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提倡移風易俗,清明掃墓簡化很多。這兩年,中國西風日盛,同時回歸傳統之勢也不可阻擋。
前不久,身邊有兩位熟人四月回國。這在頭兩年並不常見。我懵懵懂懂地問“四月回國為何故?”答曰“清明掃墓”。
有關清明掃墓,我的大部分信息來自網絡。有浙江某村民眾抬著烤好的全豬,後麵跟著一村子人去往墓地的鄉間路上;有許世友將軍墓前堆有一人高的茅台酒瓶,我忍不住偷笑,咱中國老百姓真是有情有義,倒也不忘許將軍嗜酒如命這個嗜好;上海一個墓區停車場滿滿地全是私家車;居然有一個機長被堵在路上,航班不得已隻能延遲起飛。
我不反對清明掃墓。相反,我喜歡清明節遠過勝狂歡節辭此類節日。清明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節日,借以懷念已故親人。清明,聽起來就很有詩意,不像狂歡那般粗魯。
但我對當下清明掃墓的方式持反對態度。大肆鋪張,相互攀比,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導致交通完全癱瘓。我有時想不明白,溫溫儒雅的中國人哪去了?念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中國人哪去了?
據說不少地方要給墓地續費。墓地隻有20年的期限,過後要重新繳費,人們不禁感慨“活的起,死不起啊”。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墓地的管理是社會管理一部分,政府的職責所在。墓地購買後,定期繳納管理費是合情合理的事。畢竟,墓地需要專人管理。但是現在墓地滿20年再繳天價,是變相的搜刮百姓。
家家都有逝去的親人。中國人的傳統是入土為安。但是如果墓地變成了老百姓沉重的經濟負擔。拋棄墓地也可以成為一種選擇。
說到底,緬懷逝去的親人,最重要的是念想。我告訴爸爸,如果我們家接到通知,要重新續買墓地,我從小和爺爺奶奶長大,我一直自認為在爺爺奶奶的任何事上我都有發言權。我希望放棄墓地,把爺爺奶奶的骨灰盒接回家。我想把爺爺奶奶的骨灰合在一起,全家一起種顆樹,把他們的骨灰埋在樹下。再帶些骨灰回荷蘭,在專門的喪葬商店,請首飾專家把他們的骨灰密封在特質的項鏈掛件裏,項鏈掛件上刻上他們的名字。平時我會把這個項鏈收在首飾盒裏,清明冬至春節這些中國人傳統的節日裏,我會把這個項鏈帶上。
清明時節雨紛紛。此文祭給逝去的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