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是完美的 |
“我愛你,孩子,你在我眼中是完美的。。。” | |
詳細內容 [+/-] | |
今晚聽了付立德牧師《羅馬書》的第一講 - 第五章。付牧師說他是在講神學,但神學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很驚歎他的漢語,一口極其流利的中國話,他的中文表達能力和精彩的講授令人驚歎!他的口才在中國人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啊!!折服!! 今天得到的最強的信息就是:神的愛-因信稱義。義人是十全十美的人!耶穌是唯一的義人!由於耶穌的緣故,神把我們看作義人,看作100%完美的人。神就是慈父,把他全部的愛無保留的給了我們。“我愛你,孩子,你在我眼中是完美的。。。”---感動得想流淚。。。付牧師說,對神的認識,其實主要是對與神之間全部relationship的認識。。。因為我不是基督徒,真的很少考慮與神的關係。但深深被這種關係打動了。。。付牧師說,正因為你在神的眼裏稱義,你是完美的,所以在神麵前,你內心是平安,再無憂傷和焦慮。。。你可以安然入睡。。。他的宣講,使人受到一種強烈的感動,是那種被慈父深深寵愛的感動。。。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臨走,我專門去道了謝,我對他說,“今晚,第一次有人告訴我,‘你是完美的’。。。謝謝你!”。。。 |
2. | 一個大誤區 |
關於"因信稱義"和"神愛世人"的詮釋 | |
詳細內容 [+/-] | |
這個周末我是在教會度過的。三天的神學課,內容極其豐富。付立德牧師詳細講解了經中之經《羅馬書》第五至八章。他講了信,義,罪,律法,恩典。。。等等涉及聖經方方麵麵的問題。但我的感受是,全部的課程,所有的內容向人們傳遞的都是一個信息,那就是:愛!是神的愛!天父的愛! 在聖詩聖樂和宣講中,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沉浸在一片愛的海洋中。。。 第五章開宗明義地談到“我們既因信稱義”,全部課程就從這裏開始了。付牧師首先談到“因信”不是“因為相信”或“隻要相信”的意思,而是“因著”,“借著”,“通過”的意思,所以“相信”不是一個前提條件,是一個橋梁(注:這是寒江雪概括的)。從此引申,他談到,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神的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必須相信他!!好像神愛你是因為你信他,你信仰越堅定神越愛你就越深,你做的越好神愛你就越多,這完全曲解了神的愛!付牧師的話題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一直以來,我都被告知,神是神的信徒們的神,神的愛是對神的兒女們的愛,天堂是基督徒們的歸所,凡是不信神的人,和這一切沒有任何關係。你就是再完美,也隻能下地獄。我記得在一次布道會上我提過這個問題,就是如何理解“神愛世人”,我理解是everyone,包括不信神的人,得到的回答是,隻有相信神的人,也就是基督徒才能擁有這份愛。當時就感覺,這叫什麽愛呀,像是等價交換!!因為即使是人間的愛,也是無條件的,是給予,是付出。。。愛是無價的。愛的唯一回報是使被愛的人快樂!所以當時感覺,如果上帝的愛是這麽有條件的狹隘的愛,我就無法理解他是唯一的真神,他看顧萬事萬物。。。 付牧師的解釋使我對聖經所表達的神的愛,在認識上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他說,神的愛是預定的,神愛everyone,你信他也好不信也罷,這都改變不了他愛你這個事實!就像一位慈父,他愛他所有的孩子,不管你有什麽樣的不足,都不會終止這種愛,因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情和關係。但你怎樣才能感受這份愛呢?你隻能在和他的接觸中才能全然體會。就像一個剛剛在外麵淘氣回來的孩子,盡管臉是髒的,衣服也扯破了,腳上都是泥,當他高聲叫“爸爸.爸爸。。。”跑進來的時候,慈父會不顧一切地把他攬在懷中,用熱烈的擁抱傳遞對孩子的愛,孩子緊靠著父親堅實的胸膛,在父親的擁抱中感受著平安和愛。 父親或許會說,啊,我的孩子,去洗洗臉吧,再換上一件幹淨衣服。。。(寒江雪注:我理解這就是律法,律法也是一種愛!!) 孩子知道這是父親對他的愛,也會順從地去做。。。這就是我們和神的關係!!信神和不信神的區別就是你想不想去體驗那份愛,那份無償的早已白白送給你的禮物。。。那份不管你身上有多髒都會被毫不猶豫地攬在懷中的炙熱的情感!它是無條件的,隻要你自己願意體驗。昨天,我在分享中,也提到了,在慈父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完美的,盡管你有很多的缺點,但他還是一看見你就喜歡的不得了!這就是愛!它使你自信,使你平安,使你幸福快樂!!! 我覺得在付牧師的娓娓道來中,我對基督教的一些偏見突然化解了,留下來的是一種深深的感動!!! |
