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老哥XD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1) 夏末立秋,一路體驗中國動車組!         

(2009-10-15 08:59:08) 下一個

    
  夏末立秋,趕在建國60年前夕,為了體驗中國動車組,我提前兩天買了動車票。

  馬路邊兒一家二星賓館前廳裏有個售票點,牆上鑲嵌著鐵老大的鐵路徽,一問才知是鐵路局開設的。1級專座售罄,隻剩下2級不多。售票大嫂問我有2人座和3人座的,您可以自選,要哪邊的就給您哪邊的。我感慨當年的鐵老大能將服務姿態革新得如此溫良恭儉讓,真乃今非昔比。謝過票嫂的敬業精神,我說我要2人座位靠窗,以圖人少安靜,方便寫點東東。票嫂滿口答應,電腦鍵盤一通敲打,打出了56號座票。結算時多算5塊錢,說這是站外售票點之正規合理手續費,為上級所規定。我誇讚了一句此乃巧取不“豪”奪的規定,凸顯中國鐵路官方之特色,同時也不妄自菲薄地記起其他各國各種巧取不豪奪的非官方套路,譬如體現在出租車,酒店和餐館兒行業上的直取小費等風俗。

  鬆遼重鎮,沒有一個火車站的站前站內環境不讓人覺得不爽,尤數哈爾濱之為甚,甚至恐怖。然說到恐怖,且無法與當年哈爾濱機場管理部門搞的那種白色恐怖相提並論。90年代中期,當北京上海機場入境檢疫處專門針對手持中國護照的歸國乘客的“臨門一針”壽終正寢多年後,文明走進了21世紀,哈爾濱機場卻為開拓內部員工獎金之源,重開搶掠之實,倒行逆施起“臨門一針”來。此舉即遭海外報刊鋪天蓋地的唾棄,許多國家的中使館和中領館的參讚領事們回國述職時也把意見帶回到外交部。外交部設在北京,外交人員家眷回國也多從北京機場入境,因此向北京機場反映有自動力,而向哈爾濱機場傳話則他動力不足。90年代前半期,我曾兩次遭受過北京機場臨門一針的折磨,故欲痛絕之,便於那年11月也打抱不平地寫了封信,從國外寄給哈爾濱市長辦公室,提醒市長若任由其機場管理當局將國人對外自卑對內自虐之三朝遺風繼續發揚下去的話,哈爾濱在海外必將聲名狼藉,哈爾濱機場將成為海外國人避之不及之瘟神空港。結果,哈爾濱市長收到海外來信隨後趕赴機場,嚴肅批評了該機場領導。殊不知哈爾濱機場原屬二皮臉,收斂不日,在市長人事更迭後,於2002到2007年又伺機作奸犯科,留下多次“臨門一針”的劣跡,這在報上網上已備足案底。

  

  東方紅,太陽出,中國有了動車組,如今可以永遠對哈爾濱胡子機場敬而遠之了。在綠燈時沿斑馬線橫穿馬路進入站前廣場時,比穿越敵人前沿陣地封鎖線還要舉步維艱,直行的車輛倒是停了下來,左右亂轉車輛的司機們卻像長著蝙蝠的盲眼看不見人似的橫衝直撞,無間斷地鳴喇叭。站前廣場上展示出來迎國慶的風貌是滿地汙水,果皮瓜子,煙蒂和廢棄物……再等進入車站大樓正門入口時,簡直被眼前人為造成的擁擠不堪的亂象給雷住:靠近狹窄入口處設了兩個行李掃描機和兩個安檢門,掃描機前鼓蛹著兩堆馬蜂窩狀的肉體們,那便是拎著大包小包的乘客在你推我搡,如拚命三郎一般爭先恐後,要將自己的行李先於別人哪怕1秒鍾放上傳送帶,尤其是看著一幅農村大娘模樣的,四腳八叉掄開架勢最為驍勇。從掃描機另一側爭搶到自己行李的乘客們再接著迅速地往旁邊的安檢門那裏鼓蛹。我就在這洶湧澎湃的民眾洪流之中,心驚肉跳地被卷入安檢門。

  斜拉式電梯管上不管下,拎著旅行箱上錯電梯的乘客再想下來,則叫苦連天。好不容易來到了候車室,門口有個車站職員在查身份證件,一邊查一邊嚷嚷:如今的人怎麽都在玩兒護照啊。檢票進站台需要拎著行李箱從高高的台階走下,台階足有50級,我很不解為何咱們國內跨越站台的天橋一定要建得那麽高,高過列車高度的兩三倍呢?列車車頂上方又不坐乘客,高出列車1點5倍,50級台階不就減少成25級了麽,既節省建築成本,又方便老弱病殘孕少走25級台階。我問站在站台上的列車員為何不設電梯,列車員說為了安全起見,即便有電梯的地方,也隻上不下,還說所有的車站都是這個規定。我聽了汗顏,真是什麽大話都敢說哪。

