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尿片
中國的孩子,小時穿傳統的土褲子、然後是開襠褲。土褲子是一種供新生兒穿的特製內褲,呈三角狀。將上等的砂土經篩細、烤幹後放入褲裏給新生兒穿上。砂土的吸水性很強,尿了一般沒什麽問題。過一段時間需換一個,砂土也粘不到屁股上。等到孩子學會了翻身,這個辦法就不行了。墊尿布是一個辦法。再大了則是開襠褲。穿了開襠褲,便於隨地大小便。對小孩子來說,其方便不言自明。這便是一種廁所之前的過渡方式。再大點就該真的去廁所了。
用吸水劑的現代尿布則是件新事,得益於一種叫聚丙烯酸鈉的高分子化學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吸收本身重量幾十倍的水,所以也是農用的抗旱保水材料。更好的磺酸鈉類聚合物材料甚至可吸收本身重量幾百倍的水。但問題是這種尿布一次性應用,綜合價格不便宜,又造成過多的垃圾。
人老了,常常返老還童。有些老人身體不好,控製不了大小便,也要用孩子用的尿不濕。隻不過尿片很大,價格不菲。所以,研究老年用尿片的再利用,減少垃圾,降低成本,也是科研課題之一。
學習如廁
上學、就業、結婚、生育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但是,在這之前,卻要訓練上廁所,這也不是件小事。
我對自己怎樣學會上廁所已全無記憶了。訓練自己的孩子上廁所,卻下了一番難忘的功夫。開始要不斷地跟孩子念叨:大了,要象大人一樣去廁所了,不能再在尿布裏拉尿了。念叨得孩子煩了,直說 OK。然後他自己也學會念叨,說是自己大了、不用尿布了、可以去廁所了,頗有自豪感。先用的是一個兒童用的小馬桶,用完需要清洗。孩子逐漸學會用這個小馬桶,但尿到褲子裏也是難免的。一旦用上了,又有另一個問題。這就是到別處去時,孩子鬧著要用他自己的專用馬桶。到哪裏都要搬著自己的專用廁所不是件易事。後來便要訓練孩子用大馬桶,還要學自己擦屁股。這裏麵學問都不小。
後來去了中國,遇到蹲式的馬桶,小孩子卻又不會用了。於是又要重新開始,從政治思想教育入手,給孩子進行憶苦思甜的教育:爸爸小時候,連這樣的廁所也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