3. | 神的意念及其它 |
論神的長闊高深的愛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一些差異 | |
詳細內容 [+/-] | |
付牧師在講課中還反反複複的強調了聖經經典金句,“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以賽亞書55:8) 這就是說,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代替神的想法。例如,剛才我們提到過“神愛世人”,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既定的,永遠不可能改變的長闊高深愛!(寒江雪注:特別喜歡“長闊高深”這個詞,用它來形容這種奇妙而博大的愛,太貼切了!)一般來說,我們的通常想法是,你答卷答對了80%,你得80分。答對30%,是30分,這是天經地義的。這是我們的想法!!但在神那裏,不管你在生活中的答卷是多少分,他都愛你喜歡你,使你稱義,即算你final exam是100分!你的答卷是完美的,毫無瑕疵!所以在理解聖經時,切記不要僅僅從常人的角度去理解神的話語,那樣會有很多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對神的話首先是接受其次是咀嚼消化而不是相反。因為那是真理!!! 由此我想到另一個問題,即屬靈生活和非屬靈生話的差別,也就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一些差異。由於基督徒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飲食男女,有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常人沒什麽兩樣,所以人們之間的溝通大多情況下是順暢的,容易理解的。但是基督徒們又有他們特殊的屬靈生活,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層麵的價值觀念。這就構成了他們的行為方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對不同的群體,會造成不同的反映,對非基督徒來說,會覺得基督徒們的有些行為不好理解,或沒有必要,甚至會覺得有些行為是瘋子(提摩太的話:))是傻子。。。而對於基督徒來說,他們可能會由於自己的言行不被普遍接受或被誤解,而感到委屈或者孤獨。但在基督裏,他們會尋找到共鳴和認同,在任何時候,都有神和他們同行!!!屬靈的生話說到底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有些是群體生活代替不了的。所以就像我們對待神的話語一樣,對他人的追求和行為首先應該給予的是尊重,特別是對暫時不理解的行為給予充分的尊重。相信一切行為都是有理由的!最後,對任何人來說,如果目標已經選定,隻有堅定信心風雨兼程! |
4. | 恩典下的重生 |
恩典是人與神的關係,受洗是重生的標誌,成聖是恩典下的過程 | |
詳細內容 [+/-] | |
學習中,付牧師一再強調恩典是一種關係,是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基督徒的屬靈生話就是始終生話在與神的關係當中。 “因信稱義”不僅因著基督的死,也因著基督的複活。我們可以稱義,是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贖。替世人免去了所有的罪,因為罪的工價是死。耶穌的複活則是一個新的開始,是新生!任何一個基督徒,當你受洗的時候,就是與活在罪中的舊我告別,而開始一個全新的義人的生話!!所以,受洗不是一個形式,受洗是一個重生的過程和標誌!!從此,你就擺脫了罪的糾纏而沐浴在神的恩典中!不再有罪的陰影,有的是做神的奴仆的平安滿足和快樂。這種生活是蒙愛的兒女效法耶穌活出一個新生的樣式的成聖的過程! 成聖是一個過程,不是在律法之下而是在恩典之下,在試煉中不斷接近耶穌的樣子的過程,所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神的兒女體驗的是無罪的平安和喜樂! |
