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成都傳統小吃係列] 龍抄手

(2008-01-08 22:33:02) 下一個


正宗成都“龍抄手”的店堂,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著名的春熙路南段的路口立起招牌後,就再也沒有挪過窩子。

聳立在這步行街的起點,招牌碩大醒目,樓閣富麗堂皇,今天的“龍抄手”似乎是遠非昔比了。但走進那比過去大數倍的堂麵,“大眾小吃”特有的擺設是一如既往,絲毫沒有改變,隻是現代塑料桌椅取代了過去的木桌木凳。亂轟轟的場麵,跟過去是一模一樣,仍然是人滿為患,且多為外地遊客。

這麽好的口岸,名揚四海的金字招牌,如此價廉物美,何愁無食客?

還是沿襲那幾十年不變的“國營”的經營方式,進得餐館,排隊買票,然後支起起脖子四處張望。站在快吃完的食客的椅子後麵,吞著口水,耐心的等待那一時刻。要是遇到一不慌不忙,慢吞吞的吃客,往往還會在肚子裏咒罵半天。坐到座位以後,堂倌才來收票,端來那望眼欲穿、熱汽騰騰、香氣撲麵的一大碗“龍抄手”。

不易啊!哪像那些別的樓堂館所,門前有阿三點頭哈腰,門內有亮麗的妹子挪椅、倒茶、遞熱毛巾。要是不滿意,大堂經理也可以使喚得團團轉,誠惶誠恐,食客是老子。進得“龍抄手”,食客變孫子。

成都的“現代”小吃是多如牛毛,味道也很有特色,津津入味,多為美食家讚賞。但幾乎每年回成都休假,我一個人都會專門去光顧一些傳統的小吃老店,不為別的,就為億舊,去尋找兒時的感覺。盡管幾乎成都的每一個川菜館都宣稱有小吃“龍抄手”,但比之正宗,何止差了十萬八千裏。

“龍抄手”的絕活在三點,餡、皮、湯,缺一不可。再加上煮鍋的火候,才能成全這正宗。

餡,清香滑嫩,豬肉餡裏透有鄉間土雞肉的香味,加上淡淡的香油香蔥味,柔軟細膩而不粘牙。

皮,薄而不破,煮熟後晶瑩透明,把那包著的蔥綠肉紅顯現的清清澈澈,含到嘴裏,便淡然化之,爽滑鮮香的嫩餡便盡收嘴底。

湯,用棒子骨和土雞熬出的高湯,像牛奶一樣乳白濃釅,調和後香味淡雅。這也是非正宗“龍抄手”的差異所在,因為不專門做,是很難熬製這道高湯的。

煮得恰到好處的抄手,泡在滾燙特製的高湯裏,撒上精鹽,白胡粉和蔥花,一碗令人回味無窮的“龍抄手”便成也。

07年仲夏,進得“龍抄手”老字號,人民幣三元五角,買一大湯碗色、香、味俱全的正宗清湯龍抄手,口感如昔,童叟無欺,這就是“招牌”,

“龍抄手”老字號。

[注] “龍抄手”現在也經營紅油、酸辣、海味等多種品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