  
  動車組停靠的站台經過翻修,加高,貼麵,寬而潔淨。站台上允許隨處抽煙,但未設煙灰缸。進入車廂找到56號座位,一看,不是2人座位,還是3人座位。這也不好怪售票點票嫂專業知識不精,國內鐵路客運列車座號編號方式一直采用連番,內燃機車廂從1編到118,動車組從1編到N,從座號上看不出左側還是右側,窗側還是過道。思考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決定了人性化服務能夠達到的水準,不同國家做法亦不盡相同。如果采用數字表示座排,字母表示位列,所謂“國際慣例”,一目了然乎?此二維坐標表示法,國內航空界采用了,一些影院劇場體育館采用了,鐵老大卻未采用,擔心農村大娘不識字母麽?別說如今,即便在大躍進以前,農村大娘亦非愚氓哦,農村大娘打起撲克牌敲起三尖兒時JQKA耍得不比鐵道部長差呢。

  鐵道部長要是看到這篇雞蛋裏挑骨頭的文章,就麻煩您把我乘坐的那個56號座位改成10A吧,順便再把報站時“列車運行前方車站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北京站”的套話兒也給簡化則個,隻言語一聲“下一站是終點北京站”行不行?因為方才提到農村大娘也不是愚氓,就連坐在車上貴賓包廂裏的部長家裏那傻兒子,亦知下一站指的是本次列車運行的前方,而不是其他車次的列車運行的後方,其他車次的終點站也輪不著本次列車的播音員來報啊,列車運行後方的車站再多,報了就能有什麽意義麽?

  1950年毛澤東出訪蘇聯時,從北京站乘專列經河北東北到滿洲裏出境,一路上每過一處與鐵路交叉的道口和橋洞,都有當地派出的民兵,農協,婦救會員等徹夜把守。過去看到這條報道時,我曾驚歎那要動用多少千軍萬馬,而今是凡乘坐動車組的工農兵學商妓官各行各業的乘客,也都享受到和主席當年出訪一樣的待遇了,即沿途每個道口橋洞都有專人把守蹲點兒兼目送,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何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其1:動車組鐵路兩側完全封閉,嶄新的金屬護欄清一色刷成蔚藍色,整齊立正,延綿千裏。主席出訪蘇聯時,鐵路兩側哪裏有這等護欄呢?美國加拿大鐵路事業不發達,不提也罷;就連現在的法國TVG和日本的新幹線也沒一個排得起這等靚麗陪襯,它們那兒的兩側護欄不過是些材料形狀大小顏色參差不齊東拚西湊濫竽充數的樣子。

  有過之而無不及其2:所有岔道口和橋洞非但有專人把守,且皆身著製服,以立正之姿,行注目之禮。主席出訪蘇聯時,哪裏有這等排場呢?那時兩側護送的民兵,農協,婦救會員,其裝束要麽是頭紮河北的白毛巾,要麽是頭頂東北的高粱花子……

  以200多公裏時速前進的動車組平均每隔5-6秒越過一條農村的道口,我算了算,每60秒的路程就是10個道口,需10人把守,每小時路程需要600人,1600多公裏的京滬線上每天需要動用四五千人護送。中國動車組這個新生事物,也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提了速,如果考慮到雙向鐵軌,在每個道口和橋洞的路基兩邊各設一個路工的話,鐵路沿線一帶農轉非就業問題解決率還能上升100%,並將直接蓋帽中國非農指數。

  欲知動車組廁所、列車員、兩男一女乘客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 建 國 60 年 連 鎖 文 章 》
  1 建國60年:聽老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附視頻)
  2 國慶前夕,歌廳裏有位坐台小姐名字叫希婭(附視聽)
  3 夏末立秋,一路體驗中國動車組(即本文)
  4 中國動車組:廁所、列車員、乘客及其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老哥X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硬座車廂也讓躺著呀?硬臥的話,能摞4層,地板上還爬著一個呢。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哥XD的評論:
你知道79年代的硬座車廂可以躺臥幾層旅客嗎?
答案是哪個:
1層
2層
3層
4層
))
老哥X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是啊,你也將籮筐裏的故事分享一點給眾鄉親們吧。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還沒機會乘坐動車~
以前坐火車到經驗倒是很豐富。。有一大籮故事可寫。

可惜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這麽多往事,絕不能讓其埋沒了。XD你這是在車裏寫的?好主意
禿尾巴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形象啊,好像自己去擠了一回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帖啊,支持一下,我一般從南京上海都是搭D車,我老公也和我一起搭過2次,感覺還蠻不錯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