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為何從父?
(本文是漫畫漢語(三)《漢字--民族圖騰》的遺留問題)
在我的貼文《漢字--民族圖騰》中我說了一段話:“祖宗,我認為除了母係社會外,家族中父親輩之上的男人都可以成為祖宗,我這不是歧視女性,為什麽呢?因為,生物學的意義上,男子的性染色體對人類繁衍有決定作用”。由此,引起爭論,我想進一步解釋一下。
母親是偉大的,和父親一樣對一個人的生物基因都有決定作用。決定基因的物質叫染色體。無性繁殖物種的所有細胞中隻有一套染色體。有性繁殖物種的體細胞(不是成熟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具有二倍數個數的染色體,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而染色體又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常染色體是指染色體組中除性染色體之外的染色體。例如人類的23對染色體中,有22對是常染色體,餘下的一對是X和/或Y染色體組成的性染色體。也就是,常染色體都有一對“複製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由於有性別存在,女有XX, 男XY性染色體,其基因決定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我隻是想,假定,其他常染色體都是功能相似的基因,如果沒有男子的Y染色體,人類就都是女性了或單一性別。有性差的動物,可能雄性貢獻有決定意義。我們活在世界上的其中的意義之一,就是把基因傳下去。我們人類,正常情況下,隻有男子攜帶Y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人類可能就是單一性別。在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最後,要進行減數分裂。成熟的精子和卵子隻攜帶一半的基因,也就是說,成熟生殖細胞失去一半的基因,結果,男子的精子要麽是有一個Y,要麽有一個X,女子成熟生殖細胞卵子,無怎麽分裂都是平均分配兩個X。因此,精子有兩種X和Y,而卵子隻有X一種。結合卵子的精子隻能是一種精子,這樣,人類就有了男女之別。正常情況下,受精卵為XX,發育成女性胚胎,受精卵為XY,發育成男性胚胎。當然,今後,人類是否可以通過基因工程單性造人,現在很難說。如果,單性造人可行,男,女都可機會為其後代,自然決定名字的姓氏命名,完全可以不考慮名字的姓氏之爭。人類活著就是培養他自己基因細胞,性繁殖之外的疾病,戰爭,學習,工作,搞對象,包括細胞水平的減數分裂都是和把基因合理地傳下去有一定關係。
最近,科學發現X性染色體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可是我不能斷定,男子的XY中X和女子的XX中兩個X最初來自何處。或者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回答這個問題和先有雞先有蛋一樣不好說。傳說女媧黃土造人時,至少已經有伏羲和女媧以及老天爺三位大仙了。在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用泥造出了第一個男人,在古埃及神話中,人或是神呼喚而生的或是造於陶土,在猶太神話中,耶和華創造了人。《聖經》講是上帝(天主教稱天主)造的人。《聖經》耶穌家譜表明上帝(天主)約在公元前4006年造了天地造了人。然而,現代科學認為,地球年齡約50~60億年,人類出現大約於二、三百萬年前。
我有機會以一個生命領域的工作者,近距離地同北京猿人的史料接觸近十年。但是,我不知道我們的女神女媧,在給黃泥人注入的“陰氣”和“陽氣”有沒有和性染色體有關的物質。我為什麽非要姓氏從父呢?達爾文的“先有變異的個體”和孟德爾的遺傳因子(後稱基因)理論,能證明聖母瑪利亞(Blessed Virgin Mary)生耶穌是由於基因突變或基因嵌合體造成的嗎?我再重複說一句:“我們人類,正常情況下,隻有男子攜帶Y染色體”。假如耶穌誕生是和基因嵌合體有關,還是要回答形成嵌合體的不同基因型組織的來源。嵌合體可分為同源嵌合體和異源嵌合體。我們還是沒有找到Y性染色體是如何進入耶穌的胚卵的根據。大多數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認為,新約稱瑪利亞還是處女時受聖靈感應而懷孕(瑪利亞的丈夫名叫約瑟)。靈感為何物?
