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逼上梁山”的薄熙來,能否東山再起?

(2011-12-15 19:57:33) 下一個


逼上梁山的薄熙來,能否東山再起?

在中國政壇,薄熙來也算得上是條漢子,至於是“好漢”還是“惡漢”,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其實,薄熙來從中央(北京)被貶到地方(重慶),就已經為其仕途劃了句號。領導的心裏都有一杆秤,那能力差的同誌,大多老實聽話,不亂說亂動;那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多為有點本事的“撩人”。薄熙來當屬後者。無論你有多“撩”,天天在領導麵前指手畫腳,教導領導你得做這做那的,這就是在民主社會也是犯大忌的。由此,當年小薄發配是順理成章的事,眼不見而心不煩。再者,我黨提倡的是集體領導、集體智慧。

據說,官當得越大越好當。遺憾的是我沒做過官,就沒有感受了。

按理,如果一個人的仕途已盡,就按部就班,風調雨順的安度餘年,享受餘生。不知小薄初到重慶是不是這樣打算的,但到後來,小薄被“逼”上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攪得中國政壇是風風雨雨,頗有點造勢而東山再起。不管後事如何,這打打殺殺、腥風血雨,在江湖上就是條“好漢”,畢竟幹的是“武二”勾當,而不是“武大”的買賣。

薄熙來一到重慶,就遭遇“逼宮”。政府要員文強,咄咄逼人,如果市府不同意什麽什麽,出租、公交就會罷工,全市交通就會癱瘓,整個城市就會亂作一團。薄熙來一聽,未忙表態。是地方官員“撩”,給個下馬威,看老子解決問題的魄力?不對,這口氣那是政府官員解決問題的態度,分明是代表著某種勢力向政府示威,逼老子同流合汙?這以後的一係列動作,薄熙來掀開了重慶“打黑”,最後把重慶眾多與“黑道”有染的高官耍出局,公安局長文強也送上絞刑架,重樹重慶政府的尊嚴和正麵形象。這一點,突顯了薄熙來的“好漢”本色,同時又把政途幾盡的薄熙來重新推到政治風浪的峰穀上。

再其後,“唱紅歌”繼續把薄熙來往政壇的峰尖上推。這就是薄熙來的聰明了,這並非單純的“唱紅歌”,是薄熙來為其民意造勢,為其政壇上東山再起繼續造勢。這一點,薄熙來還是看得頂準的。說實話,從“紅歌”時代過來的人,有多少人深惡痛絕“紅時代”?“臭老九”、“走資派”等等那是極少數,除了自身利益遭受極大損害,還懂得“紅歌”時代對國家、民主的危害。可是,我們又聽到過從“紅歌”時代過來的工、農、兵抱怨過什麽呢?相反,他們報怨的是現時的不公,懷念的是“紅歌”時代“當家做主”的“好日子”。曾幾何時,盡管經濟無啥起色,政治上可真的是揚眉吐氣。院係裏的清潔工,就敢擰著教授的耳朵搧臉麵,多解恨呀!在這一點上,充分爆露了薄熙來的政客投機情節,利用小百姓的無知,為其東山再起造勢。他是否還記得,“紅歌”時代,薄家也曾經是深受其害的。

中國的現政壇,比“紅歌”時代已經開明多了,規章條款也比較清楚,也基本上能實行。用國內百姓的話,你薄熙來再跳顫,總翻不過年齡的坎,還是讓位吧。記得一位官拜正廳的朋友,當年為參軍入伍,把年齡往大改兩歲,結果到官場換屆,就按年齡給一刀切下來,想把年齡改回來,但組織不認。大家都打趣他老兄,好事總不能讓你一個人給占完了吧!沒了專車不說,工資一年就要少好幾萬呢。

    題外話。夏天休假成都,去到鄧小平廣安故居參觀,那真是氣派。故居博物館的領導是陪我去的好友的老下級,所以一直陪著我們並一路講解,當然參觀中也就享受了一些外人沒有的“特權”。記得參觀到鄧小平親筆簽署的
77年恢複高考的文件時,我倆都有點激動,畢竟我們的家庭都是當年“紅歌”時代的受害者,而我們倆都是當年恢複高考,走進大學府的受益者。故居相陪的領導看我們這樣,就提道當年陪薄熙來參觀到這裏時,薄熙來是淚流滿麵,說不出的激動,停留了相當久。薄熙來也是77 級的大學生。當年高考後,成績入線,但由於老薄尚未複出,小薄因而未能被錄取。最後小薄找到老鄧,最後是手持小平的手禦,才如願以償,終成北大77 的學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