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故事:東方雅典馬杜賴》
馬杜賴Madurai靠近印度最南端,人口一百萬,是泰米爾-納德邦的第二大城,但不是首府。我一開始沒計劃去那裏,因為我要從南方最後一站直接飛回新德裏,而馬杜賴的飛機航班不多,所以最初我選的是金奈。
一次晚餐的機會,同桌的印度夫婦知道了我將去印度,極力推薦馬杜賴。回來後重審旅行計劃,我決定擠下班加羅爾一天的時間,改去馬杜賴。現在回頭去看,我為自己的臨陣調陣感到慶幸:幸好沒有錯過馬杜賴!
馬杜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連續居住地之一,其曆史始於公元前三世紀,那時它已很繁華,和希臘及羅馬都有貿易來往。當時希臘駐印度的大使,以及北方孔雀王朝的一個大臣,據記載都曾提及過馬杜賴。
馬杜賴曆史紛繁古風濃鬱, 在不同的時間被不同的王朝統治過,其中主要有:12世紀開始的邦迪耶王朝Pandya,14世紀中葉的(漢皮)維查耶那加爾帝國Vijayanagar, 16-18世紀的納亞克王國Nayak,還有19世紀初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其中200多年的納亞克統治是馬杜賴的鼎盛期,那時藝術、建築、學術發展達到了新的顛峰。事實上,這個城市裏最著名最美麗的兩個古跡與景點,米納克希神殿和納亞克宮 ,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0-1 先來看看現在馬杜賴,這是火車站正麵圖。
0-2 馬杜賴火車站廣場上的廣告牌。乍一看,象是個女子在梳理長辮,很吸眼球。
遊馬杜賴有三層意義:1 它是印度教七大聖地之一;2 它是兩千年達羅毗荼文化的中心;3 它著稱於世的精美雕刻藝術與建築成就,使之有“東方雅典”之稱。
首先,馬杜賴是印度教聖地,它的米納克希神殿是南印度最負盛名的印度教廟宇。教徒們認為,到米納克希神廟頂禮膜拜,就如同到恒河中沐浴一樣神聖。
其次,馬杜賴也是二千多年來的達羅毗荼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780年至公元3世紀之間,馬杜賴有過三次學者及詩人參加的傳奇聚會,那種大會叫Sangams,是以泰米爾語為形式的達羅毗荼文化藝術的一種盛會。有一種傳奇說,在第三次大會期間,詩人作品的優劣,是讓作品浮在寺廟的荷花缸上來決定的。據說,有一種神聖的力量,會使優越的作品浮起來,而劣質的則沉下去。
“達羅毗荼”,“德拉威”,“泰米爾”三個詞,表麵上看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是相通的。
“達羅毗荼”發音“達羅皮土”,最早出自《大唐西域記》,因為唐僧玄裝來過二千年前的達羅毗荼文化中心馬杜賴。“達羅毗荼”的英文是dravidian,可見中英文的發音相去甚遠。而 “德拉威” dravida則與dravidian同根,是其新譯。
此外,曆史上的dravidian是一個英國學者借用梵文drāvida一詞創造的,而drāvida在早年梵文文獻中,指的是南印度的泰米爾語-泰米爾人,而馬杜賴則是泰米爾人的集居地。
所以,泰米爾人的達羅毗荼文化,與德拉威所屬的毗羅經典Vastu shastra,是同根同源的歸屬關係。Vastu shastra是一本古書,講的是自然法則對人類居住的影響,德拉威是其倡導的三種寺廟建築風格之一。
最後,從漢皮到班加羅爾再到馬杜賴,在印度南方一路上所看到的輝煌精致的德拉威式印度教寺廟,都源於曆史上的達羅毗荼文化中心馬杜賴。
這些德拉威式建築,邃閣高樓宏偉壯麗;畫棟雕梁精美細膩。它在雕塑與建築方麵的輝煌,加上它千年文化藝術的成就,使得馬杜賴有了“東方雅典”的美譽。而馬杜賴的米納克希神殿,就相當於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衛城)。
0-3 現今馬杜賴街景,在市中心附近。
0-4 現今馬杜賴街景,也在市中心附近,
0-5現今馬杜賴街景,在第一景點米納克希神殿附近。
除了文化和藝術,馬杜賴與政治也有曆史的淵緣。
