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與“戒色”
浪漫的海
近日,《色戒》在國內眾多媒體熱捧下火爆上映了。影片以抗戰時期為背景,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故事原型為抗戰時期鄭蘋如刺殺大漢奸丁默村,鄭蘋如的結局慘烈而壯美,當年她舍身愛國的悲壯情懷給人以不滅的啟示。
電影《色戒》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麽呢?影片基本隱去了丁默村出賣民族利益、屠殺抗日誌士的凶殘與血汙,使以深沉而神秘、挑逗與誘惑、酒吧與密所、麻將與戒指等電影符號,把大漢奸對美女的肉體渴望、瘋狂的性暴力侮辱和強烈的肉欲發泄,以消除其賣國求榮、瘋狂屠殺愛國誌士帶來的恐懼行為粉飾為所謂的愛情;而把有誌於抗日的中國女性塑造成甘受漢奸性暴虐、願以肉體交易獲得心理寵幸、視鑽戒利誘為愛情、見權貴而淫蕩的糊塗蟲;甚至把有誌於抗日的中國男人描繪成缺乏鬥誌沉淪無威、屈服於環境壓力欲愛無能、施性無力的滑稽小醜和在漢奸麵前卑躬屈膝的可憐懦夫。整個影片肉體橫陳的場景和赤裸裸的色情肉欲徹底顛覆了中國人不敢麵對的性規色律,在迷色中潛移默化接受賣國求榮大漢奸的愛情傳奇。尤其是影片結尾,視愛情至上的女主人公放走並保護了漢奸的性命,反而被她愛的死去活來的人,斃命在蕭瑟荒野,讓觀眾心靈震撼,這種震撼是強奸後的顫抖。
對於把中國人描繪成不義無勇、無恥投降的色戒,西方世界給與了最高的評價和不吝的讚美,《色戒》為此勇奪威尼斯金獅獎。這樣一部得到上影投資、文化部審批通過公映,讓全國人民在銀幕上觀看七十年前為國捐軀的烈士,身後在大漢奸的身下婉轉求歡,鄭蘋如烈士地下有知,死不瞑目!
無庸諱言,影片製作很精美,冷色畫麵和強暗弱明的用光豐富了電影藝術內涵。特別是演員表演非常出彩,尤其是湯唯的演技準確到位無可挑剔,假如沒有湯唯富有個性而深情演繹電影將會失色不少。
《色戒》成就了默默不名的湯唯,卻失落了中國有良知人的心。
關於《色戒》的曆史檔案:
1、《色戒》小說作者張愛玲是在馬關條約上簽字割讓台灣的大賣國賊李鴻章的外孫女。
2、張愛玲在抗日期間嫁給了汪精衛政權的大漢奸胡蘭成。胡蘭成1937年3月受汪精衛邀請任上海《中華日報》總主筆,1939年12月正式前往南京任汪偽政權宣傳部次長、偽行政院法製局長,抗戰勝利後經香港逃亡日本,1981年7月25日在東京病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鐵杆漢奸。
3、《色戒》中女主角的原型是國民黨元老鄭英伯之女鄭蘋如,上海淪陷後加入中統進行抗日工作,她有一顆激進愛國的心,日本首相的兒子近衛文隆被她深深吸引,她打算綁架此人,以圖結束中日戰爭。在上級安排下她刺殺大漢奸丁默村。丁默村與汪精衛合流,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抗日誌土。日本記者稱之為“嬰兒見之都不敢出聲的恐怖主義者”,國人則稱為“丁屠夫”。鄭刺丁未成事泄被捕,最後英勇就義。鄭蘋如之父鄭英伯因不願以出任偽職而保釋女兒,一病不起,於1941年初抱恨而終。鄭蘋如的哥哥鄭海澄在1944年的一次對日空戰中犧牲。可謂一門忠烈,兩代英魂。
4、抗戰勝利後丁默村被公審槍決,罪名之一就是殺害鄭蘋如烈士。最絕的是,張愛玲靠著胡蘭成對此事介紹和各種街頭小報渲染,在小說中讓事實中不存在的抗日烈士愛上了大漢奸,讓抗日烈士在肉體上被強奸的同時,精神上也被強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