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都 - 新聞讀感
(2007-11-04 22:23:26)
下一個
快樂成都,休閑成都
讀新聞報道,說是成都被評選為“最快樂城市”。我無從核對新聞的真實性,但從我每年回國的切身感受,成都的確是當之無愧。這並不是我這個地道成都人的偏見,因為成都不僅是“有錢人的天堂”,也是“無錢人的天堂”,在這裏,錢的絕對價值似乎失去了意義。不管是生活在何種階層,成都人無論何時都在盡其而為的享受生活,絕對不會去玷汙成都的曆史招牌,
“吃在成都,玩在成都;快樂的成都,休閑的成都”。
成都的餐飲業非常發達,高檔低檔蒼蠅館子[1],遍布大街小巷。鮑魚回鍋肉泡豇豆,任何時候隻要想吃,幾步之內就很容易滿足你的需求。錢包鼓,咱們去“官府會所”吃山珍海味;錢包癟,咱們去“豆花燉品”吃麻婆百果雞;錢包空,咱們去“幺師兄”吃油辣椒拌過水泡羅卜,蹄花湯還盡管添。簡言之,在成都你幾乎聽不到吃不起飯之說,而是吃得好與吃得差之說。
說吃,成都的“叫花子”[2]也是吃得很上檔次的,不是隨便一點殘羹剩飯就可以打發了的。記得在一不上檔次的餐館,看見一叫花子對桌上的剩飯熟視無睹,長時間都沒有動作。原來經驗豐富的他,早就盯上了一豪華大桌,不動聲色的死等。到頭來收獲頗豐,涼拌的,爆炒的,溫煲的,還有那一大條動了幾筷子的糖醋脆皮魚,好不爽快。更為有趣的是,端著那髒稀稀的一大盆,從內褲兜裏掏出一把皺成一團的錢幣,隨手抽出兩張遞給服務生,讓給他那滿是汙垢的搪瓷杯子來二兩成都大曲。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叫花討口成都,其樂融融。”
每當漫步成都的街頭巷尾,我就像一個流浪漢,東張西望,趁家人不注,立馬就溜進路邊的蒼蠅館子。“老板,來一碗川北涼粉。” 那一個館子一個教,香氣撲鼻而來的山鄉村野之味,尚未入口就已經令人哈啦子橫流。老成都都知道,要說味道,路邊上蒼蠅館子往往比那些名副虛實的大酒店豈止好上千白倍,價錢就不說了。
“流浪浪跡成都,其樂融融。”
曾與一企業的司機交談過。三口之家,兒子大學畢業已自立,老伴退休,本人仍幹勁十足。他是百分之百的滿足其生活狀況,價廉物美的成都,使得占主體的這樣的居家結構,生活得瀟灑自如。這是他對他工作之餘的生活原述。“吃點麻辣燙,打點小麻將,喝點跟鬥酒,看點歪錄像”。
“小戶百姓成都,其樂融融。”
我一大款朋友,致富後不忘當年工廠裏的師兄弟,每月都要請大家到餐館撮一頓,因為就目前這些下崗,退休群體的狀況,他們是沒有條件到這些地方去消費的。每次他們都會說,“方哥,二白塊錢一瓶的酒太奢侈了,來點便宜的。” 但老總不僅請,臨走還一人拎一瓶。至於他們怎麽想的,友人是泰然處之,僅盡朋友之江湖義氣。那麽他們那五,六百一月的生活又是怎麽過的呢?友人說,他們有他們的樂趣,早上稀飯饅頭後,悠齋攸齋的去到公園的中老年活動場所,花上五塊錢請一個略為年青的異性舞伴,跳上兩個小時的貼麵舞,身體鍛煉了,虛榮心也滿足了。盡管樂中有些心酸,當也苦中尋樂。
“退休下崗成都,其樂融融。”
[1] 成都人俗稱大街小巷的小餐館為“蒼蠅館子”,通常指其衛生環境較差。
[2] 成都人通稱流竄於大街小巷要錢討飯的人為“叫花子”,“討口子”。
冬天會去吃酸辣粉。好多年沒有冬天灰成都了。上一次是九年前。
抓緊時間吃好,耍好.
成都能上文學城? 夏天在成都一個多月都沒有能上去.
上次在飛機上,幾個成都人鬥地主,邀我加入,可我不會啊,遭到嚴重懷疑:哪個成都人不會鬥地主啊?
嗨,離家太久了。。。
離開成都的日子不好耍哈:)
絕對值得一去.
成都麻辣燙,吃起就是爽,兩天未見著,新裏必發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