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照片名曰《喜雨》,與陳複禮的作品重名。
在我剛開始喜歡照相時我買到了一本《陳複禮影集》,其中收有一張名叫《喜雨》的攝影作品。我這張照片的名字完全是借用的。拍雨景時,勿以天空為背景,選擇背景為深色,由此才能把明亮的雨絲襯托出來。選擇雨絲成45度方向時為宜。使用的快門速度不可太高,因為高速度會把雨水凝住,成一個個小點,而喪失雨水的感覺;如果快門速度太慢,雨水反會拉成長條,效果也不好。快門速度1/30秒到1/60秒速度為好。然而,這時快門速度不高,,雖然可以強調雨水降落時的動感,但是手持相機必須穩定。風光照片可用三腳架。室外的人物,帶人物風情或街景照,不用三角架,就要看手上的功夫了。現在,有防抖鏡頭,大有幫助。當時,我拍自己的《喜雨》片子,完全是手持相機。
首先,現場光線較明亮,為拍片提供了條件。照片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控製快門速度,表現雨水比較到位。 虛的背景眾人物也能夠襯出雨水。人物置中成三角形,構圖上,屬於“突黑”加三角,人物與背景比例適中。人物膚色和衣著色深,同樣襯出雨水。人物表情緊扣題目。人物開心的笑臉,恰當的露出潔白的牙齒。牙齒,包括眼睛眼白部分與膚色的影調反差很到位。本照片右上角太白,是缺陷。
照片是用負片直接底掃。懾於日本,曾於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 圖書館展出,後為大學國際交流辦公室收藏。
另附介紹 陳複禮。1916年出生在廣東省潮安縣一個貧窮的山村。是從“發燒友”起步成為職業攝影家。1935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師範。翌年赴南洋一帶謀生,初為店員,其後經商。1944年在越南開始涉足攝影藝術,早年赴南洋謀生,先後僑居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1951年組織越南攝影學會,任副會長。1955年移居香港。1961年獲香港攝影學會和倫敦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銜。1957~1961年連續5年列入美國攝影學會年度統計世界國際沙龍入選成績前十名。1958年創立香港中華攝影學會,為終身名譽會長。1960年創立影藝出版公司,出版《攝影藝術》月刊,1964年改為《攝影畫報》月刊,行銷香港和海外,1978年出版《陳複禮影集》。1980年當選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拍攝有《戰爭與和平》、《彷徨》、《流浪者》、《血汗》、《月光曲》、《喜雨》、《漓江》、《迎客鬆》、《朝暉頌》、《九寨飛瀑》等大量優秀作品。在國際影展中,獲金、銀、銅牌數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