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性別轉換”會成為下一個網劇大熱門嗎?

(2016-01-31 04:59:36) 下一個

最近汙力滿滿的《太子妃升職記》下架又上架(點擊左側複習下小娛八出的《太子妃升職記》被刪減71個片段),反而引起了又一波熱度,張天愛、盛一倫這對超高顏值新人演員CP也在短時間內粉絲數狂增。關於故事的核心點“性別轉換”也成為一些人眼中的話題,有人認為《太子妃》中的性轉包含現代女性對男女平權的願望,而更多人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搞笑的噱頭。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除此之外,B站一個把三國群臣性轉為女性的《偽·三國群像》也一時大火,點擊破百萬,登上嗶哩嗶哩周刊榜首,甚至衍生出同人MV同人漫畫小說,那麽,性轉這個類型的作品是真的火了嗎?能夠長久的火下去嗎?

娛樂資本論認為,這類型作品能否長久的火下去,不能光看一時的噱頭,還要看內在包含的價值觀是否順應時代的發展。

“性轉”是個怎樣的題材?

別看性轉剛剛在中國的網劇市場中出現,其實這個題材本身並不是新誕生的,尤其是在日本的動漫界,“性轉”是一個極常見的題材,早在1988年,就有一部現象級的漫畫誕生,這就是陪伴很多80後長大的《亂馬1/2》,故事講述了因在咒泉鄉修行,而使身體變成遇到涼水就會變成女孩,遇到熱水就會變回男孩體質的少年亂馬的爆笑愛情故事。之後日本動漫界出現了一批性轉題材或者含有性轉元素的作品,較出名的有《山田君與7人魔女》、《潛行吧!奈亞子》、《我,要成為雙馬尾》等等。影視劇裏逐漸也有這一題材的作品,比如日劇《父女七日變》、《山田君與7個魔女》、韓劇《秘密花園》,美國電影《變男變女變變變》。

《銀魂》

同人界裏“性轉”更是常見的梗,幾乎所有熱門的作品都有“性轉”的同人作品出現,甚至有的作品出過官方“性轉”版,比如《銀魂》出過一個單元“性轉篇”將《銀魂》裏大部分角色都改變了性別,正義聯盟、複仇者聯盟也出過官方全員性轉故事,前兩年大火的作品《進擊的巨人》作者諫山創,也畫過性轉版本的男主角艾倫,《fate》係列裏亞瑟王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

但是粉絲對官方“性轉”的接受度是不一的,《銀魂》這種以惡搞為己任的動畫來個“性轉篇”觀眾都會表示喜聞樂見,而有些較嚴肅的作品則會出現粉絲不滿官方的現象出現,覺得原本角色就是純爺們真漢子,為什麽要把他女體化?

《一騎當千》

“性轉”這一題材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個會引來無數爭議的題材,同人小說界裏,“性轉”大概是有最多人質疑的題材,即使是作品眾多的日本,也有大量引起爭議的作品,比如當年將三國武將群體性轉的動漫作品《一騎當千》,因為燃係劇情和眾多美少女,而受到了大眾的關注。

但是口碑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麵,喜歡的人覺得這個創意很棒,全片擁有形形色色性格不同的女性角色可供觀眾欣賞,但是更多人覺得這就是一部賣肉賣人設的“天雷”作,雖然碟片銷量還不錯,但是口碑一路走低,多年過去“賣萌賣肉”已經成為一大批日本性轉類型動漫的標配,觀眾群體多半集中在宅男群體中,而沒有大眾化。

在中國,性轉也是一個會被很多讀者鄙視的題材,小娛采訪過的網友中有人是這麽認為的,“對於腐女來說,‘性轉’其實是個雷,是披著男女的皮,來賣男男基情。”據小娛所知,很多掃文的網站裏,“性轉”都會標上“雷,慎入”的字樣。

這一題材的走紅是個意外嗎?

