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羅斯金環的精彩與輝煌

(2017-08-16 15:26:21) 下一個

《俄羅斯金環的精彩與輝煌》


俄羅斯旅遊的前“三甲”,除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之外,就數“俄羅斯金環”了。它們是莫斯科周邊的一些小城古鎮,曆史悠久,保留著眾多12至18世紀獨特的俄式建築,精致典雅,反映了俄羅斯國家的形成和俄羅斯東正教興起的那一段早期文化和曆史,號稱是俄羅斯最珍貴的“露天博物館”。


在俄羅斯“官方“的定義裏,俄羅斯金環最早包括八個城市。它們是:謝爾吉耶夫(Sergiyev Posad),佩列斯拉夫爾(Pereslavl-Zalesskiy),羅斯托夫(Rostov Velikiy),雅羅斯拉夫爾(Yaroslavl),科斯特羅馬(Kostroma),伊萬諾沃(Ivanovo),蘇茲達爾(Suzdal),弗拉基米爾(Vladimir)。


後來又有更多的小鎮被發掘並加入了進來。包括:古西赫魯斯塔利內(Gus-Khrustalny),雷賓斯克(Rybinsk),烏格利奇(Uglich),梅什金(Myshkin),亞曆山德羅夫(Alexandrov)。


這些城鎮不但古老,而且有的在政治上與莫斯科不可分割,是俄羅斯最早國家的基地;有的在宗教上與東正教緊密相連,是俄羅斯東正教崛起的搖籃。它們中有外族入侵時的臨時首都(雅羅斯拉夫爾);也有俄羅斯東正教的發跡福地(弗拉基米爾);它們中有救國大英雄的安葬靈柩(蘇茲達爾);也有彼得大帝年輕時被敵人追趕時的庇護之地(謝爾吉耶夫)。


人們在遊覽和觀賞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宏偉壯麗之餘,若要進一步了解和追溯俄羅斯的早期曆史,就離不開俄羅斯金環小城過去的精彩與輝煌。近年來這些小城小鎮名聲鵲起,遊客紛至,為的就是一探其背後的故事和傳奇。


金環小城的古跡,包括城堡,寺廟,修道院,教堂和雕塑等,具有明顯的俄羅斯古風。招牌式的洋蔥頭圓頂式建築在這裏尤其突出,是俄羅斯最美麗的古跡代表。在規模和裝潢以及收藏上,它們絲毫不亞於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的同類建築。教堂和修道院裏所擁有的壁畫彩繪雕塑等等,記錄著一段又一段的俄羅斯近代曆史。


2014年9月,我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遊覽了七天。在南下伏爾加格勒與東進西伯利亞之前,又用了三天時間走訪俄羅斯金環小鎮。在綜合比較之後,我選擇了最早八個經典中的四個小城:雅羅斯拉夫爾,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謝爾吉耶夫。


莫斯科的兄弟之城:雅羅斯拉夫爾


雅羅斯拉夫爾在莫斯科東北約250公裏,說起來並不算很近。但是在政治上,它的曆史很多都與莫斯科有關,所以人稱莫斯科的“兄弟城”。它現代交通發達,從莫斯科北上或從聖彼得堡南下,都有火車快車到達,十分便利。


雅羅斯拉夫爾這一帶在9世紀初就已是個聚居點,但它正式建城卻是在11世紀,那是俄羅斯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的時期。15世紀時俄羅斯已進入了“莫斯科大公國”時代,雅羅斯拉夫爾成了它的一部分。17世紀波蘭入侵莫斯科,它成了臨時首都,作為“兄弟城”的地位隨之提升。


在東正教傳入俄羅斯之前,追溯到早期的多神教時期,流經雅羅斯拉夫爾的伏爾加河沿岸地區,人們信仰的是(森)林神。在他們的原始信仰中,熊被認為是部落和氏族的始祖。有這樣一個傳說:當時的雅羅斯拉夫大公用斧頭殺死了一頭熊,並帶著熊頭溯河而上來到了這裏。人們崇尚大公帶來了始祖的英雄行為,並將熊變成雅羅斯拉夫爾的標誌,繡在了當地駐軍軍服的臂章上。現在的雅羅斯拉夫爾變身修道院裏,還矗立著大公和熊的紀念碑。


圖1市中心豎立的雅羅斯拉夫大公雕像。他是建城之父。


圖2雅羅斯拉夫大公與熊的紀念碑。大公與熊的美麗傳說。


雅羅斯拉夫爾最著名的景點是救世主雅羅斯拉夫爾變身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Saviour Yaroslavl)。它建於12世紀,到16世紀時已成為俄羅斯最富有最宏大的修道院之一。它的主要入口旁邊有一個古老的“神聖之門”,是保存下來的最老建築。修道院旁(後門外),是城中的伏爾加河(Volga River)和喀多羅索河(Kotorosl River)的匯合點,它是一個世界文化遺址。