漢字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期,人類為母係社會,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那時姓“姬”、“姒”、“媯”、“薑”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有女字部偏旁構成,隨後演變到父係社會,姓則隨父親。為什麽會這樣,在西方有神性的人,就去查耶穌的家譜吧。有靈性的日本人,自造姓氏,寄情於有形的山水,草木花卉,房屋田產等什麽的,不也是尊從父姓了嗎?自認為神靈兼備的中國人(有人不這樣認為),就認漢字吧。現在,中國人從父姓還是從母姓,個人完全可自主決定。但是,中國人不管從父姓還是從母姓,還有家譜為憑。因為,在傳統的族裔,婚姻的姓氏禁忌也為基因的穩定和防治近親結婚提供一定的依據。
我本來在《漢字--民族圖騰》引入一個比喻,談論漢字之重要,對中國人來說,就像“祖宗”一樣。因為講到漢字,自然解釋“祖”的說文解字可能指男性。正好我們大多數人姓氏從父。簡單地開場白,引出來個為什麽會是這樣的刨根問底的話題。我的知識非常有限,當然也挨罵了。我惹了麻煩了,我真的想投降了。
不過自找麻煩也不是壞事,我剛才說了“我們活在世界上的其中的意義之一,就是把基因傳下去”。結果我這個沒有“神性”的家夥不得不找對象結婚,我老婆可不是異源嵌合體。我兒子可是正常人,他的XY性染色體中的Y染色體可是我的喲?!我知道我們的文化裏關於我們自己是怎麽出生的話題,可以派生出罵人的東西,有人用這些罵人,結果我真是自找麻煩。我的“麻煩”是我兒子不停地問我,他是怎麽出生的,刨根問底的問。其實,當我是小孩子時,我也和他一樣問過我媽同樣的問題。回答兒子的問題時,我把兒子糊弄過去了。可是成人的問題可不好糊弄。糊弄就要挨罵,姓氏為何從父呢?請有問題人捫心自問吧!
至於,習慣上,把父親的姓氏命名到其子女上有什麽必要,我隻是找了一個Y染色體的借口。“姓氏從父”合理不合理,不是我能決定的,為什麽大多數中國人都從父姓和Y染色體有沒有關係,不隻是我一家之言。“姓氏基因”理論認為,通過檢測Y染色體有助於尋根問祖。因為姓氏從父的姓氏傳遞方式與人類Y染色體的遺傳方式十分相似,均以父傳子的垂直傳遞。通過對中國宋、明和當代三個曆史時期的100個常見姓氏的分布進行研究,實際上1000年來中國人的姓氏傳遞是連續和穩定的,中國人的‘姓氏基因’可能存在。
性染色體連鎖遺傳疾病的研究,當然,要靠家族的脈絡尋找標本了。如有疾病通過Y連鎖遺傳,即全男性遺傳,那這個家族就倒黴了。
當然,也可以通過研究女性的基因,追溯遠古人類的血緣脈絡。我看過一個戰爭史人類學家的研究電視專訪。歐洲曆史上存在一個女子軍團,但是不知道她們的先輩來自何方,她們的後裔要靠基因驗證。通過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的尋找,可能來自遙遠東方的蒙古族,最後用對比現代人和古墓中女屍的基因分析,確定傳奇般的女子軍團的巾幗英雄和一個現代蒙古族蒙古小姑娘有共同的遺傳基因特征。
假如姓氏基因被最後驗證,“姓氏從父”就會有個適當的說法。但是,也不是姓氏從父的絕對理由。
下麵列出有關名詞和生物學背景知識:
什麽是姓氏(ZT) 基因(ZT)性染色體(ZT)X染色體決定我們能否存在(ZT)
什麽是姓氏(ZT)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係社會,“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姓“姬”、“姒”、“媯”、“薑”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係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幹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隻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以國名為氏,以邑名為氏,以官名為氏,以職業名為氏,以住地之名為氏,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以貴族的字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讚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製度瓦解,姓氏製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製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製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基因(ZT)
http://baike.baidu.com/view/8563.htm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大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自然選擇帶來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選擇中被選擇出最適合自然的個體。
含特定遺傳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構成以外,多數生物的基因由脫氧核糖核酸(DNA)構成,並在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基因一詞通常指染色體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於染色體都在細胞核內,所以又稱為核基因。位於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器中的基因則稱為染色體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細胞質基因,也可以分別稱為線粒體基因、質粒和葉綠體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體的細胞或個體中,能維持配子或配子體正常功能的最低數目的一套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或基因組,一個基因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應的全部細胞質基因構成一個細胞質基因組,其中包括線粒體基因組和葉綠體基因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組是一個單純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稱為基因帶,通常也稱為它的染色體。
