爭,印度今天控製克什米爾之大半。

巴基斯坦在70年代犯了嚴重錯誤,它在東巴基斯坦的事務沒有搞好,給印度以幹預的機會,巴基斯坦認為中國會派兵在戰時將東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陸路聯係打通,但中國當時為蘇聯所牽製,無力參戰,隻能予巴基斯坦以道義和物質的援助,東巴基斯坦最後孤立無援,為印度所取,東巴基斯坦後獨立為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本身則被削弱。』(節選自《南亞問題與中國的西部戰略》)
上述節選就簡明地說明了南亞地區近代的曆史,在六二年中印邊境戰爭之時,一位西方記者(記不清名字了)也曾經說過:“一些做過殖民地的國家——例如印度和越南——獨立後的要務之一,就是繼承其殖民宗主國的遺產。”(大意如此,越南是我加的),這種令人既好笑又鄙夷的齷齪心理,在印度身上就體現得很明顯。引述文隻談及了南亞問題,那麽對於其他鄰居呢?國內關於中印邊境戰爭的紀實文學《喜馬拉雅山的雪》(這本書隻是紀實文學,論價值遠不如經曆過這場戰爭的印度達爾維準將的著作)講述過,印度當時的心態是尼赫魯總理在萬隆會議以及其他國際交往中幫助了中國,中國就該對其報恩,其實呢,中國當初已經打算以麥克馬洪線和印度劃界了——這是中國與麥克馬洪線相關國家的劃界慣例,隻不過是不願意承認麥克馬洪線這一帶有殖民標誌的名稱,可是讓中國受不了的是,印度不是打算通過談判來達成協議,而是想通過和平進軍來迫使中國接受既成事實,結果自然是激怒了一輩子致力於民族自立自強的毛澤東及其將帥們……

其實吧,仔細分析一下印度的矛盾做法,是不難了解其心態的。英國殖民主義者在世界上是殖民老大,當然在亞洲也是如此,所以呢,自以為繼承了大英帝國在遺產的印度,也就以亞洲老大自居了,何況她還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不過,說印度對中國沒有友好的誠意也是錯誤的,她在國際上對中國的諸多幫助就是明證,但是,繼承了大英帝國強盜意識的印度,卻錯誤地持有中國在其武力脅迫下不得不讓步,才是對她這個亞洲老大、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世界領袖的承認、尊重和感恩的心態,這不僅是任何有自尊心的國家接受不了的,更是曆來認為自己才是老大的毛澤東所接受不了的;在中印邊境戰爭中吃癟之後,更長遠的曆史心態就起了作用,那就是兩千年中華帝國對周邊地區的優勢地位;本來這就已經夠複雜的了,可是,我們還要注意到,中國之所以一定程度上受到強國的重視,是因為中國敢於同強國對抗 ——盡管過度的對抗是得不償失的,最終不得不服從國際強弱態勢的時候就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所以才獲得了強國的尊重,至少據說曆來自大的美國將軍就說過,在太平洋西岸,我們尊重你們中國的陸軍(當然,我不說後麵的‘至於海洋和天空,那是屬於美國的’,就成了斷章取義的YY了,嗬嗬!),而印度卻基本上沒有同強國對抗的勇氣(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當巴基斯坦居於劣勢的時候,美軍的航母編隊在印度洋示威,逼迫印度接受停火協議,所以後來以英迪拉•甘地夫人為首的印度上下都很氣憤,從此就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海軍,特別是航母,換作是毛澤東,就敢無視美國的航母編隊來解放沿海島嶼,當然這一定程度上是在走戰略鋼絲,因為朝鮮戰爭證明了美國不敢在中國身上耗費和蘇聯對抗的力量和資源,不過後來的金門炮戰中,中國也盡量避免再走上肯定吃眼前虧的戰略鋼絲,可是,毛澤東畢竟敢對世界第一強國下這步險棋,印度卻不敢,這就是戰略眼光和魄力的綜合結果,所以毛澤東就敢斷言中印一戰至少能贏得三十年的和平,現在都快五十年了,你還真不能不服毛澤東),所以也很難獲得強國的真正尊重,因此,在軍事受挫之後,以及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中,就不免帶有自卑的敵對心裏了;有些學者評論印度對中國的心理有些扭曲,其實是和上述三個原因分不開的,這種既自大、又自卑,還帶著受傷意識的也可以說是扭曲的心態解不開,對中國的敵意是很難化解的,因此我對中印邊境的未來前景不太樂觀。

