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摩洛哥故事 1:名不符實卡薩布蘭卡

(2012-12-11 04:51:01) 下一個

 


《摩洛哥故事 1:名不符實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和主要港口 ,也是商業金融中心,但非首都 。它正式的原名應該叫“達爾北達” (DarelBeida),而“卡薩布蘭卡”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統治期間用的名,不過摩洛哥獨立後已經恢複了原名“達爾北達”。但是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讓這座白色之城聞名世界,名聲實在太大,知道原名的反倒不多了。


說起摩洛哥就會想到卡薩布蘭卡。好像去摩洛哥最值得看的就是它似的。一位朋友知道我要去摩洛哥後說,他不久前剛看了那個電影的CD,激動得想帶老婆去那裏再度一次蜜月。其實卡薩布蘭卡名不符其實,那裏真正好的景點隻有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裏克咖啡館(Rick's Cafe)也隻是個“偽遺址“。所以我去摩洛哥隻計劃卡薩布蘭卡呆半天時間:上午11點飛機到,下午去兩個景點,晚上逛逛市區。第二天就走人。


卡薩市的穆罕默德V國際機場在西南約40公裏。去城裏車程40分鍾。出租車250迪拉姆(Dh),火車40 Dh (二等車廂)。市裏有兩個火車站:西麵的Casa Port 靠近市中心,但隻管首都拉巴特(Rabat)的客運。東麵的Casa Voyagoug 才是主站,通往各大城市,如馬拉喀什(Marrakesh),菲斯(Fes),梅克內斯(Meknes)等。更重要的是,它也來去機場。


我選的旅館在市中心,靠近Casa Port火車站。多數資料都說機場的Shuttle Train隻停靠Casa Voyagoug,意思是:不停Casa Port 站。隻有一書說“兩個車站都去”。我不清楚機場的火車到底是否去Casa Port。不過沒關係,據資料介紹,因為城不大,市裏出租車不論遠近,10Dh 最多 20 Dh就夠了。


飛機到達卡薩市後,主廳往下一層就是火車站。賣票小亭隻有一人,根本不問你,就開了二等車廂的票。後來發現每趟列車都隻有一節頭等車廂,對號入座但很少有人坐。二等車廂人多且不對號,但找座不難。機場發車的shuttle車廂很短,每節隻有四,五排座位,也顯得髒舊。但其他火車,車廂還算幹淨和寬暢(見圖)。


機場的火車站台象一個隧道建在最底層,又暗又亂。車來了,大家擁擠搶先,但最後其實都有座。這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當地人擁搶。其他火車站人們都很文明禮讓。


就在等車的站台上,我認識了來自利比裏亞(靠近加納)的商人和他的妹妹。他英文流利,對這裏很熟。看到我初來乍到,就主動問我是否需要幫助。他確實幫了我很大的忙,解答了我很多問題。我們一路聊了30多分鍾。我問他,火車不停靠Casa Port,為什麽還賣給我那個站的票?他說:這車東行經過Casa Voyagous,再過兩站就是終點。你得下車換西向回開的車,再坐一站就到終點Casa Port,不用再買票。所以票價和去Casa Voyagoug相同。我找列車員又確認了一次,沒錯。


利比裏亞商人邀我一起在Casa Voyagoug下車,再叫出租送我去旅館。我謝絕了。後來他告訴我,他常來這裏做黃金生意,正在招人開拓市場。說著,他伸手去妹妹頸脖處掏出她戴著的項鏈,末端有中國如意那麽大一個東東,說是真金。我瞄了一眼,笑著說:要注意安全。他要我保持聯係,問我電話號碼。希望我回美後給他打電話“細談”。我笑了:要我合夥做買賣?我做不來的。我不會給你電話號碼,也不會給你打電話的。他沒露出不高興,但不斷重複“要保持聯係”。分手前留了email,我給他兄妹拍了照(見圖)。哈哈,我一人獨行,常有這類“外()()”的事,想來別有滋味。


後來我在換車時找錯站台,那班車剛走。來去機場的火車是每30分鍾一班,結果下一班車又誤點半小時,總共耽誤了一小時。我怕錯過哈桑清真寺最後一批200 PM的講解,決定先不去旅館,拖著拉包就去清真寺。


Casa Port火車站外有很多出租車。一司機上前,我用地圖指出要去的清真寺,問他:How much?他會點英文,說:five。我說:5Dh? 同時伸出五指。他點頭:5 Dirham。我有點不相信,因為太便宜了。市內一般 10 - 20 Dh。不過一轉念:那段路也就2 英裏,5 Dh 也有可能。


不到5分鍾就到了清真寺。我兜裏有一個10 Dh 硬幣,但我想多換點零錢,就給了司機一張50Dh 的紙幣讓他找,他卻不退我零錢。我說:change, please。說了幾聲,他才說:This is five。我說:什麽?這是five? 這是fifty, 不是five。旅遊資料都說要當心摩洛哥的出租車司機,通常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說定價,其次是堅持用記程器(“Khdm I-Koontoor”),但我真沒想到會出這種情況。