小娛采訪過部分網友,詢問他們對太子妃走紅有何想法,大多數網友認為《太子妃》的走紅與“性轉”這個題材是並沒有太大關係,很多人都覺得《太子妃》這部作品紅是紅在了一個很好的時機裏,現在的電視觀眾中,女性觀眾占據著主要的話語權,《太子妃》顏值高、無節操,迎合了他們的喜好,於是“紅”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太子妃》編劇秦爽說,《太子妃》的走紅源自劇組的各位各自發揮了長處。確實如此,《太子妃》完全符合了年輕人的口味,演員顏值、攝影美學、重口味爆笑劇情,都是年輕觀眾喜聞樂見的。

而做同人小說網站的白熊閱讀CEO郭笑馳認為,性轉題材的走紅並不是意外,讀者覺得性轉萌有這麽幾個理由,一是以同樣的性格轉化為新的性別之後,會造成的刺激和弱點,製造了某種規定情境下的危機,二是可以讓讀者體驗另一種性別的樂趣。總的來說就是一種“刺激”,一種“反差”。實際上,這幾年大火的作品裏,多半都有些刺激女性觀眾的元素,比如2015年的熱門作品《偽裝者》、《琅琊榜》,都是高顏值男主角+帶腐向元素,《太子妃》身為網劇,審核稍微鬆一點,於是更進了一步,不僅是搞基賣腐,還有百合、SM,能在如今這個思想越來越開放的時代脫穎而出。

《琅琊榜》

而《偽·三國群像》也有相似的原因,一個視頻裏匯集了國內近二十年來的幾十名頂級美女,再加上精妙的剪輯,與《三國》故事密切聯係了起來,還出現了司馬丕(司馬懿X曹丕)、策瑜(孫策X周瑜)、玄亮(劉備X諸葛亮)等曆史圈大紅CP,怎能不火呢?

“性轉”有女權的影子,還是男權的陰影?

有文章解讀《太子妃》一劇有女權主義的色彩,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擁有同樣的權利,可以同樣觀賞美女。可以活的大大咧咧瀟灑帥氣,甚至可以擁有性享樂的權利。

在小娛采訪《太子妃》編劇秦爽時,她說她在創作時並沒有想到現在的一些解讀“我隻希望站在張芃芃的角度,去掉宮鬥等不符合主角人物性格的情節。如果說戲裏有這種感覺的話,也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是那種相對獨立的女性,所以會不自知地影響戲的設計和對台詞的調整。”也就是在創作時就把張芃芃塑造成獨立自主的女性,與現在女性興起的平權觀念是相一致的。

中國的影視作品裏很少有真正帶有“女權”色彩的作品,一些號稱“女權”的作品反而折射出的是男權的絕對領導權,《甄嬛傳》裏的女性都聰明智慧,但是她們都依附於最位高權重的那一個男人,那個男人年紀大相貌也不好,沒誰是真心愛著他,但是他的地位就決定了他能主宰所有人的命運。如果說《甄嬛傳》還原了清朝嚴格的等級製度還可以理解的話,那《羋月傳》在思想上甚至更退了一步,相比曆史上心機深沉的她的原型,電視劇的她沒有政治手腕,沒有女性也能在政治舞台上走出一條路的魄力,而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羋月傳》的口碑一路走低不僅僅因為製作不夠精良,也有一定原因是羋月這個主角太不討好。

與之相比,日本的女版《大奧》,《女信長》,以及最近火的《偽·三國群像》的存在就令人欣喜,原本曆史上戰功赫赫的名臣成為了女性,做出了不遜色於任何人的功績,不把自己的人生限製於後宮的勾心鬥角,而放在了更廣大的世界裏,兼具男人的豪邁與女性的柔情。

而《父女七日變》這樣的作品,用一對父女交換身體的故事,側麵講述了男女間的不同,消除男女間的誤解,把男女兩性、父親和女兒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分析解讀。

《父女七日變》

有些“性轉”同人作者追求的可能是消除性別差異的意識,這與這兩年在同人界大火的ABO世界觀是一致的,女性與男性可以擁有同樣的社會地位,還有相似的生理地位,生兒育女不單單是女性的職責,也是男性的任務。

當然,也有一種看法是,性轉仍是男權主義的餘波,以大量日本性轉為例,它們服務的對象仍舊是那些想看美少女的日本宅男,曆史人物娘化更會覺得可愛。中國很多同人作品也是如此,裹著男女正常戀愛的外皮,隻是為了合理化男男感情的一個手段,核心還是講述男男感情,把女性排除在感情生活之外,怎麽能叫有“女權思想”呢?如果覺得人物變成女人而感到惡心,這反而更說明男權的勢力龐大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