1921年,聖雄甘地正是在馬杜賴,看到農民的穿著之後,率先采納了腰部束布作為他以後的商標性的著裝方式。
馬丁·路德·金也參觀過馬杜賴的甘地博物館,那次參觀訪問啟發和堅定了他以和平抗議的方式來領導反種族歧視運動的決心。
1939年印度通過廢除“禁止賤民進入印度教寺廟的規定”法案,領導這一努力的先驅,就是馬杜賴的米娜克希寺。
馬杜賴吸引著大批國內和國外的遊客。僅2010年,據統計遊客就有9,100,000人,其中524,000是外國人。
馬杜賴的文化與宗教豐富多元,除了印度教寺廟,也有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它也俗稱“不夜城”,夜生活豐富活躍。所以,不同愛好與偏向的遊客,去馬杜賴可以各得其所。就我所關心的古跡與景點而論,最主要的就是米納克希神殿和蒂魯瑪萊-納亞克宮,它們都在市中心,還有就是河東岸的甘地博物館, 據說裏麵有甘地遇害時的血衣。
我在馬杜賴一天,按順序叫嘟嘟車去了米納克希神殿, 納亞克皇宮,以及甘地博物館。
輝煌壯觀最負盛名的米納克希神殿
米納克希神殿全稱Meenakshi Amman Temple,是個巨大的寺廟群,建於16-17世紀。其實它的曆史要早很多,隻是在14世紀初被伊斯蘭入侵者破壞。現在的神殿,是納亞克第一任國王於16世紀重建的。
廟內供奉米納克希神和濕婆神。米納克希是印度教女神帕爾瓦蒂Parvati的化身,帕爾瓦蒂是濕婆的配偶,所以實際上這是濕婆倆口子的“夫妻老婆廟”。“兩口子”的兩個孩子——象頭神伽尼什和座騎牛南迪也被供奉在裏麵。一個如此重要的寺廟,卻不像大多數南印度寺廟那樣供濕婆(男)為主神,而是供奉女神並以女性命名,實屬少見。
“米納克希”其實是邦迪耶國王女兒的名字。傳說她出世時有三個乳房,神靈告訴國王不必擔心,第三個乳房會在女孩遇到她未來丈夫時消失。她被定為王位繼承人並領兵出征,先後戰勝濕婆軍和濕婆的坐騎公牛南迪,但在她進擊濕婆而看到濕婆本人的那一刻,由於羞澀竟無法抗拒而低下了頭,第三個乳房立刻消失了。
1-1 來自網絡的米納克希寺廟群全景照片。
米納克希寺廟是個大院落,方方正正每邊300米長,位於市中心。馬杜賴的主要街道,就是沿著神廟圍牆的環狀道路逐漸向四麵擴展開來的 。
寺廟的外圍建有4座塔門,東南西北各一座,45-50米高,鎮守四方門戶,尤以南門最為壯觀,高50米。各塔門上雕刻著以印度教神話為主題的人物和動物,外型采用傳統印南寺廟的梯形設計,廟頂有“經輪”狀的飾物,外牆有無數雕像組成,色彩鮮豔,非常宏偉。據估計,寺廟內的總共大小雕塑上萬,甚至幾萬。
1-2 米納克希寺廟群大院四大塔門之一。從附近街道走近它時能見到的雄姿。
1-3 走近塔門仰視圖,十分震撼。
1-4 塔門側視圖。密密麻麻的精細雕像從上到下繁縟密集,令人驚歎。
1-5 來自網絡的塔門上雕塑人物及動物細圖。
寺廟群的神殿正堂號稱千柱廳,實際隻有997根石柱,皆有精巧的雕刻。柱廊可作為信徒休憩之用。院落中央建有一巨型金蓮池,供信徒沐浴潔身之用。廟內另有博物館,展示印度教的神像、雕刻品和圖片。遺憾的是,神廟內部不讓拍照。
米納克希神廟是南印度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的傑出代表,每天從四麵八方到此朝聖的香客絡繹不絕。印度教徒認為,到米納克希神廟頂禮膜拜就如同到恒河中沐浴一樣神聖。每年四五月間,這寺廟會舉行曆時天的盛大祭祀活動,信徒從各方而至,盛極一時。
1-6 來自網絡的米納克希神廟千柱廳精巧的石柱雕刻。
1-7 來自網絡的米納克希寺廟群內鍍金神殿。
在提名“世界新七大奇跡”時,米納克希寺廟名列前30。
恢宏又精巧的南方奇跡納亞克皇宮
納亞克宮全稱Thirumalai Nayak Palace,是國王提盧馬萊-納亞克於17世紀所建,並以他名字命名。Nayak王朝是馬杜賴曆史上的鼎盛期, Thirumalai是其最偉大的君王之一,他在馬杜賴建和周圍建起了各種顯著的建築,功不可沒。
這宮殿是德拉威(達羅毗荼)和伊斯蘭風格融合的一個經典。宮殿的設計者,是國王聘請的意大利建築師。其規模超過了印度同時代的許多同類建築,國王的雄心由此可見。宮殿內部裝飾華麗精雕細刻,而外觀則簡樸肅穆嚴峻大方。
