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卻主張"述而不著"
《論語•述而》。說說就行了,寫作就不必了。雖然傳說中孔子編纂過《易經》,注釋過《春秋》,還收集整理過《詩經》等等等等,但專家們說,《論語》可能是唯一一本出自孔子口述而靠得住的書,其它許多以孔子為名義的典籍,都不排除是後世儒家假孔子之名的著述。
但《論語》最終成為華夏從政的必修書。成為官方正統政治哲學。隨著官場內的成功,《論語》中的一段段語錄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進了華夏的每一個家庭,成為左右華夏社會行為準則的一個個"律條"。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獨尊儒術,到一九四九年為止,近兩千兩百年,《論語》和它的儒家衍生經典一起統治一個民族信仰的時間長度,在人類文明史上,比西方廣為傳播的聖經,至少長五,六個世紀。
但《論語》最終成為華夏從政的必修書。成為官方正統政治哲學。隨著官場內的成功,《論語》中的一段段語錄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進了華夏的每一個家庭,成為左右華夏社會行為準則的一個個"律條"。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獨尊儒術,到一九四九年為止,近兩千兩百年,《論語》和它的儒家衍生經典一起統治一個民族信仰的時間長度,在人類文明史上,比西方廣為傳播的聖經,至少長五,六個世紀。但《論語》最終成為華夏從政的必修書。成為官方正統政治哲學。隨著官場內的成功,《論語》中的一段段語錄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進了華夏的每一個家庭,成為左右華夏社會行為準則的一個個"律條"。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獨尊儒術,到一九四九年為止,近兩千兩百年,《論語》和它的儒家衍生經典一起統治一個民族信仰的時間長度,在人類文明史上,比西方廣為傳播的聖經,至少長五,六個世紀。
《論語》到底講些什麽?
"君臣父子",儒家的天堂
孔子(為他的政治理想)花了那麽多年流連在求官路上,契而不舍。讀他的書,自然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孔子理想中的政治社會到底是個何等模樣呢?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孔子與齊景公的一次談話。應該是孔子對儒家學說中一個理想社會最清晰的論斷。孔子說,君要像君的樣子,臣要像臣的樣子…。各居其位,各司其職。賓賓有禮,貴賤有序,因而其樂融融。通篇《論語》,這八個字奠定了孔子理想國全部的社會基礎與框架。在《論語》更多其它的描繪中,孔子把它具像為由周公旦(周武王弟弟)建立過的某種社會。甚至憧憬到更古老的堯舜時代。孔子甚至希望通過“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 《論語•堯曰》,去構築一個君臣父子貴賤有序的理想社會,一個盡堯舜的君子國(也有人說是複辟貴族與奴隸的社會)。孔子追隨者說得更直接了當:"貴賤無序,何以為國"《左傳》?"一個無尊卑貴賤的社會,根本無法成為一個國家"!堯舜也好,周公也好,《論語》理想國中的第一個要素是貴賤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說法幾乎成了儒家的代名詞而貫穿了兩千年來幾乎所有的儒家經典。
-
貴賤必有差異,和諧就必不可少。"和為貴"《論語•學而》,"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和"或者再加一個"平",如果社會中所有的利害矛盾衝突都能夠保持在一種良性的動態平衡之中,那絕對好過追求那種不可能的平等烏托幫。"和"諧應該是《論語》理想國的又一個最重要的主張。
構築一個儒家的理想國,就是要構築"君臣父子","貴賤有序"的"和諧社會"。不管孔子從那些已經遠去的曆史中,比如堯舜周公時代,看到的究竟是什麽,從論語的文字中看,在政治社會裏,孔子確實主張貴族與奴隸的"階級"存在,但反對"鬥爭"?