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稱為座位,每個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凡是在同源染色體上占據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稱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體中往往有一種占多數的(因此常被視為正常的)等位基因,稱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間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過突變產生,相對於野生型基因,稱它們為突變型基因。在二倍體的細胞或個體內有兩個同源染色體,所以每一個座位上有兩個等位基因。如果這兩個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麽就這個基因座位來講,這種細胞或個體稱為純合體;如果這兩個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稱為雜合體。在雜合體中,兩個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隻表現一個基因的性狀,這個基因稱為顯性基因,另一個基因則稱為隱性基因。在二倍體的生物群體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兩個,兩個以上的等位基因稱為複等位基因。不過有一部分早期認為是屬於複等位基因的基因,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等位,而是在功能上密切相關、在位置上又鄰接的幾個基因,所以把它們另稱為擬等位基因。某些表型效應差異極少的複等位基因的存在很容易被忽視,通過特殊的遺傳學分析可以分辨出存在於野生群體中的幾個等位基因。這種從性狀上難以區分的複等位基因稱為同等位基因。許多編碼同工酶的基因也是同等位基因。
屬於同一染色體的基因構成一個連鎖群(見連鎖和交換)。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一般並不反映它們在生理功能上的性質和關係,但它們的位置和排列也不完全是隨機的。在細菌中編碼同一生物合成途徑中有關酶的一係列基因常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個操縱子(見基因調控);在人、果蠅和小鼠等不同的生物中,也常發現在作用上有關的幾個基因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個基因複合體或基因簇或者稱為一個擬等位基因係列或複合基因。
性染色體(ZT)http://www.hoodong.com/wiki/%E6%80%A7%E6%9F%93%E8%89%B2%E4%BD%93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存在於分裂間期細胞的細胞核內。人的染色體有23對、46條,其中22對叫常染色體,男性與女性的常染色體都是一樣的;餘下的亞對叫性染色體,男女不一樣,男性的這對性染色體由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組成,寫成XY,女性的則由兩條相同的X染色體組成,寫成XX。
在精子形成過程中,生殖細胞經過了減數分裂,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包括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都一分為二,所以一個精子已不再含有23對染色體,而隻含有23條染色體了,這時有一半精子帶有X性染色體,稱為X精子;另一半精幹則帶有Y性染色體,稱為Y精子。
X染色體決定我們能否存在(ZT)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893/3265121.html
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
英科學家成功破譯人類X染色體———
繼人類第5、6、7、9、10、13、14、16、19、20、21、22號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於近年陸續被破譯之後,英國科學家日前又破譯出人類X染色體上的基因,使得人類染色體這部包含23“章”的“天書”被破譯出14“章”。
科學家公布人類X染色體基因序列草圖:X染色體決定我們能否存在。3月17日,著名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麵文章形式公布了一項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由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馬克·羅斯博士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已基本完成人類X染色體的測序工作。染色體是細胞核中載有遺傳信息基因的物質,在顯微鏡下呈現出長長的絲狀或棒狀,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發生分裂時期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因此而得名。人類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46條染色體按其大小、形態配成23對,第1對到第22對叫做體染色體,為男女共有,第23對是一對性染色體。女性性染色體是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是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各一條。如果把人類所有遺傳密碼比作一本書,23對染色體就是其中的23章。讀完一個完整章節,自然值得慶賀。X染色體擁有1100個基因,占人類基因組的大約5%。羅斯小組的研究人員完成了X染色體上99.9%的基因的測序。在此之前的2003年,美國科學家已經完成了人類Y染色體的基因測序工作。人類對X染色體的依賴程度,高於對其它染色體。Y染色體或許決定了我們的性別,但X染色體卻決定我們能否存在。正如羅斯博士所說:“從X染色體的遺傳模式、獨一無二的生理特性以及與人類疾病聯係等方麵來看,X染色體絕對是人類基因組中最不同尋常的。”
基因序列證明:X染色體上一旦出現某個基因,就不會在進化中再失去它。
