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麵對生命的呼喚——直擊子弟兵馳援四川災區抗震救災 (ZT)

(2008-05-14 10:53:54) 下一個

2008年05月14日 23:57: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讓“5·12”成為一個觸目心痛的日子,使“汶川”成為一個令人揪心的地名。

天崩地裂中,人民子弟兵迎難而上。

地震發生後不到半小時,總參謀部就啟動應急預案,要求成都軍區、空軍和武警部隊,迅速組織災區駐軍全力投入抗震救災。與此同時,總參謀部開始在全軍範圍內緊急調集兵力支援災區。

總政治部立即派出精幹工作組到一線了解情況,發出抗震救災工作中的政治工作指示,要求各部隊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突擊隊作用。

總後勤部火速調集了價值3000萬元的帳篷、食品、藥品等大批救災物資,組織起60支醫療隊開赴災區。

總裝備部為救災部隊配備的各種救災器材,也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人命關天,兵貴神速。麵對這場嚴重的地震災害,人民子弟兵緊急出動,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

一架架軍用運輸機星夜起航,一輛輛軍車晝夜兼程,一支支精銳之師走上抗震救災戰場……截至14日19時,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已經投入兵力近10萬人,出動軍用運輸機22架,軍用直升機18架,征集民航客機12架,空投物資12.5噸。

暴雨傾盆,餘震頻發,擋不住人民子弟兵向災區挺進的步伐。徒步、空運、鐵路運輸、摩托化開進……成都軍區、空軍、武警部隊和濟南軍區、北京軍區、海軍、蘭州軍區的救災部隊以及廣州軍區、南京軍區、沈陽軍區醫療隊聞令而動。麵對從地震災區傳來的生命呼喚,人民子弟兵又一次展開了大規模的跨區機動。

已是淩晨1時,位於北京西郊的軍隊處置突發事件應急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十幾部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打印機、傳真機不停地吞吐著紙張。通報災情,下達指示,調兵遣將……有關災情的一條條信息源源不斷地匯集到這裏,又從這裏傳送到抗災一線的部隊。

許多參謀人員已經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他們之中,有人家鄉就在災區,卻至今也沒能和家人取得聯係。

“救災部隊可根據任務和災情需要,就近卸載物資和人員,離災區越近越好,迅速投入救援。”

“各部隊掌握的災情和救援進展情況,可以直接向總參謀部報告。”

“改鐵路輸送為空運,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災區。”

……

時間就是生命!川西,在這片紅軍長征曾經走過的山地上,夜黑中徒步開進,再次成為部隊唯一的選擇。山高路險,為了早一秒到達災區,部隊指揮員多次使用了“不惜一切代價”“不要講困難,我隻要結果”這樣有著濃厚硝煙味道的措辭。

快,快,快!參加抗震救災的部隊發揚我軍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戰鬥作風,像戰爭年代“兩條腿跑過敵人汽車輪子”那樣,搶時間、爭速度,全力挺進災區。

——12日深夜,因降雨和塌方,各路救援部隊棄車徒步開進,某高炮團一支20人的偵察分隊率先進入汶川境內。

——13日11時40分,成都軍區醫療分隊和某集團軍1300餘名官兵陸續到達汶川映秀鎮,冒雨展開營救。

——13日22時30分,武警某部600餘名官兵冒雨徒步行進至距汶川9公裏地帶。

——13日23時15分,200名武警官兵抵達汶川縣城。作為首支到達這裏的救援隊伍,官兵們顧不上休息就迅即展開了救援行動。

中國航空史上單日空運兵力的最高紀錄,也在這場戰役中改寫。

從13日8時起,總參謀部組織出動軍用運輸機22架,調用民用客機12架,在惡劣天候條件下不間斷飛行79架次。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5000名官兵,空軍空降兵部隊6420名官兵及裝備,被成功空運到成都附近4個機場。這一天,成為了解放軍軍史和我國航空史上單日出動飛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輸送行動。

整整一天,成都、綿陽機場上空始終有飛機在盤旋等待降落,油料補給和空管保障等部門都在馬不停蹄地運轉著。

一支支開赴災區的部隊,傳回了同樣的信息——“災區缺水、缺糧、缺藥品!”

災情就是命令。空軍、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各部隊想方設法向災區投送物資和人員。天色甫一放晴,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的6架直升機就騰空而起,向著震中災區進發。僅14日一天,他們就起飛30餘架次,向汶川縣城、汶川縣映秀鎮和茂縣、理縣等已瀕臨絕境的重災區空投了12.8噸的救命物資。

各部隊醫療分隊也緊急動員起來。濟南、廣州軍區聯勤部和武漢後方基地,解放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及各地野戰醫院,緊急抽組了數十個手術隊、醫療隊、防疫隊,帶齊醫療裝備和藥品,想盡辦法趕赴災區,投入一線救治工作。

10架運輸機從北京、上海和西安機場向四川多次往返,空運50支軍隊醫療隊共計1500名醫療人員。截至14日下午,全軍已派出70支醫療分隊趕赴災區。

在解放軍總醫院派出的6個專家醫療指導組中,著名骨科專家唐佩福、普外科專家陳凜、口腔專家步榮發、泌尿外科專家高江平……這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專家,主動站到了出征的隊列裏。

應衛生部請求,總後勤部還從戰略儲備中調撥2萬袋代血漿,空運至災區救急;同時,從北京、天津、遼寧、河北、河南、陝西等地戰略儲備中,向成都軍區後方倉庫緊急預置價值2815萬元的食品、帳篷、發電機、藥品等後勤物資。18架直升機分28架次,向綿陽、綿竹、彭州地震災區空投12.5噸救災物資……

14日13時30分來自總參謀部最新消息,緊急增派四川地震災區的30000名官兵已集結完畢,可隨時出發。搜救犬和國際先進的搜索、破拆、救生器材……子弟兵帶來了能加快救援進度的一切配備……

更多的生命希望,正在子弟兵的奔忙中悄然萌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