"天下大同"那是兩千年後康有為的說法。孔子說:,"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攀比平等與相同,都是孔子眼中"難養"的小人,是"和"的大敵。當然是儒家理想國中最大的破壞因素。如果以後的儒家世界裏也有過"大同世界"
《禮記•禮運》的理想,那它指的不過是"和諧社會"而已。在宇宙裏,"同"與等永遠是相對的一瞬間,"不同"與不等才是宇宙的活力所在,讀過近代物理的人都知道,熵沒有了,世界就完旦了。
《論語》中的理想國其實也頗有針對性。春秋時節,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變更,舊秩序的打亂,利益的重新分配,諸侯各國競相爭霸,東周天子的權威早被拋到腦後,孔子更是梗梗於懷。諸侯國內家臣們各霸一方。貴族封地裏新興的地主更蠢蠢欲動,不時向貴族們發起挑戰。天下全然忘記了君臣的尊卑,遊走列國,求官路上,孔子眼中"小人喻於利","苛政猛於虎",真是惶惶然不可終日!“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 自然也就成為了貴族出身孔子的理想。
"正名","為國以禮","為政以德",儒家治國的"三板斧"
雖然孔子做過魯國司法部長,甚至以法律的名義殺過少正卯。孔子卻不以為刑政法律是治國的有效手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論語•為政》孔子認為"刑""政"隻會使百姓變得更加沒有羞恥而已。執法隻會進一步催殘人的尊嚴,孔子認為"和諧"不是靠法律懲罰可以解決的。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在內心世界引出的問題要靠內心世界的修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論語•為政》孔子似乎更強調正麵教育,《論語》中的三大治國主張,正名,為國以禮,為政以德,似乎都從這裏入手:
-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正名是孔子"和諧社會"的第一要務。正名就是用一切手段要求全社會都能心安理得地認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結構。
有了正名,再以程序化的禮儀方式來維係和固定社會中的等級和貴賤關係,是《論語》中開出的另一位主要處方。"齊之以禮"《論語•為政》,"為國以禮"《論語•先進篇》,禮被抬到了為國的高度。年輕時做過禮儀主持人的孔子,身體力行,對禮樂有他自己獨到的體會。內容存在於形式之中。寄希望於不斷重複那些突顯等級的禮儀,使其納入內心的修煉。"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孔子對禮樂儀式的一召一式寄托了太大的政治期望。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孔子說,沒有禮,一切免談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找八個人跳舞,超過了為官的級別,這種超越禮儀規定的行為,孔子忍無可忍
……。
這是隨機選出《論語》中關於"禮"的幾句。《論語•八佾》通篇講的都是關於"禮樂"的各種小故事。孔子確實沒忘自己的老本行。
或莊嚴肅穆,或熱烈親和…,其實人類各個民族與文明都有自己各式各樣場合中要尊循的禮儀,但將禮儀提高到治國的一個主要手段,確是《論語》內的一大特色。用虔誠的禮儀去純潔自己的內心,興許有用。可禮儀真能治國嗎?
-
大聲疾呼:"為政以德"《論語•為政》。就是說,主張以正麵教育,而不是一味使用反麵的刑罰,作為治國的主要手段。孔子認為堅持以德治國的結果就是最終將社會導向稱作為"仁"的最高境界。"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孔子基本上是以上述三大主張遊走在諸侯各國之間。孔子自我推薦:“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論語•子路》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國家,一年便可以搞出個樣子,三年就一定會有成效。 然而孔子的推銷並不成功。沒人用他為官。
"天下歸仁",儒家學說的終極目標
《論語》中說得最多的是"仁","仁"是《論語》全書論述的核心與終極目標。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仁者,其言也訒。"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提倡"正名",尊崇"禮義",施以"德"育,提倡"忠","孝","勇",…,成為"君子","三省吾身",時時"克己",不過都是為"仁"做鋪墊,不過是實現"仁"的必須手段。在儒家係統中,"仁"是君子活動的出發點,更是天下的歸宿!
"仁",千言萬語都可化作兩個簡單的字,就是"愛人"," 攀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顏淵》。把治理國家的政治行為與目標都歸結為施"仁"政,既以"愛人"為綱領去治理國家,是孔子對人類政治學的一大貢獻。也是儒家在政治學領域裏舉得最高的一麵旗幟。今天,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響過近百年之後,當有人重新提出"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時不得不慨歎儒學在華夏民族中漫長與頑強的生命力,影響力。
以仁做為克己修身的目標,又使儒學增加了一絲宗教色彩。儒學也幾乎被稱作儒教。在這個"宗教"中,除了沒有神以外,他同樣要求你用頂禮膜拜的儀式,扣問內心式的反省,孜孜不倦的虔誠,去追求一個遙遠的天堂,無論你是將其稱作"歸仁",還是"奔向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