圖3伏爾加河和喀多羅索河的交匯點。這裏是個世界文化遺址。


圖4雅羅斯拉夫爾的變身修道院。高大的鍾樓(左),典型的古俄羅斯教堂(右)。


俄羅斯東正教創始人之城:弗拉基米爾


弗拉基米爾位於莫斯科東北190公裏處。一般認為它始建於12世紀,在14世紀成為俄羅斯東北部的行政文化和宗教中心,16世紀成為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的首都。


當年基輔大公國“偉大的”弗拉基米爾一世(Vladimir the Great)娶的公主來自拜占廷皇族。迎娶時跟來了希臘正教會的修士。婚後不久便“夫隨婦教”,大公也受洗入了東正教(愛你,就要愛你的全部,哈哈),並命令全國居民在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基輔北)都受洗入教,還在各地建立教會修道院,派傳教士到北方傳教。這是10世紀下半葉的事。到12世紀莫斯科大公國興起後,東正教就成了俄羅斯國家統一的旗幟和象征。


這位“偉大的一世”早在弗拉基米爾建城之前的990年,就來過此地。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弗拉基米爾城和俄羅斯東正教發起人弗拉基米爾大公有關係。該城的建城應該從大公來訪算起,遠早於12世紀,而且這也是城名的由來。


圖5“偉大的一世”弗拉基米爾大公紀念碑。他是俄羅斯東正教的發起人。


還有一種說法,弗拉基米爾城中的聖母升天教堂供奉的是“聖母弗拉基米爾”(Theotokos of Vladimir),她是東正教最崇敬的偶像標誌之一。這也可能與城市的名字有關。


無論怎樣,弗拉基米爾有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除了上述的聖母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之外,另一個就是德米特裏教堂(Cathedral of St. Demetrius)。


聖母升天教堂是城裏最重要的景點。它建於1158年,最早是該城大公的墓地建築,因為東正教安葬大公的靈柩通常置放於教堂之內。它在1185年擴建,五個圓頂設計極為宏偉。教堂裏麵的彩繪壁畫非常醒目,由當年著名的僧侶(專畫偶像的)畫家安德烈和丹尼爾共同完成。19世紀時它又在前方加建了一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鍾樓。整個建築群體高聳在一片開闊的小坡草坪之上,氣勢壯觀。


圖6聖母升天教堂聳在一片開闊地上,恢宏大氣。


長期統治弗拉基米爾的是弗謝沃洛德(Vsevolod)大公。弗拉基米爾在他的治下曾達到輝煌的頂峰。第二個世界文化遺產德米特裏教堂,就是大公的私人教堂,建於1194年至1197年。教堂供奉的是弗謝沃洛德大公的守護神德米特裏。


德米特裏教堂建築外表偉岸挺拔,頗有武士氣概。它有一個圓頂和四柱圍繞,最早還有畫廊圍繞,直接連接到大公的宮殿塔樓。但在19世紀的修複過程中被拆毀,“武士”便楚楚獨立,成了“孤家寡人”。


圖7 古俄羅斯風格的德米特裏教堂具有武士氣概,外牆上的雕塑又不乏精細。


德米特裏教堂是當時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俄羅斯和拜占庭的大師及石匠工匠,還有格魯吉亞女王派遣的雕刻家等,都有參與。它有一種無色人工寶石用於該建築,舉世聞名。內外牆壁上裝飾著的約600幅浮雕,描繪著聖人神話和真實的動物等,顯示出粗曠中有精細。現在大部分12世紀的壁畫和浮雕還保留著原來的形式,但有的已在恢複過程中被更換。


曾經的俄羅斯政教第二中心:蘇茲達爾


蘇茲達爾在弗拉基米爾市以北26公裏。距離很近但沒有火車,隻有汽車可達。地理上的位置,也拉近了兩個城市在政治上的緊密聯係。


蘇茲達爾坐落在一個山丘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農田。作為俄羅斯最早的聚居地之一,9世紀開始就有人居住,其後開始建城。《俄羅斯古代編年史》中關於它的最早記載始於1024年。12世紀時先是基輔大公的領地,後又歸屬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小城蘇茲達爾曾經是俄羅斯第二大政治及宗教中心,當年也發達和風光過。但是13世紀蒙古人入侵俄羅斯時,此地爆發過極其酷烈的戰鬥,整個城市遭到焚燒。後來十八世紀俄羅斯帝國發跡,蘇茲達爾才得以大規模地重建。再後來,俄羅斯的政治中心西移,蘇茲達爾開始逐漸隱沒在曆史的角落,現在已是一處與世無爭淡泊寧靜的世外桃源之地,是莫斯科金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8蘇茲達爾古城一帶卡敏卡(Kamenka)河畔的風光,淡泊恬靜。


