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小雨的故事(2)

(2007-10-08 08:05:09) 下一個


第一次見到小雨,是在陸靜和劉彤搬過來幾周以後。這天天挺冷的,還下著雨,
SeanEcho停在門前,跟他一起下來個亞洲女孩,應該可以肯定地說,是個中國女孩。

 

剛來澳州的時候,跟著朋友四處瞎轉,路上看到三五成群的亞洲女孩,朋友就煞有介事地跟我介紹說,“別看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女生都長得差不多,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我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日本的女生一般身材短小,臉也長得比較小氣,喜歡穿緊身的衣服,喜歡穿短裙;韓國的女生妝通常畫得很精致,衣服穿得稍微寬鬆一些,通常留長發;中國的女生嘛,相比之下比較樸素,甚至有點土氣。”我不知道這位朋友說的話有幾分準確性,但後來我確實發現認識的來留學的中國女孩裏麵,很多人來了一年半載以後裝扮就顯得講究起來,管什麽日本風格韓國風格全都混在一塊看不出來了。

 

如果套用我那位朋友的標準來描述眼前這個女孩,那她一定是“剛從國內來澳州不久的”。淺灰色大翻領的毛衣,洗得有點發白的深色燈芯絨褲子,很舊的休閑布鞋,長發隨便紮成一束馬尾垂在腦後,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跟許多女孩出門提手提包不同,她一邊肩上挎的是一個碩大的軍綠色帆布背包。裏麵似乎沒有多少東西,癟癟地耷拉在她背上。再往她臉上看時,也無特別之處,隻是不施粉黛顯得很幹淨。用後來陸靜的話說,她“眼睛鼻子嘴巴全都不大不小不偏不倚,個子也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簡直是一個中國標準人”。小雨就會咧嘴一笑,“您是罵我那還是誇我那?”

 

過了不幾天,小雨就搬過來了。家當還真不少,給她幫忙搬家的也不少。整整來了三輛車,其中一輛還帶個trolly. 幫忙的是幾個Aussie, 男的忙著把trolly上的床、衣櫥等舊家具卸下來搬到屋裏,女的就連拖帶拽地搬那些紙箱子。小雨就忙碌地這頭跑跑那頭跑跑,連說帶比劃帶幫忙使勁地把東西陸續弄進了屋。看這個架勢,上次見麵時根據裝扮給她的原判“剛從國內來澳州不久”似乎不能成立了——積攢這麽些家夥什,又搬動這麽些當地朋友來幫忙,在當地帶的時間應該不短了。看來真是人不可貌相。

 

這三個女孩住到隔壁以後,我們就常常互相串串門,拉拉家常。偶爾多做了幾個菜或者包頓餃子,我就讓她們過來一起吃。自己以前也是留學生,那些沒有家人朋友、囊中羞澀甚至舍不得多花一分錢買吃的的日子,我是深知道的。漸漸地熟絡了,聊得投機,小雨就開始給我講她的故事。這孩子看似斯文沉靜,一旦打開了話匣子,也是個關不住的。“我來了澳洲以後就沒回去過,都快三年了。平日裏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的,快憋死啦。”

 

“我看你朋友挺多的啊?還有housemates.”我問道。

 

“朋友不少,有什麽事大家也都相互幫忙,但是能真正把話說到心裏去的朋友就沒幾個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每次在Chinatown看到中國留學生成群結夥地逛街唱K下館子,呼朋喚友的,我就覺得很納悶,好像隻有我是一個人……大概是我腦子裏奇怪的想法太多沒法跟別人溝通,要不就是我不會跟人相處……”小雨說著就歪著腦袋思考起來,跟自己較上勁了。

 

一天,我告訴小雨說自己要學別人碼字,她就興奮地說,“莉安姐,你也把我的故事寫一寫吧,寫完送給我,等我老了就拿出來看看。”

 

我說,“你為什麽不試著自己寫寫呢,你不是在國內念過中文係的嗎?”

 

小雨把她的馬尾扯到胸前用手指絞啊絞——她不好意思的時候就會這樣,“我覺得自己寫得不好。以前也試過要寫,可是還沒等開好頭我自己先不耐煩了,想的是一個樣子,寫出來麵貌全非,frustrating! 也就不了了之,隻好安慰自己說我這是文學鑒賞能力太高,遠遠超過創作水平,哈!”

 

於是我就開始寫小雨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