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摩洛哥故事 2: 中世紀傳奇馬拉喀什

(2012-12-20 17:58:39) 下一個

 


《摩洛哥故事 2: 中世紀傳奇馬拉喀什》

 

馬拉喀什是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南部政治中心。它地處沙漠邊緣,但氣候溫和,林木蔥鬱,號稱“南方的珍珠”。早在柏柏爾人年代,來自南方的駝隊經過這裏都為之震撼,因為這片綠洲是他們沿途所見的最美。在柏柏爾語中,馬拉喀什意為“神的土地 ”。

阿拉伯人在摩洛哥建國以後,馬拉喀什曾是阿拉伯王朝的皇城。宮闈城牆多用赭紅色岩石砌成。所以在阿拉伯語中,馬拉喀什又有“紅色”之意。它因而以”紅色之城“聞名於世。

馬拉喀什有摩洛哥第一旅遊大城之稱。因為它曾兩度成為摩洛哥王朝的都城,為摩洛哥曆史上最長。而且馬拉喀什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就發生在中世紀 。那個時期詩人學者開始進入該城,最早的清真寺開始建造,伊斯蘭神學院開始建立, 體現伊斯蘭和摩洛哥風格與精髓的建築開始出現,影響了其後和其他城市的整整幾個世紀。聞名於世的馬拉喀什”七聖徒“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今仍有人說“去朝聖七聖徒”,就是指“去馬拉喀什“。 加上它有眾多馳名於世的名勝和幽靜的園林,使馬拉喀什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難以數計的遊客,紛紛來此探究中世紀的傳奇和神秘。

大名鼎鼎的七聖徒包括:馬拉喀什的守護神 (阿布·阿巴斯·薩布蒂)、柏柏爾血統的摩洛哥蘇非派領導人 (穆罕默德·賈祖利)、伊斯蘭教語言學家和法學家 (蘇海利)、著名的伊斯蘭學者和法官 (卡迪·阿亞德)、馬拉喀什第一個伊斯蘭流派蘇非兄弟會的建立者 (阿布德爾阿齊茲·特巴),及特巴 的繼任者 (阿布達拉·加茲瓦尼)。 送我去梅克內斯(Meknes)的導遊在途中主動滔滔不絕地講那 ”seven wise men” 的故事,可見七聖徒的民間聲望。可惜在馬市未見有關他們的遺址或紀念物。不知何故。

馬拉喀什的輝煌,使它成為摩洛哥獨一無二的城市,甚至成為摩洛哥的象征。事實上,直到幾十年前的近代,摩洛哥仍被稱為“馬拉喀什王國”。其國名的西班牙語(Marruecos),葡萄牙語(Marrocos),法語(Maroc)和德語(Marokko)等,都源於柏柏爾語單詞“馬拉喀什” (Murakush) 。而城市本身則反倒被稱為“摩洛哥城”。

像許多北非城市一樣,馬拉喀什由一個古老的要塞城區Medina和一個鄰近的現代化城區Gueliz組成。新城區Gueliz建於1913年,以歐式建築居多。街道寬,濃蔭多,充滿現代化氣息。 二者都值得一看,但中世紀的精髓在老城。我看了馬拉喀什共十個景點,其中九個在老城。

摩洛哥之行快結束時,我忽然想:伊斯蘭教三大聖地排名第二的“麥地那”,可能就是音譯的“老城” Medina。那樣的話,它應該是某個阿拉伯王國的古都。回來一查,果不其然,麥地那在曆史上是穆斯林國家的第一個首都 。(伊斯蘭的另兩個聖地是:第一麥加,第三耶路撒冷)。

我在馬拉喀什逗留了一天半。乘火車中午到達,下午就去看瑪卓利花園 ,接著在新區轉悠。從撒哈拉回來後的第二天,我一整天化在了老城。

我在馬市預訂了兩個不同的旅館。第一夜住新區,離火車站和瑪卓利花園都不遠。沙漠回來後改住老城內Riad式旅店。因為去撒哈拉,有旅行社接送,所以“搬家”不是問題。Riad是一種摩洛哥傳統的民居和宮殿的建築結構。最早可見於梅克內斯(Meknes) 附近的法絡比裏塞 (Volubilis) 羅馬遺址 。阿拉伯王朝建立伊始,就提倡Riad。其特點是建築中間必有中心庭院。它反映了伊斯蘭所強調的婦女在居住地的隱私性,或者說“封閉性”:想見戶外天空嗎?院子裏就行了。

