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發燒和處理(SINA3 篇)
(2008-04-18 13:48:17)
下一個
怎樣判斷小孩是否發燒
發燒(醫學上稱發熱)是5歲以下小孩最常見的症狀,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扁桃體炎和肺炎)是引起發燒的主要原因。
正常小兒體溫在36℃—37℃之間,若測量腋溫大於37.5℃,肛溫大於38.2℃就應確認是發燒了。
在家中若無體溫表或一時找不到體溫表時,可根據下列征象判斷孩子正在發燒:
1、當母親給寶寶喂奶時,感到乳兒口唇發燙;
2、孩子臉紅耳赤,前額發燙,軀幹皮膚溫度增高,但肢體手腳發涼;
3、孩子不如平時活潑,身體倦懶,精神較差,食欲下降;
4、有的孩子先出現寒戰,怕冷或皮膚起“雞皮疙瘩”,然後出現高熱;
5、安靜時出氣不贏,呼吸頻率每分鍾大於35次;脈博加快,每分鍾大於110次。
寶寶發燒3階段處理
為什麽會發燒
嬰幼兒容易發燒?
大多數人都以為嬰幼兒抵抗力弱容易發燒,實際上應該是說,嬰幼兒容易感染病毒。人體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身體會自動產生抗體與白血球,拉高定溫點,以抵抗細菌病毒,因此體溫會攀升。至於為什麽成人較不容易發燒?原因就在於,許多病毒在小時候都感染過了,當碰到同樣的病毒侵襲時,成人較不敏感,但嬰幼兒多為第一次碰到病毒感染,所以容易因受到感染而發燒。
寶寶發燒了嗎?
寶寶到底有沒有發燒,粗略來說,使用耳溫槍測量後的體溫,高於攝氏37.5度時,就表示寶寶身體不適了,此時家長們必須注意寶寶是否有什麽症狀;若體溫到達38度以上,就表示寶寶真的發燒了。
發燒不必立即退燒
該不該立即幫寶寶退燒?醫學上建議不需要,寶寶發燒,代表身體正在抵抗病毒,身體會自然調節溫度,所以不用退燒。發燒常常是疾病的征兆,家長們盲目地讓寶寶服用退燒藥,容易影響醫生對於寶寶發燒原因診斷的正確性。而當家長帶寶寶就診時,切忌把重點放在寶寶燒到幾度,而是要了解可能會燒多久。當寶寶發燒時,找出發燒原因,遠比急著幫寶寶退燒重要。
雖然說寶寶發燒時不用馬上退燒,但並不代表家長就可以坐視不管寶寶發燒的原因,許多家長以為寶寶燒退就沒事了,實際上,有些疾病在燒退後沒有接受完整的治療,反而容易使原先的疾病再次複發,或是導致並發症的出現。以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與肺炎來說,都很容易發生反覆發燒的情況。因此當寶寶退燒後又再度發燒,家長們就要深入了解發生的原因,以免延誤疾病的治療!
是症狀非疾病
發燒是一種症狀、現象,表示寶寶身體不舒服時所發出的警訊,但絕非疾病。家長們常誤以為福寶發燒就是生重病,為此焦急如焚,其實寶寶大多是因為受到感染而發燒,家長們要去了解寶寶發燒的原因,而非著重在“發燒”本身,發燒並不會對人體有什麽破壞,家長們不要一發現寶寶發燒,就擔心過頭了!
寶寶發燒全攻略
發燒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因此應適時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退燒。
若體溫不穩定,則表示疾病尚未痊愈,疾病痊愈,發燒即退。
發燒是兒童最常見的症狀,最易引起父母親的擔心。
定義:體溫高於下列溫度,則稱為發燒。
肛溫:38℃
口溫:37.8℃(耳溫與口溫相同)
腋溫:37.5℃
背溫:37.5℃
合並的症狀:小兒發燒除了體溫上升外,可能會有如下症狀:
食欲不佳
嗜睡
哭鬧不休
活動力減退
昏睡、昏迷
抽筋、頭部僵硬
發紫、呼吸困難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先甩動溫度計,使水銀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
腋溫:將溫度計放置於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揮動,測量四~五分鍾。
口溫:兒童勿用此法以防溫度計咬斷。
肛溫:新生兒時期較建議采用此法。
背溫:將溫度計置於背上並平躺測量4~5分鍾。
發燒應如何處理:
減少穿衣蓋被。
多喝開水。
睡冰枕。
溫水拭浴。
保持空氣流通,維持室溫26~28℃。
勿自行服成藥。
隨時監測兒童體溫變化。
發燒若伴有下列情況則應立刻送醫。
發燒超過38.5℃。
活動力差
虛弱
呼吸困難
無法進食、劇烈嘔吐
抽筋、頭部僵硬
身上出現紫斑
二個月以下之幼兒
兒童本身患有嚴重疾病 連續發燒二天以上
結論: 父母在兒童發燒時,千萬不要過份緊張耽心,除了就醫外,盡量維持幼兒的舒適,隻要平時具備基本的發燒處理知識,一定可以幫助兒童回複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