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薩蘇:采訪誌願軍老兵難忘一頁 朝鮮停戰之前的萬炮齊發 (ZT)

(2009-03-29 16:10:11) 下一個

  上次回京的時候,蒙朋友幫忙,得以采訪了原冀中九分區出身的劉居人將軍。他曾作為誌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參加指揮了金城反擊戰,此戰之後,雙方隨即簽署停戰協議,朝鮮戰爭至此結束。

  老將軍講的一段話讓我至今不知道該怎麽描述才能不失真,是朝鮮停戰之前的最後一戰。

  當時離停戰還有一個小時,美軍韓軍開始走出隱蔽部來大大咧咧的滿山跑,和平啊,多讓人熱愛的世界。就在這時候,劉老他們的炮兵開火了,蓄謀已久。照劉老說38、67、68各軍的炮兵在這一個小時打出去的炮彈比幾個月的都多。


  誌願軍炮兵猛烈開火

  劉老當時是師作戰科長,這場炮擊的直接策劃者之一,所以他最清楚戰果。

  那一頓炮打得酣暢淋漓,中國軍隊罕見的萬炮齊發阿,所有標定的目標一塊兒打阿。轎岩山前線的美韓軍陣地一片火海。猝不及防之下,把整條戰線上的美國人韓國人全都活活悶回坑道裏去,當然,也丟下不少來不及隱蔽的。在王樹增等作家的作品中,也提到過這次炮擊,從他們的描述看,美軍是有還擊的,但基本是亂打,似乎觀通係統和指揮係統已經混亂。所以,當時誌願軍官兵都是站在外麵看炮擊。

  美軍最後也沒有打出像樣的還擊,因為停戰時間到了,時間一到,中國方麵也立即停火。

  說這頓炮酣暢淋漓可能會引來很多爭議,好像我們不熱愛和平似的,在戰爭的最後時刻,那邊一下子就扔下了幾百條“炮灰”,再也沒法回家跟親人團聚了。

  但是,看了當時劉老的表情,我才理解這排炮背後的含義。

  這次排炮之前多少年,我們和人家簽了和約,都是小心翼翼地自己不犯錯誤,千萬不要讓人家抓住了把柄,不要“釁自我開”,不要“打第一槍”。總之,我們要不刺激對方,避免引來豺狼虎豹。我們直到今天總是強調自己的自衛,反擊,或許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慣性思維。

  可是無論你怎樣小心,日本兵在東北軍的刺刀上劃火柴張學良都不讓動手,人家照樣打你九一八。

  要說張學良天生懦弱那也不對,歸根到底,他那支東北軍確實爛泥扶不上牆,後來在熱河和古北口的崩潰就是最好的注腳。他沒有底氣跟人家打。

  但是朝鮮停戰之前的排炮打完,中國的形象就完全不一樣了。劉老說這段話的時候你可以看出他滿臉的挑釁和張揚。那才是一支百戰雄師的威嚴,那是告訴美國人──我就是打你了,怎麽著吧,你有種還手阿,不服,再打!

  和平協議我們是簽了,我們也願意和平,也覺得這個和平合理。但是,我得告訴你,並不是我們打不過你,怕了你才和你簽和約。現在我就打你了,給你個機會推翻這個協議跟我再打一場,你來吧!

  轎岩山已下,金城以南美韓軍兩道防線已經洞穿,縱深根本來不及建新的防線,這時候急著簽字的是他們。

  我不知道這是示威,前線將領的驕橫還是有計劃的心理戰,但效果是真出來了。

  就是一句話──我不怕跟你再打過。

  百年來,中國人從來沒有過的驕橫。

  這次美國人很大度地表現了自己的文明──你打我?OK,我不是不想打你,但是按照咱們的協議,到停戰時間了,所以我不還擊,因為我是講規矩的人,咱們和平吧……

  其實學曆史的都知道,美國人並不是那麽遵守規矩的模範,否則也就不會有美西戰爭了。

  這些年,接觸過不少現役軍人。他們對部隊的了解遠勝於我,其中的黑暗麵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但我以為,這份曾經驕傲,在中國曆史上是無法磨滅的,也是屬於所有穿這身軍裝的人們的。[完]


  附:

  當時采訪劉老,是和他一位老戰友劉線武劉老一起談這件事。劉線武將軍是當時的談判劃界代表,倆人都是冀中九分區出身,一個在前麵談,一個在後麵打,他們倆說起來兩方麵的情況都有了,堪稱珠聯璧合。

  劉線武將軍提到,他到美軍那邊去作越界處理談判的時候,就是剛停戰,對方雖然作了收拾,但過一座小橋的時候,橋邊草地上的血跡,腦漿,散發的腥氣至今難忘。

  劉居人將軍年齡大了,有時候記憶力不太好,還要老戰友補充,但說到最後的炮擊一段,一提那個時間,突然砰地在桌子上猛擊一掌,推案而起,八十多歲的老爺子眼神淩厲得跟刀一樣,感覺房間裏的空氣都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