他英文夾阿拉伯文嘰嘰嘎嘎說了好些,大概意思就是:five, fiveThis is five。堅持不找另錢。我指著他拿著的我那紙幣和他爭起來:說好是 5Dh, 就是5 Dh。我給你的是50,你應該找我零錢!他看我很堅持,終於給了我一個10 Dh硬幣。我說:More! More! 他擠牙膏似地再給我一個。我堅持還要:More! More! More! 但是他給了30 Dh後就再也不肯了。其實我心裏的底線是 10 Dh,但他死活不幹,我生氣了。


我發現前麵廣場前站著個製服警察,忽然想起旅遊書上說的了:司機就怕警察。我奪過那張50 紙幣,打開車門,拖出我的拉包(這個很重要),朝警察走去。司機也跟著來了。我指著紙幣問警察:請問,這是 5 Dh 還是 50 Dh? 警察不知怎麽回事,說:50。我說:我從火車站來,說好5 Dh, 但是司機說這是 5 Dh, 而不是 50。他要全拿走。


警察轉頭和司機嘰嘰嘎嘎說起來,慢慢地我看出警察神情的變化,由”問”變成”說”他了。我又掏出火車票,說:就是這個車站來的。警察看了看,對司機的態度嚴厲了,好像是在說:這點兒路你也要50?! 司機不再啃聲。我順勢把那30 硬幣往他手裏一塞,又掏出我的10 Dh 硬幣給他,說:好啦,給你加倍,你走吧。正在這時,路邊快步走來兩人,前麵一個大高個邊走邊大聲問:English? Need help? 我對他笑笑:謝謝,沒事了。警察對司機說了句什麽,並做出手勢要他走。然後指著清真寺方向對我也說:你走吧。


我走向清真寺,但找不到售票處。入口處的工作人員不管賣票,他們也沒心思顧我,正自己人在爭什麽呢。最後我自己找到側廊的地下廳,買了票(120Dh),把拉包放在他們辦公室(獨一份)。他們說2 點的英文導遊還能趕上,我就飛奔而去。進大殿後,巨大的正廳很暗,遊客有好幾批。我一批批找過去:法語組,阿拉伯語組,。。等聽到英語講解時,都快出大廳去地下室了。我看表:3 點差幾分。


哈桑II 世清真寺是伊斯蘭世界最西端的大寺。由極具威望的哈桑二世國王決定建造,並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19878月動工修建,耗資5億多美元,占地麵積9公頃,其中三分之一麵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也有一說,國王曾有一夢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所以清真寺決定建在海上。


為實現國王的夢想,摩洛哥舉國捐贈,其中3/5是國內外捐款,其餘政府出資。工程由法國公司承包,1987年動工。3萬名工人和技術人員移沙填海,用掉30萬立方米混凝土、4萬噸鋼材和6.5萬噸大理石。5年後的1993830日建成啟用。


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裏麵2萬,廣場8萬)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


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正門重35噸,據說隻有國王來了才會打開。正門不用鑰匙,而是使用一組密碼,否則就是撬也撬不開。


由於來得晚,我看哈桑二世清真寺隻能算是走馬觀花。不過我即使聽全了也無法全聽懂。第二個景點裏克咖啡廳(Rick's Cafe) 離清真寺不到1英裏,步行16分鍾可達。沿途街不少牆內建築很好,甚至還有士兵站崗,想必是領館區。我想拍照,被崗哨搖頭否定。


裏克咖啡廳本身是個好萊塢大片引發的“傳奇”。它因電影觸發商人無孔不鑽的靈感而誕生,並且名聲鵲起。它靠著殘留的老城牆而建,內含餐館,鋼琴酒吧,咖啡廳幾部分。按照電影的情節,放有真正的1930年代的法式Pleyel鋼琴,而客人們常點的歌As Time Goes By也和電影一樣。我原打算去咖啡廳搓一頓體驗一下,結果它三點close,六點後再open。我敲closed 的門,問工作人員能否進去轉一轉,回答說:NO。哈哈,當然是NO。想得太美,客人來消費不就為的“轉一轉”,瞄兩眼嗎?


那天晚上我在旅館附近的鬧市區找吃的,看熱鬧,瞎轉悠,沒有興致特意再去裏克咖啡廳了。10 點左右回旅館後躺在床上,想起新到一地不太順利,心裏不爽。過午夜了,正要入睡,忽然街上傳來噪聲,象是party,更象吵架。我耐不住,爬起來打開落地門窗,樓下不遠處果然是有群架,十好幾人在追捉扭打叫罵,也有不少旁觀的。再左右上下一看,我的fellow travellers多從旅館窗口探頭在看熱鬧。早就聽說摩洛哥人晚上比白天還來勁,何況那是周五之夜。我暗暗叫苦。


最後警車叫,警察到,街頭才慢慢平靜下來。我不敢再看表,怕知道了時間更著急,連睡覺都不順心,很煩!我躺著,努力對自己說:出門看世界,這一切不正是要看的“真實世界”嗎?!又想起好友的話:意外也是過程的一部分,凡經曆的必有價值。我腦裏一閃,心裏一爽,困勁終於上來了,睡吧。“我勸本公重抖擻”,明天還要“而今邁步從頭越”呢。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了。要趕八點多的火車,去紅色之城馬拉喀什啦。。。