Riad旅館老板給了我一張法語小地圖,很簡單但包括了我想去的所有景點(見圖)。那張圖表明,老城裏的景點都很近。我相信比英文地圖更方便指圖問路,所以主要就用它了。出門前我讓老板給各個景點“排名次”,和我所準備的一對照,心裏就更有數了。

在馬拉喀什,我化時間最多的是傑馬夫納廣場。早中晚總共去了三次以上。要問我對摩洛哥的最愛,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我腦中也曾閃過聖城穆萊-伊德裏斯鎮 (Moulay Idriss Zerhoun)。那是摩洛哥之父穆萊-伊德裏斯(Moulay Idriss)的埋葬地,風景也美。信徒說,去那裏朝聖6次,相當於到麥加朝覲一次,可見地位之崇高。

但是,我對傑馬夫納廣場還是情有獨鍾。它是馬拉喀什甚至全摩洛哥最富奇特魅力的廣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傑作“。它既是廣場,又是集市。是馬拉喀什的中心,馬市最繁華的地方。它誕生於古老的中世紀,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一直保存並延續著那神秘傳奇的老傳統。當融身在這裏,你能感受到一派中世紀的繁華市井風情。

傑馬夫納廣場集娛樂,商業,休閑的功能於一身,遊客和當地居民都愛來這裏。它一天的場景和“節目”是逐漸演變的。清晨時分廣場空曠幹淨靜謐(見圖),但是“黎明前的靜悄悄”持續不會很久。賣橙汁的攤販,鏈著巴巴利猿猴(Barbary apes)的青少年,還有穿著五顏六色服飾拿著傳統水牛皮袋和黃銅杯的賣水者,以及擺出各種姿勢讓遊客拍照的耍蛇者,會開始進入廣場。他們“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到了下午,據說耍蛇者最早離開,而廣場開始變得擁擠,因為跳Chleuh舞的男孩,民間藝人,講柏柏爾或阿拉伯故事的說書人,魔術師,還有推銷傳統藥物的小販開始湧入。

馬拉喀什的民間文藝曆史悠久,來自山區和沙漠地區的小型歌舞隊最為著名,平常在廣場上自由演出,每年5月在這裏舉行盛況空前的聯歡節。人群圍起一個個圓圈,看歌舞表演,看驚險的雜技,直到夜幕降臨,廣場活動掀起高潮。幾十上百的食品餐飲攤位幾乎在“一瞬間”搭起,擺滿了廣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即使不在周末,這裏的夜晚也象極了“千裏不散搭帳篷“的大筵席。而廣場附近的露天市場(Souks)裏,街巷交錯,房屋密集,攤鋪林立,到處是頭纏白巾、身穿長袍的阿拉伯人,空氣中散發著烤羊肉、烙麵餅的香味,人山人海,熙來攘往,狹窄的街巷顯得異常擁擠,它就象香港的蘭桂坊,上海的新天地一樣,使馬拉喀什充滿了無窮生命力。

離開馬拉喀什的前一個晚上,我傑馬夫納廣場轉悠了幾個鍾頭。我在圍成圓圈坐著看表演和說書的人群旁停留;我到飲茶喝湯的“大排檔”鋪去品嚐各種“土產”;從廣場邊演示加推銷的青少年手裏買了幾件小禮品;和同樣悠閑並友好地和我打招呼的當地男女老少閑聊海侃。。。穿梭轉悠在這一群人中,廣場讓我感到了灑脫和飄逸:眼前的一切古老而淳樸,空氣中洋溢著平實和寧靜。我仿佛在夢境,仿佛在穿越時空,人在騰飛,思緒飄到了天際。人間的一切變得渺小,so is 古往今來的億萬個體,當然也包括了我自己。。。


