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救人始終是重中之重

(2008-05-15 09:00:51) 下一個
2008年05月15日 21:15: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 題:救人始終是重中之重——中國軍民全力以赴救援地震被困民眾

新華社記者齊湘輝 陳君 劉謹

15日10時40分,當四川省汶川縣映秀小學四年級學生張春梅被施救人員抱出廢墟後,現場的人們長出了一口氣。之前,11歲的張春梅已經在廢墟中被困了68個小時。

“廢墟下哪怕還有一個人,我們都要搶救到底”。在地震災區現場,溫家寶總理的聲音雖因連日的勞累而有些沙啞,但是卻堅定有力、擲地有聲。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強烈地震,直接受災人數達1000多萬。截至15日16時,地震已造成四川省19509人死亡,全省遇難人數估計在5萬人以上。這是唐山大地震後32年來中國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波及範圍之廣,救援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生命重於一切。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嚴重自然災難,搶救災民的生命始終是上至黨和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共同關注的焦點。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災難發生的當天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想盡一切辦法”救助災區群眾。5月14日,他再次提出,要把搶救被困群眾放在第一位,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一切努力施救。

汶川發生地震以來一直奔波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溫家寶總理,腳步已遍及都江堰、綿陽、德陽、北川、汶川等重災區。在廢墟上,在前往災區的列車上,溫家寶總理反複強調的是,救人是當前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

12日14時28分,當地動山搖的災害發生後,一場規模罕見的生命大營救行動在中國大地上緊急展開:

當日15時許,當地駐軍和武警部隊就地開展救援,成為第一批出現在救災現場的部隊。在重慶梁平、四川成都等災情較輕的地方,駐軍部隊也在10分鍾之內出動,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擔任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地震發生的2個多小時後,就飛往地震災區現場指揮;當天午夜,已有近2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到達災區。

雖然瓢潑大雨、公路垮塌、橋梁斷裂、山體移位、泥石流以及不斷的餘震,使重災區汶川縣城在強震中成為“孤城”,交通、通訊、電力全部斷絕,但是,“時間就是生命”,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以及專業搜救人員、醫護人員從各個可能進入的地方——或者空中,或者水上,或者徒步強行軍,緊急穿越搶救生命之路。

在地震發生後的33小時左右,即13日23時左右,200名武警官兵終於進入汶川展開救援行動;截至15日,救援人員全部到達了四川省58個受災較重的鄉鎮,這標誌著生命大營救全麵深入展開。

生命探測儀、搜救犬、定位儀——救援人員帶來了最先進的設備和工具。但大量建築的倒塌,巨大的牆體和水泥板把幸存者層層疊疊地壓在下麵,加上不斷的餘震和降雨,加劇了救援難度。

救援人員頂著雨,冒著餘震,爭分奪秒,日以繼夜地在廢墟中探尋生命跡象。在救援現場,人們說得最多的,隻有一個字--“快!”

對於每一個生命,救援人員都小心翼翼地進行搶救。為了避免救援中對傷者造成新的傷害,救援人員甚至徒手挖起一片片瓦礫,扒開一塊塊磚頭。所有救援人員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隻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開展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援。

在地震重災區北川縣的北川中學廢墟上,救援人員循著廢墟中學生微弱的呼救聲,陸續救出了數百名學生;

在綿竹市包括兩所幼兒園在內的七所學校裏,救援人員已經搜救出1600餘人,其中救活300餘人;

在青川縣木魚中學,到14日中午11時,有84人被救生還;

重災區北川至14日15時,至少有600名被埋群眾成功獲救……

目前,在災區各個點位,已經有超過10萬救援人員在一線搜救生存者。

當一些生命從廢墟中搶救出來後,對生命的營救和救治在醫護人員手中接力。目前,在地震災區,有來自各地的近5000名醫務人員實施醫療救援。截至15日10時,全國衛生係統派出的應急醫療隊出動急救車6107次,傷員急需的血漿,也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據了解,至15日上午,搜救人員已從災區搶救出傷員6萬多人,並全部得到及時救治和妥善安置。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