 



《本集景點及評分》


1。哈桑二世清真寺 *****


2。裏克咖啡廳 ***


 


1。機場去城裏的Shuttle Train 二等車廂,我坐在一頭,照片裏可以看到另一頭,很短很小的車廂。頭等車廂一節。二等的六,七節。車廂外有“1”和“2”標示等級。隨便上車,但有人查票。利比裏亞來的兄妹與我同行。說是來擴展黃金和首飾業務。<br/><a href=


2。從機場去Casa Port的火車中轉站。站台有電子信息牌,通告下一班將到的車次,時間,站台號,及終點站名。<br/><a href=


3。從中轉站去Casa Port站的二等車廂,相當不錯。我一開始懷疑坐錯了等級,兩次確認這真是二等車廂。<br/><a href=


4。坐在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出租車裏。司機小老人家差點把我給“忽悠”了。<br/><a href=


5。大名鼎鼎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外部主體。旁邊是露天側廊。售票處就在主體和側體連接點的地下廳裏。大概是為了表明這不是商業化場所,不問較難找到售票處。實際上隻是個辦公室。<br/><a href=


6。哈桑二世清真寺大殿內部主廳。大殿內的大理石地麵常年供暖,冬季氣溫降低時,地板可以自動加熱;夏季室內溫度過高時,屋頂可以在5分鍾內打開散熱。<br/><a href=


7。大殿內的大理石牆壁精雕細琢,殿內外回廊玉柱氣宇軒昂。


8。通向地下廳的半露天入口處,就在大殿側麵。建築的設計的大氣和施工的精準到處可以得到見證。


9。地下廳的廊柱上,用阿拉伯文刻成的圖案。由於我沒有聽清解說,隻能按照在菲斯香料神學院(Medersa El Attarine) 看到的瓷磚壁畫以書法形式組成的“阿拉”(Allah)字樣來對比,感到有相似之處,但材料不是瓷磚,文字也未必是“Allah”<br/><a href=


10。地下廳中間的蓮花狀洗禮泉 (無水) 不知為何遊人們在此駐足較久,觀看仔細。<br/><a href=


11地下廳的清真寺浴池。很難想像真的用作此途。<br/><a href=


12。清真寺外部與主題大殿連接的側廊。也十分高大雄偉。功能與8 萬露天祈禱者有關。<br/><a href=


13。哈桑二世清真寺大廣場上,一個拉包獨行客的全部行裝。裏麵隻是些不值錢的衣服和日用品,重要物件全在身上,不怕丟失。<br/><a href=


14。清真寺西邊的海岸,麵對大西洋,場麵和景色頗有氣勢。不少人駐足流連,也是當地人休閑好去處。<br/><a href=


15。走出哈桑二世清真寺,走過露天廣場,朝左拐(東向),就是眼前的這條Boulevard Sour Jdid大街。一直可達裏克咖啡廳。這裏通常有很多出租車在候客。<br/><a href=


16。圖中遠方的白色建築,就是裏克咖啡廳所在。現在所在的這條街,似乎有不少領事館,建築比較講究,圖左的圍牆可見一斑。<br/><a href=


17。裏克咖啡廳正麵。當時正關門。我叫門和工作人員說了幾句話想進去,我說是“遠度重洋慕名而來明天就走”,雲雲,雲雲。人家不吃那一套。


18。裏克咖啡廳側麵的延展建築。<br/><a href=


19。裏克咖啡廳是靠著老城門而建的。卡薩市也有老城 (Medina),但不可與四大皇城同日而語。咖啡廳側麵延展部分繼續向東南方向走不遠,就能看到這段老城牆的遺留部。古炮依然在,但已改建為餐館了。我沒進去。<br/><a href=


20。從裏克咖啡廳正門處回頭看過來的西北方向街景,不那麽繁華,甚至有點簡陋。這裏不存在想像中的浪漫。<br/><a href=


21。給我指路帶路的兩位可愛的當地年輕人。因為從Boulevard Sour Jdid大街來此,還是需要拐個彎指點一下的。他們指點完後就走了,幾步以後我叫住了他們,給他們拍了好幾張照片,還走近聊了幾分鍾。這是他們回頭見我端起相機時擺的pose<br/><a href=


22。夜市裏的小書報雜誌攤。信教的國度也離不開性(感)哈。還有納粹德國的書呢。


23。夜市裏小飲食咖啡店鋪外休閑的當地人。正象顧大俠說的:當地人好像比遊客還休閑。<br/><a href=


24。市中心邊小巷裏的夜市小食鋪。本地人很多。25Dh 套飯。比較髒亂。我是不敢吃的。<br/><a href=


 


謝謝觀看。希望你喜歡。


萬裏路-萬言文-天下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瑪瑪米亞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拍得好,非常喜歡,佩服能雲遊世界的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