 《本集景點及評分》


03. Majorelle Garden 瑪卓利花園 ****

04. Koutoubia Mosque 庫圖比亞清真寺 ***

05. Bahia Palace 巴伊亞宮 *****

06. Saadian Tombs 薩阿迪王朝陵 *****

07. Badia Palace 巴迪亞宮 ****

08. Si Said Museum 賽義德博物館 ***

09. Ben Youssef Medersa 本優素福大學 *****

10. Museum of Marrkesh 馬拉喀什博物館 *****

11. Quobba EL Mourabiti 庫 拜 默拉威姬 *

12. Place Jemaa El Fna 傑馬夫納廣場 *****


 


下麵請看照片。

1馬拉喀什火車站正麵。<br/><a href=


 2。馬拉喀什大街上的遊覽馬車。也有人向我推銷,說是兩小時繞老城 400Dh。我扭頭,他變成300。又說路線可由我選我定。我想自己一個人,走走看看也就罷了。臨走前夜當我看到一段黑夜中的城牆時,有點後悔沒坐馬車,因為馬車繞老城是全麵縱觀中世紀城牆奇觀的捷徑。<br/><a href=


 3瑪卓利花園 (Majorelle Garden) 20世紀最神秘的花園之一。法國人1924買地,開始設計和建造。花園裏用了極多極度的(cobalt )藍,現已以他命名:瑪桌利藍。<br/><a href=


 4。瑪卓利花園據說是充滿了少見的個人表白和神奇力量的一個地方。<br/><a href=


5。瑪卓利花園收集了代表著五大洲的植物的形狀和形式。據說訪客是最多的,門票(25Dh)也是最貴的。馬市其他景點幾乎都是10Dh,而且隻收另錢。我半假半真地“說”他們“自絕於遊客”。最後有一家還真接受了意見,願意找零錢了。<br/><a href=

6瑪卓利花園是植物園藝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熱愛和崇敬的地方。這個花園的成就很難企及。


7。我住的Riad 式小旅館。老城內民居多為這種結構。特點是房子中間有一方形院子。另一特點是通常頂部有陽台。<br/><a href=


8。旅館老板給我的老城景點簡圖。我就是拿著它“走遍老城”的。圖中標出的11 個景點我都去到了。露天市場(Souks)我歸於傑馬夫納廣場,所以隻算 10 個。


9庫圖比亞清真寺 (Koutoubia Mosque) :馬市最大清真寺,位於傑馬夫納廣場西200米。它啟發和影響了後來的一些建築,包括首都拉巴特的哈桑塔。法國統治時期,馬市新鎮的公裏網絡以其為中心而發展。名字Koutoubia bookseller之意,因為全盛時期傳統集市以此清真寺為基地,共有100個賣書攤。<br/><a href=


10。庫圖比亞清真寺裝飾著弧形窗,帶狀瓷嵌體,尖型的城垛(塔的上端),以及裝飾型的拱門。尖塔77 米。完成於1184 – 1199年間。


11。巴伊亞宮 (Bahia Palace) 當地旅館老板推薦的第一景點。建立於19世紀末期,是當時最大的宮殿。由當時的穆薩大臣私人所建。Bahia意為brilliance,來自其一個妻子的名字。


12巴伊亞宮的雄心是要抓住伊斯蘭和摩洛哥風格的精髓,集伊斯蘭傳統建築的精美與雅致為一體。它展露了當年摩洛哥貴族家庭的生活風貌,是一座展現伊斯蘭藝術的最好博物館。主人是當年的暴發戶,他用菲斯帶來的廉價工匠來建Bahia宮殿。結構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口味。


13巴伊亞宮 有個2英畝的花園,客房可以通向庭院。後宮包括一個巨大的中央院子,院子四周裝飾的客房為嬪妃所有用。它的目的是成為當時最偉大的宮殿,一圈的屋子圍繞著中心天井的噴水池,房屋的窗台設計的非常獨到,可以依窗看天看水想心事房屋的天頂、門廊、門、窗戶都被裝飾的美輪美奐。巴伊亞宮非常值得從不同的角度細細的品味<br/><a href=