2-1 納亞克宮外觀簡樸,其貌不揚。
納亞克宮是當年國王居住的主要宮殿,原來的宮殿建築群比目前的大四倍。鼎盛時期,它是南方的一大奇跡。
2-2 納亞克宮內部寬敞明亮,氣勢恢宏。這是進門後首先看到的庭院及主廳。
2-3 納亞克宮主廳近視圖。
2-4 納亞克宮主廳的廊柱。內廷裝飾及雕刻的精細,可見一斑。
2-5 納亞克宮主廳內屋簷的裝飾。
2-6 走進主廳一景。中央放置的不知是否當年的“龍椅”,未見到說明。
2-7 從主廳內廷深處看納亞克宮的中央庭院。有很多座椅,現在是露天演出大廳。
2-8 納亞克宮庭院兩邊的側廊一景。
2-9 納亞克宮庭院兩邊的側廊又一景
在400多年的時間裏,納亞克宮的許多部分都遭到了損壞,因為戰爭;也因為改作他用,比如東印度公司時期轉為軍用,作糧倉和火藥庫 ;還因為國王的孫子拆除了大部分精華,去建他自己的宮殿。
18世紀時這座宮殿的的許多建築被推倒,並入相鄰街道。 現在隻剩下了這個封閉式庭院,已大不如從前。 它的中央庭院占地3,700平方米,庭院的一頭,是個雄偉的大廳。
納亞克宮獨立後即定為印度國家級曆史文物。
錯過開放日的甘地博物館
參觀完納亞克宮後,我在宮外叫嘟嘟車想去甘地館。車夫們卻說周五關門,我才意識到自己疏忽了,馬杜賴臨時加入,匆忙了。但我還是決定去,試試“死泣百咧” “如簧之舌”的運氣。結果未能入館,卻偶遇一老車夫,收獲了一段意外的感觸和感動。
3-1 甘地博物館正麵圖。
3-2 甘地博物館近視圖。
3-3 甘地博物館後麵有個政府博物館。
3-4 政府博物館的一些展品是露天的,就在大院裏。
慈祥溫馨自力謀生的老三輪車夫
我到達甘地博物館時,周圍幾乎沒人。我在外轉悠的時候,有人上前輕聲說:後麵還有博物館。我回頭,是個文皺皺的慈祥老人。
按他的指點我去了後麵。回來時,老人又過來,這次推著輛三輪車,問我坐不坐。我笑著搖搖頭。
老人推著車跟著我,問:你去哪裏。我說:火車站。又說:您歲數大,太累。他說:不累,沒問題。說著停下車,從車底的“工具箱”裏拿出好些複印的彩照,都是他和不少(外國)遊客的合影,還有他兒孫滿堂的全家福照。他一張張地翻,輕聲輕語地念叨,一臉的喜悅與自豪。
我不由暗生惻隱之心:也許應該成全他的生意?他又說:火車站,70盧比。這有點意外,因為嘟嘟車都要80,人力怎麽會更便宜?老人靜靜地跟我朝路口走。我心動了,說:好吧。你慢慢蹬,別太累。他依然微笑。
三輪車有頂棚,壓得低,我不得不卷縮身子。老人細心,沒走多遠,就轉身抽動一根繩索,將頂棚卷走。眼前敞亮,我能直起腰了。但自己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也因此顯得矚目。沿街觀景倒是方便了,但多了份“欺壓窮人”的“內疚”感。
在紅綠燈前停下車時,老人幾次回頭朝我微笑。那情景,就像接了位久別重逢,想多看幾眼那般。後來在大橋下遇到坡路,他下車手拉,我叫他暫停後自己也下來幫他一起推。他起先擺手,後來沒有堅持。推了一段後,我都忘記上車了。老人覺得奇怪。其實那時我覺得老人太辛苦,想換過來我來蹬車的心思都有了。。最後還是重新上車,眼看著老人上下扭動的瘦削身軀,竟然眼眶濕潤了許久。
最終他用了大約40分鍾,居然就到了目的地。我下得車來,老人依然慈祥地望著我笑。我拿出紙幣100給他,沒讓他找零。我使勁握了握他手,給他拍了個照,走了。
可是他那樸實的臉,那慈祥的笑,從此永留我心頭:在世界的一隅,有這麽一位老者,自食其力,勤勤懇懇,溫馨慈祥,默默無聞,平凡平和,知足知樂地活著。。。
4-1 三輪車老車夫在拉車。
4-2 三輪車途中遇到一隊有喜慶活動的人群,迎麵走近時,隊伍裏有人出列,在馬路中央靠近我一側處點燃大爆竹,惡作劇也。老車夫說是好意。隊伍走過後,我在車上回頭拍下這張照片。
4-3 在交通燈前停車時,老人多次回頭朝我微笑,不說什麽話。
4-4 到達目的地後,分手前我給老人拍照留念。
本篇景點及本人評分(1-5星):
1米納克什寺廟Meenakshi Amman Temple 5
3甘地博物館Gandhi Museum 4
(行萬裏路-寫萬言文-好天下事)
試試“死泣百咧” 的運氣,換我也會去試:)。
老車夫那段寫得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