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是當代人嗟歎的常用語,此代人總是對前代人具有的、現在已經遺失的某些美好品質百般懷念,類似的還有貴族精神、俠義精神、君子精神甚至雷鋒精神、共產主義精神,它們都越來越少,因此才日顯珍貴。
最近有個時髦的話題,叫中國富人如何能夠成為紳士?還有本書,叫《像紳士一樣生活》,據說,是一個英國人專門寫給當今中國的中產階層的,講真正的中國紳士應該如何如何......
說實在的,如果紳士僅僅解釋為風度或者禮儀,那倒還好說,參加個宴會什麽的也偶爾能遇到個把當代紳士,但如果把紳士當作一種人,或者一種品質,我對在此代中國人中產生紳士的可能性不抱奢望。
什麽是紳士此處略過不提,也提不清楚--如果您認為紳士這玩意對中國人沒用更不用提(請略過此文),且先假定命題,按筆者臆想說說咱們不具備的幾個個必要條件吧。
首先是家世,說家世或許太長,也可以稱為家教。俗話說,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時間,貴族雖說比紳士更為珍惜一點,但至少都得講“培養”倆字兒,紳士作為一種氣質或者教養,從哪裏來?愚以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很難自學出來,那是培養出來的。而且,這種對今天中國人來說堪稱奢侈的氣質,還相當嬌貴,須有相當的環境才能培養成功。穩定是一個關鍵,穩定的家庭,穩定的時代,穩定的家鄉環境都很重要,比如上世紀初期的著名紳士、也是鳥類收藏家英國的羅特希爾德男爵二世,一生都是在白金漢郡特林鎮他們家廂房的育兒室裏度過。使用的家具也都是從小就一直使用--包括他睡的床也是他小時候睡的幼兒床......紳士一定是傳統的。
這個例子或許有點極端,但與中國現狀及曆史卻形成明顯的對照--中國最缺的就是傳統。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人流離失所,上下動蕩,經常是連一張安靜的書桌都容不下,更何況教養紳士的育兒室?一百多年以來,中國基層社會土壤早被幾次大革命掃蕩一空,而新社會卻仍在變化當中,誰有功夫教養紳士?在國外,你會經常遇到孫子在經營爺爺傳下來的咖啡店。而在中國的城市裏,估計已經很難找到幾十年穩定不變的家族了,在鄉村裏,這類社會形態也在瓦解。無恒產則無恒心,自己的事兒都拿不準,誰還有心思教養紳士?
除了與出身相關的家世,還有後天的教育。近幾十年中國人所受到的教化中,最最匱乏的就是人文教育, 中國人最匱乏的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縱觀中國的各種富人,不外是暴發戶、草莽英雄、學商、紅頂商人、海歸等幾種,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相信鬥爭理論與強者通吃的叢林法則,推崇彪悍的人生(當然現在還是有些變化了),卻匱乏紳士們所應具有的、人文精神指導下的悲天憫人之情、公眾道德意識、公共服務觀念。
有人講國外的紳士與中國的君子有其共通之處,其實,紳士這詞在中國也是古已有之,所謂士紳吧。以前中國農村介於王權與農民之間那一層,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下,他們是中國傳統中最具公共道德意識、公共服務觀念的一群人,可惜這群人早隨著社會的變革被曆史蕩除的一幹二淨。古代有句話叫“為富不仁”,反麵理解,就是“為富當仁”,“仁”這個概念算是儒家哲學的核心之一了,什麽紳士要講的人文精神、公共道德意識、公共服務觀念都在“仁”字覆蓋之下,現在的富人有幾個受過“仁”的教育,體會“仁”的精神?這裏倒不是替孔家店做廣告,實際的意思是想說,單純靠這個時代的、功利主義特色那麽強烈教育,不但中國人培養不出紳士,美國人也不行,小布什算是時代豪門了,那種教育之下,誰會說他是個紳士?
再一個是紳士的心態。我以為,隻有自信、自足的一代人才會盛產紳士。紳士們在穩定、平和的環境下成長,對外來有肯定的預期,對自己有十足的安全感,這個時候,才能神定氣閑地發揮紳士風度、釋放紳士氣質,甚而悲天憫人,服務公眾。而中國人最缺的就是安全感,我們這代乃至下幾代人都將是充滿危機感、不安全感、不滿足感、焦慮感、對未來不敢確定的一群,這不單是對一般群眾講如此,對富人也一樣。中國的變化太快了、中國人的沉浮太速了,有道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扶梨黑手翻持笏,吃肉朱唇卻吃齏。先別說什麽社保養老之類奢侈問題,就是在保證人的生存權、財產權等切身利益方麵,近100年的中國從事實來說也做得太差,從製度來說漏洞百出,富人們都未必有十足的安全感,摟錢都來不及,何談做什麽紳士。
還有對財富以及權力的認識。以前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中國富人為什麽不愛慈善,我的看法是,除了中國富人們自身缺乏安全感,還沒顧到慈善之外,富人們對金錢及權力的認識也與現代主流社會不同。在一個成熟的社會,或許金錢是萬能的,但肯定不是全能的,人們都能認識到金錢以及權力的邊界,所以比爾蓋茨在賺足了錢以後會想到捐出去--他知道錢就那麽大用處,再多也有其邊界。但在中國,金錢以及權力的邊界卻遠未理清,金錢的用處太大了,多一分金錢就多一分權力,怎麽能輕易捐出去?這一點,俄羅斯的寡頭們的想法跟中國富人非常相似--他們也不愛捐錢。也就是說,紳士們不但有家世、教養以及財富的基礎,而且,要對財富與權力有清醒的認識。紳士們不但知道自己要做什麽,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這種人,沒有長期而肥沃的憲政法製民主精神土壤,也培養不出來。
說到這裏,我想您也看明白了,如果把紳士當作一群貼著禮儀、風度標簽的新富人士,中國幾個高校完全可以開高價班培訓幾批出來,而如果要尋找那些具備真正教養與精神的紳士,在當下的中國,可說難之又難。按我的預測,這種人要在中國國家安定團結政治現代文明經濟繁榮昌盛文化複興開放一百年之後方有可能量產。
話又說回來,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是當代人嗟歎的常用語,此代人總是對前代人具有的、現在已經遺失的某些美好品質百般懷念,類似的還有貴族精神、俠義精神、君子精神甚至雷鋒精神、共產主義精神,它們都越來越少,因此才日顯珍貴。然而,從適者生存的角度講,它們是被新時代所淘汰?還是內核依舊隻換了衣裝在人類社會繼續傳承?如果是前者,紳士的消失則是世事發展的必然,全世界皆如此,不獨為中國之憾;如果是後者,隻要那群人在,即使不叫紳士又如何?
人文教育,文藝複興。紳士的產生和社會環境大有關係。
紳士裝是裝不出來的,也速成不了。我們現在的社會如此急功盡利,這樣的社會環境就是三代也培養不出紳士來。
祝福你和家人在新年裏稱心如意,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