從X染色體基因序列草圖看,人類X染色體上有許多片斷與鳥類常染色體上的片斷一致,從而證明了X染色體是從一般的體染色體進化而來的。X染色體比較合群。每當哺乳動物的卵巢製造卵子時,每個X染色體都會與它的X夥伴交換基因,借此提升自我。X染色體不像Y染色體,它並不熱衷隱居生活。在每個雌性哺乳動物體內,X染色體都會自由自在地彼此互動。正因如此,摧毀Y的退化現象並未發生在X染色體上。研究發現,女性要比人們以前認為的更難以捉摸,從基因角度來看,她們也要比男性複雜得多。在Y染色體中,目前仍在“工作”的基因隻剩下不到100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X染色體中“工作”的基因卻超過1000個,而且它們的組合也更加雜亂。研究人員還將人類的X染色體與田鼠、大鼠和狗的X染色體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自哺乳動物出現後,X染色體就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這一點證明,X染色體上一旦出現某個基因,就不會在進化過程中再失去它。破譯出X染色體的序列,有助於揭開女人與男人如此不同的秘密。
研究者指出,破譯出X染色體的序列,有助於解釋女人與男人如此不同的原因。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隻有一條,但女性X染色體的基因產物並不比男性多1倍。這種男女X連鎖基因產物相等的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劑量補償”。此前,人們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雖然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但其中有一條染色體是完全不起作用或是處於“休眠”狀態的,結果無論對於男女來說,都隻有一條有功能的X染色體。這種劑量補償效應由X染色體的失活來達成。這個過程是一些十分複雜和獨特的生物學謎題的混和:怎樣使同一個核中的一條而不是另外一條X染色體失活;如何計數X染色體的數目並保持一條X染色體的活性;如何選擇哪一條X染色體失活;如何在發育早期迅速而有效地確定這種沉默的“休眠”狀態。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的勞拉·卡雷爾博士研究了40位女性的X染色體,對它們的“休眠”程度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X染色體上的基因並不是全都處於“休眠”狀態。在這些女性的X染色體基因中,有65%完全處於“休眠”狀態,20%僅在部分女性身上“休眠”,15%基因處於活躍狀態,而且每位婦女細胞中的活躍基因各不相同。正是由於它們的積極活躍,使得女性在心理和性格上不同於男性。
X染色體易碎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破譯序列有助於疾病的診斷。染色體的問題,說到底還是DNA分子的問題,染色體的改變必然影響DNA的堿基序列,而一旦DNA的堿基序列發生了有害改變(基因突變),就有可能造成遺傳疾病。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的23對染色體中,有3組基因和遺傳性疾病高度相關。其中,第1號染色體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第6號染色體與人類智能有關,而X染色體更是與300多種人類疾病有關。比如,X染色體上有10%屬於睾丸抗原基因,這種基因隻在腫瘤細胞和男性生殖器官中起作用。他們認為,對於女性癌症患者來說,完全可以把這類基因作為“靶子”,在治療中“敲除”它們,這就可以在不破壞其他器官的情況下治療癌症。X染色體還有許多與智力缺陷有關的基因以及人類基因組中稱為DMD的最大基因。DMD基因的突變會造成杜興肌營養不良,這種病輕則令男人喪失能力,重則死亡。X染色體易碎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是遺傳性智力障礙的常見原因。平均每2000位男性,就有1位會罹患此病。而女性的罹病率,則為每4000人就有1人。X染色體易碎症的症狀包含:學習障礙、心智發育遲緩、注意力不足等情緒問題。在外表的特征上,則具有長臉、大耳朵、扁平足等特征。若家族出現X染色體易碎症病人,表示此家族帶有X染色體易碎症的隱性基因。大多數人也知道色盲、血友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在男性裏更為常見,因為這些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由於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因此一旦其中一條X染色體被損壞,還可以由另一條X染色體來糾正。但男性卻隻有一條X染色體,一旦它遭到破壞,沒有另一條的X染色體“賠償”,他們比起女性來更易罹患由隱性基因導致的各種遺傳病。正如一位生物學家所說:“男性體內的X染色體是在沒有副駕駛的情況下獨自飛行。”
不管怎麽說,人類還是很幸運的。大自然用了近40億年時間用化學語言寫出的人類基因組這部書,生物學家們僅用了50年就把它讀了出來,接下來的工作將是解譯這部“說明書”的含義。盡管這可能將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背景知識
人類染色體基因測序排行榜
1999年12月1日,科學家首次完成人類第22號染色體的基因測序。2000年5月8日,人類第21號染色體完成測序,並發現先天愚型、老年性癡呆、癲癇等神經係統疾病相關的基因均分布在這一染色體上。2001年12月20日,人類第20號染色體宣告“破譯”,這是被“破譯”的第一對具有典型長短臂結構的人類染色體,為糖尿病、肥胖症、小兒濕疹等疾病的治療找到了新方法。2003年1月1日,人類第14號染色體宣告完成測序。2003年6月19日,科學家完成了對人類Y染色體的基因測序。這一成果增進了人們對男性不育症的了解。
2003年7月10日,第7號染色體基因測序完成。這將有助於研究孤獨症、耳聾、白血病等多種癌症。2004年4月1日,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分別破譯了人類第13和第19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2004年10月23日,英國科學家經過8年努力,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這一染色體上的基因在器官移植配型方麵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12月22日,科學家完成人類第16號染色體的基因測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