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成都傳統小吃係列] 耗子洞張鴨子

(2008-02-23 21:05:06) 下一個

[ 成都傳統小吃係列 ] 耗子洞張鴨子
– 老 X –
       

    l八十多年前,張國良經營的的鹵鴨子生意,由於製作到位,其鴨肉醇香透骨,口味獨特,一時名聲在外。眾多的食客更是直奔其開在總府街一小巷內的小作坊,排對死等鹵鴨出鍋。小巷細窄,人進人出頗是熱鬧,被路人戲稱為“鑽耗子洞”。久而久之,耗子洞張鴨子便真的叫響亮了,叫出名了。

 


    那些年頭,成都人吃鴨子,季節性非常強,總是在每年的中秋、國慶節的前後。這個時辰,正是川西壩子諸多職業養鴨人的那一群群體壯肌健、剛好長成的仔鴨上市的季節。

 

    這季節一到,成都市的名小吃、中華老字號耗子洞張鴨子,每天都是店內高堂滿座,店外長龍委婉,老遠就可以聞到那隨風飄來的樟茶鴨的清香味,淡雅,別致,銘心。

 

    老吃客是心知肚明,這時候的鴨肉,質地品味最為上乘,而且因為鴨源充足,隻要能得以鑽進這耗子洞,就總能夠飽口福,不會白跑一趟。若不是這季節,“張鴨子”常常是中午過後不久,當天的現貨就會賣斷根,著實是苦煞了那些睡醒午覺後、屁顛屁顛的拐來準備喝上兩盃的七閑遺少。

 

    說來也怪,成都市大大小小的餐館是成百上千,街邊上的小商小販更是多如牛毛,醃鹵攤子上也都滿掛黃燦燦、油光光的不同品味的鹵鴨、煙熏鴨、燙皮鴨、樟茶鴨,眼花繚亂,鮮香撩人,有鹽有味。然而對吃的講究、對吃的執著、對吃的敬業,老食客對這些煙花鴨柳,是視而不見,而坐懷不亂。

 

    吃鹵鴨子,明明白白的一定得去“耗洞子”裏麵去吃張鴨子不可,圖個口爽,過得足癮。就如同現今社會上的老少爺們兒,放著沃爾瑪價廉物美的T-恤衫不買,非要去專賣店買那價錢貴得離譜的、繡了個破馬馬的衫衫,圖個洋盤,顯擺身架。

 

    “張鴨子”的製做工藝精湛。晾幹水氣的全鴨,首先得用井鹽、川椒、料酒、白糖、五香粉、薑、蔥等醃製入味後,放入特製的鹵水裏煮上二十分鍾,滲上鹵料香味的同時又上了顏色。風幹後,再放置熏爐,以樟樹葉和茉莉花茶末煙霧熏入樟茶的淡雅清香。趁熱再將醪糟、紹酒、胡椒等作料均勻的抹在鴨身上,放入蒸籠裏文火蒸上兩小時,最後再下油鍋炸製外皮酥脆,呈棕紅色,大功才算告成。
 

    如此盡數精華且老道的輔料,如此繁瑣而精細的烹調,“張鴨子”能不鬱香?“張鴨子”能不入味?“張鴨子”能不爽口?

 

    生長在川西壩子的我,打小就看熟了那些頭戴鬥笠、身披簑衣、手握竹杆的放鴨人。

 

    每年初夏,放鴨人趕著一撥又一撥剛孵出不久的小鴨群,從城市擦邊而過,向天府平原那漫無邊際、綠油油的水田飛奔而去。風餐露宿、輾轉數月,這些被田螺、泥鰍、浮飄等諸多大自然的饋贈而養得碩壯的成鴨,又被牧鴨人趕回都市,由人宰殺,實在是可憐。

 

    “耗子洞張鴨子”,采用這些野生放養的鴨,健壯結實,幾為瘦肉,幾無肥膘,肉質當為上品,無可非議。

 

    記的70年代早期,我第一次在北京前門外的“全聚德”吃烤鴨,感到除了脆酥的鴨皮和鴨骨湯鮮香爽口外,鬆弛細軟的鴨肉,如若不合上大蔥大醬,口感是肥膩而無味。比之“耗子洞張鴨子”相去甚遠,且這一感覺至今如此。我無意貶低“全聚德”這名揚四海的烤鴨,這純屬個人的偏愛。即或如此,大凡路過北京,我都還是會去光顧那前門外的“全聚德”老店,吃這世界聞名的“北京烤鴨”,重溫我的“第一次”,痛吃痛批,直到肉體上、心裏上得到滿足。

 

    “樟茶鴨”品牌,贏得眾多食品大獎。如同世人皆知的四川名菜“回鍋肉”,“樟茶鴨”也早已成為各大川菜館的當家菜之一。受利潤驅使,“樟茶鴨”也不乏被被那些不顧名節的餐館,為蠅頭小利而粗製濫造,亂打招牌,濫竽充數,上當者比比皆是。

 

    品吃“樟茶鴨”,一定得去鑽“耗子洞”。約上三朋四友,宰上一隻“張鴨子”,一盤撒上花椒麵和海椒麵的鹵鴨君肝,一盤鹵鴨翅鴨腳,一盤用泡薑泡辣椒暴炒的芹菜鴨雜碎,一打冰震啤酒,一瓶“五糧液”,那才叫一個“爽”字。

 

    小引一段鮮為人知的典故,“五十年代,擅長烹製樟茶鴨的川菜名廚範俊康隨周總理赴日內瓦,並以此菜宴客。喜劇大師卓別林吃後,以世界難得之美味稱之,還請求周總理讓他帶一隻回家與家人共享。許多外賓吃後,也稱讚不已,有的一次又一次點嚐此道菜,認為四川的樟茶鴨子比北京烤鴨更勝一籌”。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有機會走到成都那旮旮角角,不妨鑽進“耗子洞”,一試“張鴨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ufuwang 回複 悄悄話 口水都給我看出來了。特別是芹菜炒鴨雜,很懷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