蘇茲達爾保存著俄羅斯藝術風格的古代建築群,是一座真正的古建築寶庫,故有“博物館之城”美譽。這裏有大大小小的紀念碑和俄羅斯境內一些最宏偉的教堂,還有古老的貿易市場、藝術自然保護區、難得一見的寧靜街道,以及卡敏卡河畔的迷人風景。城市不大,可以靠步行遊覽,慢慢觀賞。


蘇茲達爾的“克裏姆林”是蘇茲達爾發展的起源。“克裏姆林”(Kremlin)原意是“城中堡壘”(Citadel),尤指俄羅斯城鎮內的城堡,並非專指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它是老城區的一部分,是蘇茲達爾的南部中心,位於彎曲的卡敏卡河邊。城堡裏麵有聖母聖誕大教堂、鍾樓及大主教宮等。大主教宮內有蘇茲達爾曆史博物館,以及俄羅斯繪畫展示廳。


圖9 蘇茲達爾的“克裏姆林”,是蘇茲達爾發展的起源地。洋蔥頭圓頂驚豔耀眼。


位於市區北邊的斯巴素—葉夫菲米夫修道院(Spaso-Evfimiev Monastery)是蘇茲達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綜合修道院。修道院外觀非常奇特,看上去酷似碉樓城堡。大院內寬闊華麗,收藏豐富,大大小小博物館共有十來個之多。修道院建於14世紀,由於當地名門包括伊凡(後來出了個“伊凡雷帝”)家族等的捐助,其重要性日增。並在16世紀和17世紀達到鼎盛。


圖10葉夫菲米夫修道院正門外觀,高大雄偉,猶如碉堡。


有評論說,葉夫菲米夫修道院和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一樣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更好。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但若仔細看一看,拿教堂來比教堂,莫斯科克裏姆林宮裏麵教堂廣場上的那幾個教堂,從曆史和規模上還真的未必能比過這個修道院裏的教堂。


在修道院鼎盛期建造的建築有救世主的變身大教堂(Transfiguration Cathedral),聖母升天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鍾樓,周圍的城牆和塔樓等。


圖11葉夫菲米夫修道院中的變身大教堂,古俄羅斯風的外形設計中已經有了伊斯蘭元素。


變身大教堂是典型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的風格。內部布滿了那個時代頂尖的壁畫。教堂內的牆邊,放著梅德-波紮爾斯基(Dmitry Pozharsky)的靈柩。這個梅德是一位率領俄羅斯軍隊的大英雄,他在1611-1612年打敗並趕走了波蘭侵略軍,結束了俄羅斯曆史上的“混亂年代”。此後羅曼諾夫王朝誕生,該王朝的第一任沙皇(早於彼得大帝)曾贈與他“祖國救主”的稱號。


圖12變身大教堂內部的珍藏。金碧輝煌的壁畫、彩繪和靈柩。


修道院裏還有一所監獄,始建於1764年,最初關押的是宗教持不同政見者。在後來的蘇聯時期監獄繼續使用,最出名的囚犯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投降的德國陸軍元帥弗裏德裏希·保盧斯。監獄現在成了一個軍事史博物館。


俄羅斯守護神之地:謝爾吉耶夫


謝爾吉耶夫在莫斯科東北方71公裏處。這是一個會給你意外驚喜的小城。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Trinity Monastery of St Sergius)幾乎是它唯一的景點,而人們去謝爾吉耶夫,為的就是這個修道院。


圖13 氣勢恢宏的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遠眺。當中的鍾樓88米,是當年的最高。


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是東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俄羅斯東正教最主要的一個精神中心。它是一個城堡加修道院的結合體。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大院內有多個教堂和宗教建築,組成了一個美麗的建築群。其中包括:聖母升天教堂、聖三一教堂、杜霍夫教堂、沙皇宮殿,還有一個鍾樓。目前擁有300多個修士。


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建於14世紀中葉,創建人是著名的宗教活動家謝爾吉·拉多涅什斯基(Sergius of Radonezh)。它開始是一個木製教堂,為的是紀念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因為在基督教看來,神是“三位一體”的,由三個同質的“人”組成,即:父(Father)子(Son:耶穌)神靈(Holy Spirit)。


