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尋找老上海

(2012-02-08 23:53:57) 下一個


《尋找老上海》 

說起來我是個上海人:上海出生,上海長大,直到18歲去北京讀書。可是在大學裏,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說我“不像”上海人,還說那是對上海人的“最高評價”。當時隻覺得是好話,沒多想。

後來在北京讀書,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娶親,在北京安家,最後從北京出國。長時間聽北京腔,說北京話,“兒化”音多了,“阿拉”腔少了,後來想說幾句上海話的時侯,發現舌頭竟然“勿靈光勒”。

再想起當年的“不像”之說,自己的身份認同似乎真有了“異化”。一位高班老鄉多年前對我說過:上海人之於中國,有點像猶太人之於世界。上海了不起,上海人卻是有爭議的一群。我的北京LD也說:“上海人太精!”說著眉頭和鼻子皺成一團。我說:“那你們家先生呢?”她說:“更精!”哈哈。。。雖然女人說男人的話要反著聽,但在說說笑笑之中,我有了新的想法,開始了對上海和上海人的重新“好奇”。

我意識到自己少小離家,對家鄉的了解和認識膚淺有限。上海博大精深,地傑人靈,絕非僅限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表象那麽膚淺。上海小女人的嗲嗔矯情,市井上海人的“熱絡”誇張,上海窄弄堂的閑逸幽深,夜晚小馬路的曖昧柔腸。。。種種海派風情的精致講究和“十裏洋場”的噱頭花樣,都透著陳釀的內涵和細雕的魅力,我們需要誠心和智慧去耐心吸,才有可能品其真味。

2011年秋我回上海幾天。除了親友和老同學聚會外,我擠出時間去了幾條名人故居比較集中的馬路,作為“尋找老上海”的第一步。我喜歡親曆實地去“看”去“聽”,去“體驗”和“想象”那些人生活的環境情景,好像可以因而拉近時空和距離。這是我“尋根”的一步,也是再次認識新老上海的一個開始。一路下來,感慨當年也是臥虎藏龍風雲際會之地,上海不乏恢宏大氣。

魅力四射的上海,我回來啦。。。


萬裏路-萬言文-天下事)


下麵請看我的照片。信息多來自網絡,本人有編輯和改動。


虹橋路1430號。原宋子文公館。這是一幢建於上世紀30年代左右的假兩層英國鄉村式別墅,紅瓦白牆,局部貼有泰山麵磚,頂坡斜長,整個建築高低錯落,頗有英國鄉村建築原始質樸的田園風味。



虹橋路1440當年叫美華新村。其中5號別墅(現申康賓館8號樓)是陳納德將軍和他的夫人陳香梅女士的寓所。曾是虹橋路上最大的花園別墅區,曾被描繪為都市中“神秘的芳園”。19471221日,陳納德將軍與陳香梅的結婚典禮就在這座別墅裏舉行。


虹橋路1518號。原白崇禧的別墅。一幢造型別致的假三層磚木結構德國式花園住宅。但這次1518號在虹橋路上消失”了,該位置恰在馬路中間,成了巨大的街心花園。馬路兩頭號碼出現空斷。我來回走尋了兩次,終於沒有找到1518號。


虹橋路1704號。資料介紹是一幢三層花園別墅。當年任國民黨空軍軍事顧問的德國將軍住所。但我看到的隻有兩層。


虹橋路2260號。孔祥熙故居。建於1935年以後,為東西兩幢二層樓的西方現代派建築,是造型簡潔的獨立式花園洋房。四坡屋麵覆蓋紅色機製平瓦,有一雙坡老虎窗。精致的羅馬柱、雕花的陽台圍欄和雕花玻璃還是顯出了一絲西洋古典主義風格。


虹橋路2409號。當年的“伊甸園”,又名沙遜別墅。與高爾夫球場相鄰,和“羅別根”是姐妹花園,其實並非沙遜自用,而是沙遜和他的部下周末度假和夏日避暑之處,主要用於招待客人。上海解放前夕,陳毅率軍進入上海市區前,曾將這裏作為臨時指揮部。


虹橋路2310號。一幢經典的英國鄉村式別墅,曾名“羅別根花園”,因為近羅別根路(現哈密路)。建於19321934年間。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著名房地產商、英籍猶太人維克多·沙遜自用的花園別墅,是真正的沙遜花園。


虹橋路2381號。原沙遜別墅(2409號)相鄰的高爾夫總會,後改建為西郊公園,現為西郊動物園。


虹橋路2419號。原屬沙遜別墅。後曾為英商泰晤士報社所有。上世紀80年代原沙遜別墅擴充改建為一所園林別墅式現代賓館,因院內遍栽龍柏,故名龍柏飯店。


淮海中路1517號。盛宣懷故居。歐洲古典式風格,建於1900年。這是一百年來上海灘保存最好的大花園洋房之一,也是上海灘最富傳奇的豪門巨宅之一。盛宣懷原為李鴻章的得力幹將。國民政府安徽省主席陳調元、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都曾在此居住過。此房現在是日本國駐上海領事館。這座大花園洋房,高牆蔽日,電網密布,終年大門緊閉,充滿神秘色彩。


淮海中路1634號。何應欽故居。建於1930年。獨立式花園住宅。四坡頂的屋麵,紅色的平瓦,白色的粉牆,木結構的窗框。環建築的西南側有敞廊,方柱支撐,柱頭有簡化的古典線腳。室內南北兩部分有錯層,北部底層局部架空,較有特色。屋內裝飾很簡潔。擔任國民黨重慶行轅主任、行政院國防部長、行政院院長等要職的何應欽,抗戰勝利後,來上海時就居住在這幢樓裏。


淮海中路1897號。杜重遠故居。地中海文藝複興風格。建於1923年。杜是當年上海灘風雲人物、與國共兩黨都有親密關係的西安事變推手,著名的愛國革命活動家。最早的主人是洋人。1932年宋子文買下,送給杜重遠結婚居住。當年宋子文、蔣經國等政府高官,共產黨的要員密使,常往來其間,花園洋房的大門,還是上海灘大亨杜月笙派人把守。


淮海中路1810號。文藝複興時代風格的公寓別墅群建築。


南京西路1025號。靜安別墅。上海最大的新式裏弄住宅群,區域內除一幢建築屬於一般曆史建築外,其餘均為曆史優秀保護建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諸多名門望族和社會名流曾居住於此,蔡元培曾居住於靜安別墅52號,在此開始了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業。於右任曾寓居於靜安別墅,在此研究編輯《兩陋木筒匯編》、《標準草書》等著作。孔祥熙更是於1942年購得大部分靜安別墅產業,後委托美商中國營業公司經租。


南京西路1081號。梅龍鎮酒家。上海百年老字號餐飲業。無人不曉的上海餐飲業龍頭大哥。



南京西路722號。猶太人總會。典型的仿文藝複興式府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猶太人的國籍多為以其隸屬國家為國籍,但也有一部分猶太人屬“無國籍人”,這些無國籍的猶太人要在上海永租土地,便不得不借助於有國籍的英美法等外國掛號商,借用他們的名義,由該掛號商出給權柄單,作為他們取得財產權的憑證。上海猶太人總會便是出於這一原因借助於法商中國建業地產公司代為掛號的。


謝謝觀看,分享思鄉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