14。薩阿迪王朝陵 (Saadian Tombs) 摩洛哥最有看頭的陵園其曆史可以追溯到艾哈邁德一世曼蘇爾(Ahmad al-Mansur ,第七個王朝的第八個蘇丹),直到1917年才被發現。這是從入口處朝陵園裏麵看。<br/><a href=


15。從陵園裏麵朝入口處。陵園內薩阿迪王朝時期的66具屍體就埋在簡單的磚瓦和大理石墓碑下,其中包括艾哈邁德一世曼蘇爾國王和他的皇室族人。<br/><a href=


16。薩阿迪王朝陵園有三個房間組成,最著名的一個房間是艾哈邁德一世曼蘇爾的陵墓,由12根圓柱矗立著,像是護衛陵墓的將士。大理石墓碑也是相對最大的。<br/><a href=


17。這是另一個房間。這裏的墓碑要小不少。陵園展現了木雕天花板的精美、阿拉伯工匠的卓越技巧和地板瓷磚的五彩斑斕,墳墓周圍是優雅的穹頂。<br/><a href=


18薩阿迪王朝陵園的外麵是一個公園,埋葬著100多個仆人和士兵。<br/><a href=


19巴迪亞宮 (Badia Palace) :這是一座用於外交酬客的宮殿,建於艾哈邁德一世曼蘇爾(同上)時代的1578 1594年間。宮殿的名稱來源於“巴迪”,那是可蘭經稱呼上帝的99 個名字中的一個,意思是“無法比擬的“。在當時,它是一個極為壯觀的建築成就。但是建成後僅一個世紀,它那極為豐富精美的裝飾材料便被掠奪一空。<br/><a href= 


20薩阿迪王朝時期的摩洛哥建築受安達盧西亞(Andalusian) 裝飾傳統的影響極大。 巴迪亞宮是當年西班牙和北非之間的伊斯蘭文化交流互動的一個範例。它從整體布局到裝飾風格都借鑒了西班牙格瑞那達(Grenada) 的阿爾罕布拉宮 (Alhambra Palace)<br/><a href= 


21。巴迪亞宮全景。中世紀宮殿的宏大氣勢依然可現。<br/><a href= 


22。賽義德博物館(Si Said Museum ):資料稱,賽義德博物館是當地大師級工藝水平的裏程碑展示,集中反映了當地Riad建築結構的優雅精美。尤其是其木製藝術和彩繪的成就。周二不開放,我沒能進去。


23。本優素福大學 (Ben Youssef Medersa )以阿爾摩拉維王朝(第二個王朝)的蘇丹阿裏·伊本·優素福命名的伊斯蘭大學。他在位時極力擴張馬城及其影響,主張建立摩洛哥最大的大學。大學成立於第四個王朝,重建於第七個王朝。大門正對麵的祈禱室裏有題詞,是當年蘇丹的重建令。此圖是一進門就可見的大院。<br/><a href=


24。本優素福大學大院的側麵。樓上有環繞在庭院的130學生宿舍單元。庭院四周布滿了在雪鬆,大理石和粉刷上的華麗雕刻。雕刻不包含任何人或動物,完全由銘文和幾何圖案組成,這是伊斯蘭教的要求。我曾經(從外行人角度)想過:伊斯蘭建築到底如何歸納其特點?看了摩洛哥後我想到的有:對稱,瓷磚,格局大而“元素”小(馬賽克拚圖),裝飾圖案沒有人物動物隻有花坪草木。。。<br/><a href=


25。從樓上俯視大學的入口處。這個宗教學校是在北非最大的神學院校之一,並可能容納多達900名學生。


26。院內建築一瞥:精雕細刻的伊斯蘭裝飾。大學曾於1960年關閉翻新。於1982年作為曆史遺址重新向公眾開放。


27。從二樓內層看大學大院的Riad式建築結構。<br/><a href=


28。當年學生在此苦讀的生活單元。<br/><a href=


29。馬拉喀什博物館 (Museum of Marrkesh) 以前是達累斯薩拉姆宮 (Dar Menebhi Palace ),是個受人愛戴的國防部長的家。建於19 世紀。後經藝術人士讚助修複後,1997年改建為博物館。經典的安達盧西亞建築結構和風格:院子中央有噴泉,四周有傳統的休息區,還有土耳其式浴室,並裝飾有複雜精細的瓷磚和雕刻。<br/><a href=