圖14謝爾吉聖三一修道院中的聖三一教堂。古俄羅斯風格在向伊斯蘭靠攏。


大修道院中央有個聖母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是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建造的,始於1559年,26年後完成。它是俄羅斯東正教的中心和聖地。教堂從名字到結構都模仿了莫斯科克裏姆林宮內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卻比莫斯科的要大很多。在4個洋蔥頭形的藍色圓頂中央,有一個金色的大圓頂,使它看起來有點像王宮。教堂內的裝潢十分講究,16至18世紀聖象畫家大師的傑作,紫色藍色紫羅蘭色的壁畫,最後的晚餐的圖案,等等,琳琅滿目。


圖15修道院中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古俄羅斯風混合了伊斯蘭風。


圖16聖母升天大教堂內景。收藏極為豐富。


16世紀時,大修道院周圍的木柵欄回廊改成了堅固的石牆,並加蓋了12個塔樓。這幫助抵禦了17世紀初波蘭侵略軍長達16個月的圍攻。


修道院中還有個醒目的建築,它是沙皇鮑裏斯(boris)的墓葬處。當年他的猝死,引發了俄羅斯曆史上一段有名的“混亂時代”(我們在上麵提到過)。不到十年之內,波蘭人最終被趕走,動蕩年代結束,直接導致了羅曼諾夫王朝的正式登場。


圖17修道院中沙皇鮑裏斯的墓葬處。這個鮑裏斯是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伊凡雷蒂前後那個時代的沙皇。


17世紀末,年輕的彼得一世也曾兩次在被敵人追趕時,躲到這裏避難。18世紀,伊麗莎白女王曾為修道院的曆史和尊嚴而授勳。伊麗莎白對它情有獨鍾,那段時期每次去莫斯科都會順道到此一訪。


19世紀時,修道院成為俄羅斯最富有的寺院。它所管轄的神學院,收集的聖器手稿書籍等中世紀藏品,在俄羅斯獨一無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訪客。


圖18修道院中的88米鍾樓,當年當地的最高建築。


修道院的奠基人謝爾吉是俄羅斯東正教最受人敬重的“聖人”之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但宣揚俄羅斯東正教,而且聯合俄羅斯各大公共同抵禦當時蒙古軍隊的入侵。據說就是因為他的祈禱,大公國王子德米特裏·頓斯科伊(Dmitry Donskoy)才率領俄羅斯軍隊第一次戰勝了蒙古軍隊,此後他繼續宣揚東正教,並且成為俄羅斯東正教的聖者,現在人們已經把他當做俄羅斯的守護之神。


那個王子德米特裏在俄羅斯早期曆史上,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挑戰蒙古人近二百年來的統治,並且在1380年打敗了蒙古人。那是俄羅斯軍隊反抗蒙古人的第一次勝利,意義重大。他也被封為俄羅斯東正教的聖人。而人們相信,他的勝利離不開謝爾吉的祈禱。謝爾吉其人和謝爾吉耶夫這個地方,從此被視為俄羅斯的“守護之神“。


圖19聖水井小教堂。中間有聖水井,同時供信徒飲用和祈禱的地方。


十月革命後,修道院被關閉,部分改為博物館。1930年,院裏65噸的沙皇大鍾被摧毀。很多收藏的聖器及貴重物品丟或被轉移。1945年,斯大林繼續了二戰期間對教會的容忍政策,修道院回歸俄羅斯東正教。此後,寺院成為宗教教育中心。20世紀60和70年代進行了重建。1993年大修道院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這片孕育了俄羅斯的土地


這些俄羅斯金環小城的精彩與輝煌及其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實並非偶然。因為俄羅斯最早的起源,就始於6世紀東斯拉夫人向東歐草原的大遷移,目的地就是俄羅斯金環的所在地這一帶。後來它逐步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再到莫斯科大公國,最終成立俄羅斯帝國。


這是一片孕育了民族、國家和文化的大地,一片充滿了變遷、動蕩和生機的大地。徜徉在古老的城堡、寺院、教堂中,站立在斑斕的壁畫、彩繪、雕塑前,你能感受到曆史的張力和生命的頑強。遠去的故事和古老的傳說好像會撲麵而來:這裏有過殺戮,有過反抗;有過毀滅,有過輝煌。曆史翻篇,人民依然生生不息。在弗拉基米爾火車站和一群當地青少年揮手告別時,從他們充滿真誠與燦爛的笑臉上,我似乎能看到那裏人們的快樂、純真、自信和希望。


再見,弗拉基米爾。再見,俄羅斯金環!


圖20 火車站與我揮手告別的當地青少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