5. | 福音與律法:彼得的故事 |
論律法與福音的定義和關係 | |
詳細內容 [+/-] | |
當付牧師講《羅馬書》第七章的時候,反複強調了律法與福音的定義和關係。並特別指出聖經中任何話語都可以區分為律法和福音。也就是說,有些話屬於律法,有些話屬於福音。福音是恩典,是禮物,是愛。律法是規則規範,是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所以律法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愛(注:這是寒江雪的理解)。由此,在讀經時正確判斷和理解神的話語的性質和含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 (約翰福音8:34),這話應該是律法,“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約翰福音8:12), 這話應該是福音!(注:例子是寒江雪自己找的,不一定最貼切,隻是幫助朋友們理解上述論斷的意思)付牧師舉了一個聖經中的例子。在約翰福音最後部分,耶穌複活後,來到了他的十一個門徒身邊。門徒們正準備打魚。有人認出這是主! “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彼得為什麽跳進海裏呢?他應該是心裏有些障礙,他曾三次不認主,覺得愧對於主。心中忐忑,不知主會怎樣看他。但主卻連問他三次 “你愛我嗎?”.主的問話應該從福音的角度來理解還是從律法的角度來理解呢?從律法的角度,是主的責問,意即,你在我蒙難之時,三次不認我,你到底是不是愛我?而且連問三遍。。。從福音的角度,神知道彼得深深愛主。也知道他心中的愧疚。主希望創造一個機會讓他表達他的愛,他的真實的情感!所以才反複問他,“你愛我嗎?”使得彼得有充分的機會去訴說內心深處的愛:“主啊,你知道我是愛你的!”,從而使彼得的負疚感得到了釋放,從此更堅定不移地跟隨神! 這就是福音的力量!!!! 由此想到我們自己,在學習聖經時,要真正用心去體會福音和律法,這樣才能同時即規範自己的行為又享受著平安喜樂!!! 同時,對朋友對他人,也要時時處處注意用真誠用愛去體諒關心別人,這樣才能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大家才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我欣賞比較直率坦誠的交往方式,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這麽快,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過於含蓄委婉。。。:))) 朋友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心與心的碰撞,真的用不著過多的迂回。 |
6. | 再談《羅馬書》 |
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受洗是重生的標誌,律法是不死的 | |
詳細內容 [+/-] | |
昨晚在查經班,由我主講聽付立德牧師講授《羅馬書》的體會:)) 由於查經班班長事先把我在咱們這裏的分享Email給了大家,XDJM們都先讀過了,有的讀的極其認真,令我驚訝!大家首先肯定了我抽象出的重點都是要義。對我的理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很開心。還是願意聽點鼓勵的話語呀:))) 在討論中,有些朋友為我的分享做了一些補充和更正。同時我們也繼續交流了各自聽課的體會,很願意在這裏與朋友們分享。 1.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 ************************ 這個話題恰恰涉及到自由選擇的問題,即“神的預定和揀選,表現為人的自由選擇”,“神的所有預訂,都經由人的自由意誌去達成”。大家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認真體會和把握神的意念,區分神的意念和自己的意念,是一項很艱巨的功課。神的意念是預定的,但神在創世之初,就給了人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即人的自由意誌!我們的任務是用心靈和對神的信心去體會神的話語,然後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去完成自由選擇的過程!