那麽印度為什麽選擇目前的時間來表示這種軍事敵意呢?我認為印度也不是傻子,在可預見的將來,目前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印度取勝於中國的最後戰略時機了,或許還是最佳時機。為什麽這麽說呢?在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印度並非不想報仇雪恥,隻是一直和巴基斯坦大打出手,被巴基斯坦牽製得動不了,所以對中國隻能采取守勢,雖然,在八十年代印度就取得了對巴基斯坦的強大優勢,而中國被越南和蘇聯兩頭牽製著,印度空軍的戰機在中印邊境地區耀武揚威了好一陣子,不過,巴基斯坦這個威脅畢竟存在著,而且中國和美國又是變相的盟國,因此,印度始終不敢有什麽實際的舉動,何況中國還是有核國家,核力量雖然比美蘇小得多,但是也不是印度能比得了的。九十年代以後,國際態勢發生了變化,雖然蘇聯——俄羅斯不再是中國的威脅者了,但是在中印之間也不會是中國的盟友,而美國和歐洲卻逐步的開始拉攏印度,這時印度也有了自己的核打擊力量,再說有美國做盟友,也不怕中國對其發動核打擊。那麽巴基斯坦呢?巴基斯坦九十年代後,特別是近些年,與印度綜合國力的比較越來越呈現劣勢,不過,其軍事力量卻在中國的幫助下逐漸有了與印度對抗的底氣,例如“哈立德”主戰坦克和JF17前線戰鬥機的逐步組裝和製造,但是最近巴基斯坦卻在印度對中國軍事準備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對其放出了和解氣球,為什麽呢?我不了解巴國的情況,不能對其決策的詳細動機妄議,可是從巴國做出袖手和解的姿態,中國卻露出警戒姿態來看,一來,印度及其背後的美國對中巴的壓力是巨大的,以至於巴基斯坦和中國不能作出聯手欺負印度的態勢,以免引得美國興高采烈地加入進來,甚至巴基斯坦還得被逼得袖手旁觀;二來,我想這和中巴交往的曆史有關係,當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時候,巴基斯坦曾經請求中國出兵,不過被中國拒絕了,對盟友關鍵時刻靠不住的認識使得巴基斯坦再也不敢和印度大打出手,今天巴基斯坦會不會對往事記憶猶新,不敢再當馬前卒呢,反而是讓中國做出當老大就得具備的樣子來?第三,在沒有巴基斯坦的後顧之憂,又有了美國做後盾的情況下,印度頭一次能全心全意地對付中國,不過,她忽然發現,八十年代以一代機殲六(米格十九)、老坦克59式(T54、55)和缺乏防空反潛能力的老軍艦作主力的中國軍隊,忽然開始能造三代機殲十、殲十一,新型坦克九九式和九六式,新式軍艦052C和054了,假以時日,中國的軍事力量將不是自身設計製造能力不足的印度可比的,所以,印度就感到這是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對付中國的最後戰略機會了,因此才急不可待地作出這樣大動作的軍事準備。第四,是一種樂觀的預測,就是中、印、巴三方都有人覺得這樣鬥下去恐怕更難以收拾,因為三方都有了核武器,所以都產生了和解願望,不過在錯綜複雜的心理之下,印度又不甘心地做出了發泄式的敵對姿態,不過我覺得這種可能性雖然存在,但是隨時會被印度的複雜心態破壞掉,畢竟彼此之間積怨太深了,尤其是印度對中國的幾十年積怨,是很難化解的,這不是哪界政府領導人說了算的事情。我認為目前中印關係中上述四種因素交替存在著,但是積怨之下,占上風的可能是敵意,總之,是和是戰的主動權操在印度手中,不過,我總覺得眼巴巴地錯過中國八九十那樣軍事力量衰弱期的印度,是很難願意錯過目前的戰略時機的。

