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20 (39)
2023 (94)
2024 (166)
小時候沒有空調,好象也沒有電扇,但我們有院子。夏天的晚上,多是坐在院子裏乘涼。那是一個大院子套小院子的布局,解放前是有錢人的宅子,房簷的瓦上都雕著東西。 我家是最裏麵一進的院子. 院子裏有一棵一人都抱不過來的樹,夏天會結紅紅的果子,樹葉摘下來會有白漿冒出,用來擦臉盆等甚是管用。乘涼當然不能空坐著, 會講故事的咱姐就有了用武之地。當時流傳甚廣的一些手抄本都成了故事的好原料,象‘一雙軟底繡花鞋’等。 講到驚心動魄處,咱姐會突然停住, 嚷嚷講不動了,渴了,熱了。 咱這一幫小聽眾於是立即行動起來,有的忙著進屋倒茶,有的掄起扇子呼啦呼啦的扇。 咱姐覺著架子拉足了,才會繼續 她的故事。
咱也不隻是海吹,偶爾也有智力竟賽。不過不是賦詩做詞。咱這一幫小屁孩中沒有紀曉嵐那樣的天才, 做不出‘響屁不臭, 臭屁不響, 連環屁又臭又響’的千古絕唱。記得一次二妹家來了一客人,給我們出了一道題: 三個人去釣魚,說好了釣到的魚三人均分。 其中一人臨時有事離開, 回來時發現那兩人睡著了,他把魚分成三份,多出的一條扔回河裏,拿上自己的一份走了。 過了一會,睡著的一人醒了,他也將魚分成三份,多出的一條扔回河裏,拿上自己的一份走了。最後一人醒了, 同樣將魚分成三份,多出的一條扔回河裏,拿上自己的一份走了。 猜猜看他們三一共釣了多少魚?這次是我第一個算出。 這不,這麽多年過去了還難以忘懷呢。
平時大小院子裏的孩子玩在一堆兒。有些活動是大的一撥帶我們小的一撥。有他們看不順眼的,也會剩個把在外麵。 咱那會打乒乓球,打藍球,遊泳,跑步就是玩兒,不象這會這都屬於學, 學這學那。 玩和學, 意境可大不同了。 咱玩也不是瞎玩,鄰居二妹就拿過多項全省的遊泳冠軍, 咱姐也在全省田徑比賽中進過前六名,咱姐的多項地區田徑記錄保持了N年, 有一次一百米比賽,咱姐摔了一跤, 還拿了第三名。 這可不是瞎吹,而是百分百寫實。可惜的是那時中國不象美國這麽重視課外活動,剛恢複高考時體育特長不加分。咱偶爾也會玩的驚心動魄。有一次, 我和二妹等在遊泳池遊泳,上遊的水庫忽然放水,我們隻顧玩,沒聽到人喊讓上岸,水把我衝在池子裏, 二妹一手抓住遊泳池供人上下的把手,一手抓住我。 直到有人來把我們救出。現在想起, 還冒冷汗呢!
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過年。年三十是可以通宵不睡覺的。 小孩子換上新衣服,滿院子撒歡。 咱大院裏的張叔叔是廚師, 三十晚上家裏總會炸油果子。 張叔叔王阿姨都是和藹可親的人,對我們一幫小屁孩可好了。他炸的果子我們都有份。瞧, 我又聞著那沾著芝麻的油果子的香味了。 要知道哪可是在食物憑票供應的時代。 記得鄰居毛弟就因為一下子吃了太多平時吃不到的花生而吐了。
有些活動是大孩子的專利。 比如說打棗子。 就是去山裏摘野生的棗子,山裏紅什麽的。 山難爬,路難走,所以小孩子不去。印想特深的一次,是這幫大孩子到了該回來的時候還沒回來。 等啊等, 終於等到了滿載而歸的一隊人馬。 原來他們摘的興起,管不住自己的腳,走到深山裏去了。 現在哪一片已被列為國家級風景自然保護區。想當時,他們一定是玩瘋了。 哪一次的收獲也比平常不一樣,摘到了很多,很大的棗子, 山裏紅。 隻記得他們說,明年還去。
如今大院子沒了,那多浪費土地啊。 人們早已習慣生活在單元房裏。 過年也不拜年了,隻發一短信。 聽說短信公司發海了。 效率是效率了, 可也不好玩了。 人可是喜歡接近自然的。 這不, 聽說大學同學畢業二十年, 三十年的聚會不去大飯店了, 改去郊區農家小院。旅遊農業也方興未艾。 咱在北美每年也要采回櫻桃什麽的。 想沒想過, 下一個發展循環是由人到猿? 對不起, 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