這裏,我們的任何抉擇都是通過我們的自由意誌表現出來的,但這種自由是神充分調動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來完成神的意誌的過程!!! 我們的人生正因為有了自由選擇才變得這麽多彩,生動!!我們所做過的任何選擇,對也好,錯也好,給我們帶來歡樂幸福也好,憂傷痛苦也好,都使我們體驗著生命的樂趣,豐富著人生。。。 試想,如果沒有了選擇,如果everything都被安排的舒舒服服,順順暢暢,人生還有什麽吸引力呢,覺得那和行屍走肉沒什麽兩樣。心存感激吧,朋友們,我們在試煉中掙紮,在試煉中成長,伴隨我們的有歡笑也有淚水,但隻要不失去信心,這試煉的過程就永遠是你生命旅途中美麗的花朵!! 2.受洗是重生的標誌 ***************** 有一位年長一些的弟兄,拿著我的分享,逐段與我討論。令我感動。他說他很驚訝我作為一個初學者一個非基督徒對那次神學課的理解和概括。他肯定了我的一些論斷性的分享,使我信心大增。因為幾年前我去過這個查經班幾個月,大家還記得我當時根本就是去玩兒的,就像去開Party. 倒也談笑風生,但根本就不著邊際,沒有用心:((( 這次他們看到了我的變化,班長說看到我那麽認真的聽講,很高興,開玩笑說我是全教會最認真的一個。我對他們說,這次不同了,是因為我有了半年多來,每天學聖經的經曆。說到這裏,我想特別感謝一下提摩太,非常高興能認識你,能有機會和你開始關於信仰的對話,一定是神給你的智慧,居然能想出那麽個主意,讓我自己在聖經中去找出我自己問題的答案!!!我走上學經的道路真的很有戲劇性(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1&postID=25012&page=4#mark 共四頁)。在你的引領下,我居然能夠這麽一字一句的去讀我嚐試了無數次都無法接受和讀下去的聖經...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感謝提摩太,也感謝我所有的同伴們,我為我們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幸同行而感恩。。。 話扯遠了。上麵提到的那位弟兄說,他看到我說“受洗不是一個形式,受洗是一個重生的過程和標誌!!”認為,“受洗是一個重生的過程”的提法不準確。受洗應該是重生的標誌!!因為重生不是一個過程,重生是個瞬間是個刹那,當你在受洗時表示願意接受基督為你的救主的那一刹那,你就完成了從舊我到新我的轉變,完成了向罪死去並同時向神向聖靈的重生!!! 由此而開始的旅程,是在新生的道路上成聖的過程。成聖才是一個過程!!! 3. 律法是不死的 *************** 在討論中,大家提到了付牧師在講第七章時談到的一個思想,感觸很深(我還沒來得及和同伴們分享這一段,這裏一並寫吧。) 第七章中,有一個例子: ================= 1 弟兄們,我現在對明白律法的人說,你們豈不曉得律法管人是在活著的時候嗎? 2 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還活著,就被律法約束。丈夫若死了,就脫離了丈夫的律法。 3 所以丈夫活著,她若歸於別人,便叫淫婦。丈夫若死了,她就脫離了丈夫的律法,雖然歸於別人,也不是淫婦。 4 我的弟兄們,這樣說來,你們借著基督的身體,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們歸於別人,就是歸於那從死裏複活的,叫我們結果子給神。 5 因為我們屬肉體的時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惡欲,就在我們肢體中發動,以致結成死亡的果子。 6 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叫我們服事主,要按著心靈的新樣,不按著儀文的舊樣(心靈或作聖靈)。 ================= 付牧師提示說,這裏有一個思想,“我現在對明白律法的人說,你們豈不曉得律法管人是在活著的時候嗎”?這是神的意念。人的意念是,如果丈夫(在)是律法,那麽丈夫死了,妻子再嫁是脫離了罪。但神不是這樣看,神認為丈夫(從而律法)是不死的,而是妻子(芸芸眾生)死了,死向罪,並由於死而獲得了新生,從而脫離了前夫(律法)的約束捆綁(因為律法隻管活著的人),告別了舊我,開始了自由選擇的新生活!!這個解釋的角度很新穎但很形象地詮釋了律法,罪,重生的關係。對理解上麵第4-5節很有幫助。 |
| |||
江江你說:‘對任何人來說,如果目標已經選定,隻有堅定信心風雨兼程! ' 你做到了, 為你喝彩!!
讀懂了,看懂了,的確盡在不言中啊。。。 願我們與神同行,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