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失人格,不失幽默,也談 ese -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紅燈記>>

(2007-11-23 00:45:05) 下一個
不失人格,不失幽默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紅燈記>>

早期的英語,對一個民族稱“ese”的確是貶義的。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ese”早已中性化,但也不時的被那些自以為是的白人種族主義者掛在嘴上,聊以自慰。未受教育的種族歧視者往往是赤裸裸的侮辱中國人為“Chink”(清客),而道貌岸然者則隱晦的用“ese”。

下麵這一短小故事,是我年輕時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給我講的。簡單,幽默,卻寓意深刻。其用意也一目了然,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一個聰明的中國學者在一國際研究會上與一美國學者相遇。雖然中國學者的英語不是那樣的完美,但交流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顯然,中國學者的水平何止是技高一籌。美國學者惱羞成怒,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也就暴露無遺,於是挑釁的明知故問,

“Are you Chinese, Vietnamese, or Japanese? Which eeee...se are you?”

中國學者麵對這無恥的“學者”,胸有成竹,平靜的回答,

“I am Chinese.”

旋即,立馬反擊,

“Are you Yankee, Monkey, or Donkey? Which keeeee….e are you?”

麵紅耳赤的美國學者也隻好作答,

“I am Yankee.”

哈哈哈!多麽可愛的美國佬!

欺軟怕硬的日本民族,基於同樣的理由,據說曾試圖力推以 Nippon 取代 Japan 而擺脫二戰後所受的屈辱,無奈還是被冠以 Nipponese, 因而 Nippon 也未成大氣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