在世界事務中,世界霸主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那麽這次美國扮演了個什麽角色呢?其實不難明白,美國在中亞的存在,和對中俄的戰略擠壓,難道就指望那一半個個中亞國家來和中俄這樣的巨人對抗,何況還有上合組織的存在,格魯吉亞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其實美國也不會傻到慫恿格魯吉亞去摸俄羅斯的屁股,惹得俄羅斯毛了打她的臉還不好還手,反而是有消息證明白宮事先就反對格魯吉亞的輕舉妄動),事實證明美歐的擠壓和分化的最佳人選是印度!隻有印度這樣沒有挑戰西方的欲望,卻有當矮子裏的將軍的欲望的大國,才有資格充當西方的合格代理人!所以美國才大張聲勢,歐洲才不吭不哈地與印度簽署核協議。相信白宮雖然被金融危機搞得焦頭爛額,但是轉眼看亞洲時候,卻是心情愉快的,尤其是聽到中印交火的消息之後,肯定會露出會心一笑的。這麽說,那英國前些天為什麽又來要求中國出兵阿富汗呢?這麽說吧,在國際關係中,雖然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但是也沒有絕對的朋友和敵人,想當年盟國和納粹那樣勢不兩立,德國的有些企業,雖然也在支持著戰爭,但是英美高層卻下令不準轟炸,西方對中國也一樣,首先是致力於讓中國不能挑戰西方的統治地位,其次是使得中國按照西方劃下的道道行事,最後是使得中國為西方的利益服務,總之不外乎這三條,當然,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也是能製造敵對不和就製造,從大的國際態勢上說,就是能使得新興國家彼此爭鬥,總比他們團結在一起要好。在這裏就稍微提一下台灣問題,為什麽美國允許兩岸不分不統地和解呢?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的實力因素,中國畢竟是有一定核實力的國家,在現階段,美國不能不尊重其戰略底線,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世界霸主的實力畢竟擺在那裏,竟然能逼得中國這樣有一定核實力的國家容忍事實上的分治。

坦白說,如果中印真的在這幾年再打起來,我就不能不為中國感到擔憂,在整體裝備上中國是在更新換代,可以說是在裝備戰略上被印度半渡而擊,在雙方的軍事態勢上,不說中國青藏高原後勤運輸的困難,前線基地、特別是空軍基地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的惡劣(在軍報——或是中央台——的新聞中,曾經看到甘肅某機場的地勤人員,在突來的沙塵暴中以身體來堵戰鬥機進氣道的圖片),即使說雙方的進攻先鋒空軍實力的對比吧,我們也不能不為中國擔憂,在戰爭補充方麵,我想以中國的製造能力,恐怕及不上美歐二手機對印度的補充——中東戰爭中美國人已經為以色列幹過這樣的事情了,何況還有訓練方麵的問題,我總覺得在訓練中不怕摔飛機的印度的空軍作戰能力,要比怕摔飛機的中國空軍可靠些——說句不好聽的話,中國的這種心態不僅是文革後上下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體現,也是一種小農心態的體現,說實話,在六七十年代的殲五殲六時代我根本不擔心中國空軍會輸給裝備了米格21的印度,反而是現在的殲十和殲十一時代卻覺得輸麵大。另外,現在畢竟不是毛澤東時代了,某種程度上又回到了傳統的軌跡上,無論軍事力量多麽強大,也是重內不重外,沒有多少主動應對外來侵略的意識。

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大致上隻能看到一些官麵上的新聞,所以也就隻能根據這些新聞資料扯一扯,不必擔心象張召忠教授那樣言多必失地受嘲笑,或者象PKF大師那樣遭人憎厭,扯對了呢,就當是偶爾充當回神棍成功了吧,扯錯了呢,錯了……我想現在網上胡天胡地的東西這麽多,錯了大概到時候都沒人記得了,嗬嗬!不過,即使如此,對待大如國家事務,小如市井新聞,咱們還是盡量嚴肅認真點的好,否則不成了曆史上那些都快亡國了還在胡說八道、信口開河、自吹自擂的儒生士大夫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otfinish 回複 悄悄話 Good articl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