30。博物館的大型中庭(原為庭院,現有玻璃和織物覆蓋) 有一個非常大的中央懸掛吊燈式的天花板件,它用精美的幾何圖形和碑銘金屬板片裝飾扡插成。巨大的燈罩象個UFO,平添想像和舒適靜謐。原來庭院的其他部分,包括地麵集盆,馬賽克等幾個功能都得到了保留。<br/><a href=


31。側廊上懸掛的精美裝飾燈。博物館展出現代和傳統的摩洛哥藝術,包括猶太人,柏柏爾和阿拉伯人的。<br/><a href=View

32。庫拜默拉威姬 (Quobba EL Mourabiti) :當地觀景地圖上標示的景點,但無說明。我也沒有搜出相關資料。就在馬拉喀什博物館旁邊,就順手拍了照片。

33傑馬夫納廣場 (Place Jemaa El Fna) :清晨的廣場靜悄悄。<br/><a href=

34。傑馬夫納廣場附近的商鋪。這是一家賣鍍銀器皿的小鋪。<br/><a href=

35。老城中的瓷磚小鋪。好像上海以前的街道工廠。精美的伊斯蘭瓷磚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br/><a href=

36。中午廣場上耍蛇的。我拿著相機上前時,他們就迎了上來,非常友好。我問:How much?一老頭答:Whatever you like。我於是拿起相機,小夥子馬上擺出了圖中的姿勢,熟練極了。那老者突然往我脖頸套上了一條小蛇,我感覺到了,但我知道沒有危險。小夥子停止表演,接過相機給我拍照(沒有貼出)。圖中的樣子,是因為我感覺老家夥在動手,好像讓蛇在我脖子上纏饒。我逆著他的方向退出了蛇的纏繞。小夥子拍下了那瞬間,但沒拍好。完事後我又問:How much?老頭說:300。我說:No。他又說:200。我說:你說的whatever I like。最後我給了50。回旅館後,老板說 1 歐元夠了。但他不知纏蛇的事,而我的底線是 5歐。因為當地人愛拿歐元說事,也接受歐元和美元。

37。夜幕下的老城門。這樣的老城門共有14 個。如果忽略周圍的車水馬龍,會覺得恍然回到了中世紀的老城邊。<br/><a href=

38。從這個老城門進去,不遠就是市中心傑馬夫納廣場。<br/><a href=

39。夜幕降臨,人們從四麵八方向傑馬夫納廣場聚集。當地人一天的生活高潮剛剛開始。<br/><a href=

40。團團圍坐聽故事看表演的人們。我聽不懂當地話,照片也沒拍好。<br/><a href=

41。廣場上餐飲區域的茶攤。賣的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Mint Tea。葉子大,糖塊大。5 Dh,太甜。<br/><a href=

42。廣場上餐飲區的典型餐桌。晚上來此休閑消費的好像以當地人居多。<br/><a href=

43。和我偶遇一起品嚐soup的藝術家。摩洛哥人,常居北歐。這次回摩洛哥談事,暫住女友家。他正在喝的就是極受當地人歡迎的那種soup。我問他,摩洛哥飲食除了Tagine, Couscous, Mint TeaSoupfish之外還有什麽值得品嚐。他說:牛肉。我問:這裏有好的嗎?他說:大多一般,好的攤位有44和53。我後來去44看了看,攤位不大,卻有不少男女老少在吃。我叫了一小盤,20Dh。價廉物美,有入口即化之感,是不錯。<br/><a href=


 最後是一個小視頻。耍蛇的人看到我時,我已經錄下了一小段。他手指我吆喝一聲,我立馬放下相機。他沒有上前來細查,也沒有要我付費。


謝謝觀看。


萬裏路-萬言文-天下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瑪瑪米亞 回複 悄悄話 很精彩,名勝古跡雖然壯觀,但是更喜歡跟人互動的部分,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