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又一個中藥傳奇?枳椇子向“老人殺手” 開戰 ZT

(2015-10-31 08:01:07) 下一個

(組圖) - 世界日報

枳椇,是一種落葉闊葉高大喬木,別名拐棗、雞爪果、萬壽果等。庭院宅旁常有栽培。在中國大部份省區均有零星分布。枳椇子,就是枳椇的果實(Hovenia)

梁京在實驗室裏。

中國人很早就發現枳椇子的藥用功能。最早見於《唐本草》,刊行於1590年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性平、無毒”, “其枝、葉,止嘔逆,解酒毒,辟蟲毒”。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的首席研究員梁京所領導的團隊發現,枳椇子這一味古老的中藥,有著遠超古人理解的神奇功能。

一、化酒為水,這回老鼠沒有沉醉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古詩詞中的醉酒充滿浪漫,但在現實生活中,醉酒是有害的,致命的。 美國每年有超過萬人死於因醉駕而引發的車禍。因此,尋找解酒藥,成為挽救生命的另一場戰爭。梁京團隊也加入了這場戰爭。她把目光聚焦到了枳椇子。梁京說,她之所以注意到枳椇子,因為她發現,做菜時放一些枳椇子,就不容易醉酒。

枳椇子最先被人發現的特殊功能就是解酒。陸璣《疏義》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落一片入酒甕中,酒化為水也”。《蘇東坡集》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蘇東坡的一個同鄉揭穎臣因長期喝酒得了一種飲食倍增、小便頻頻的病。後來蘇東坡向他推薦了一個名叫張肱的醫生,用醒酒藥治愈。張肱所用的一味主藥就是枳椇子。

作為科學家,就不能停留在古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境地,而必須找出導致枳椇子產生解酒功能的化學成分。在研究中,梁京團隊找出了他們稱之為枳椇子素的成分,其藥理作用原理是,酒精通過改變大腦抑製係統的神經GABA受體的可塑性,來改變或降低大腦抑製調節係統的功能,也稱酒精的毒性效應。而枳椇子素使這些大腦中的受體少受酒精的毒性效應影響。

他們做了兩組實驗,用鼠來模擬人類酒精中毒及酒後綜合症。 在第一組,讓鼠“喝入”一定量酒精,相當於人在兩小時內喝10至15罐啤酒,鼠馬上就“沉醉不知歸路”,失去了知覺及生理反射,不能自行翻轉。一個小時後才逐漸恢複常態。但當這些鼠接受枳椇子素後,知覺及生理反射約15分鍾後恢複。他們還做了第二組實驗,測試枳椇子素對酒精成癮性的療效。他們驚喜地發現,一直不斷“喝酒”的鼠,在服用枳椇子素後,就沒有再產生酒精依賴性。

梁京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12年的《神經科學 》( Neuroscience)雜誌上,並引發了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2012年1月份的《新科學家》 (New Scientists)雜誌以“中國草藥提取物使老鼠停止醉酒”為題,報道他們的成果。可以想象,酒醉後如果嚼一片含有枳椇子素的口香糖,人馬上清醒如初,將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二、再寫傳奇? 枳椇子向“老人殺手” 開戰

假如停留在解酒,那麽枳椇子還不足以成為一個傳奇。在研究解酒藥的過程中,梁京發現了枳椇子素的更強大的功能 。

實驗中,梁京團隊用的是兩歲的鼠。在通常隻有3年壽命的鼠中, 這些是名副其實的“老鼠”。在研究過程中,梁京發現,服用枳椇子素後的“老鼠”們,居然活到了4歲多。而且還神氣活現,“不知老之將至”。

憑借著職業敏感和對神經係統的內在聯係的理解,梁京考慮到,枳椇子素應該對老化的腦功能甚至老年腦疾患有作用。於是,梁京把目光投放人類的一個頑症: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俗稱老年癡呆症(老年癡呆症因涉嫌歧視,在香港已經改名為”認知障礙症”)。其典型症狀是記憶減退,認知和學習能力下降,及大腦功能性的實質體的漸進性萎縮。由於目前臨床上沒有對阿爾茲海默症的治療有很肯定效果的藥物,阿爾茲海默症被視為是一種不可預防、不能治療,甚至不能減緩的病症。一旦家中老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症,隻能“等死”。2015年,美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高達估計有530萬人,其中510萬是65歲以上老人。 而全球的數據估計在4千4百萬人以上。

目前,美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發起一場攻克阿爾茲海默症的戰爭。至2012年,超過一千個機構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治療阿爾茨海默症藥品的臨床試驗。然而,所有試驗都拿不出明確證據來證明這些藥物會產生延遲阿爾茨海默症作用,更不用說逆轉了。可以說,目前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是零。

大腦中有一種支持和建立神經元之間聯係的蛋白質,稱為支撐蛋白(Gephyrin,蓋佛瑞)。支撐蛋白的功用如同一個信息網絡。梁京團隊首次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症的一個關鍵病理改變,即支撐蛋白降低至正常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下。在示意圖上,正常人腦如同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但阿爾茨海默患者的大腦,就如同枯枝。原來的綠葉狀的神經連接,變成斷續的斑點狀,看起來像一鍋粥。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14年6月份的《神經化學》(Neurochemical)雜誌上。

梁京團隊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試驗鼠,枳具子再一次顯示了神奇。阿爾茨海默症鼠腦中的支撐蛋白隨著給藥時間的延長,逐漸恢複至正常水平,和神經連接的恢複,伴隨著記憶、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的顯著恢複。從鼠腦切片照片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沉澱也明顯減少。病鼠的切片呈灰蒙蒙的一片,服用了枳具子素後,切片如同健康鼠一樣清爽。梁京說,”枳椇子功能相當於清道夫“,清除了大腦中的汙垢,修複了其神經係統。

梁京團隊開發出來了作為飲食補充品的新產品SmartoOne,獲得了FDA的許可。初步效果令人鼓舞,一些患者病情出現了逆轉現象,癡呆患者服用後智力測驗評分有提高。不能進食進水者能緩慢自主進食進水。認知能力改善,如不能完成完整句子的敘述的可以完成了,焦慮及精神發作症狀也減少。嶺南畫派著名畫家楊之光就是其中一員。其夫人鷗洋在近日發給梁京的短信中說,“我認定您的藥粉有功勞。”

當然,對阿爾茲海默症戰爭不是能夠輕言勝利的。 他們完成了病理研究,目前還處在臨床前(pre-Clinic)階段。但至少,他們在藥物開發已經占據了一個有利地形,看到了天際露出的曙光。洛杉磯加大的奧爾森(Dr. Richard Olsen)教授是麻醉學、分子與醫學藥理學權威。他曾獲得丹麥女皇頒發的榮譽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稱號。他寫道,“來自亞洲的枳椇子素被發現在動物體內和體外試驗中,改善了阿爾茲海默病的症狀,它具有成為藥品的廣闊潛力(remarkable potential drug activity)。而梁京是在這項發現的創造性人物。”

三、 孤獨鬥士, 梁京“一生為此而活”

梁京的履曆很“學霸”。她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原北京醫學院)醫學專業,1994年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之後在日本旭化成醫藥開發部做研究員。2000年來到洛杉磯加大分子醫學藥學部,從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一路走來。如今是副教授及首席研究員,團隊主持人。同時還是南加大(USC)的教授。

梁京還擁有一連串“高大上”的頭銜,如美國神經學會、美國酒精研究學會、國際酒精研究學會的會員、美國生物化學及藥學專刊主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委基金申請海外評審員、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基金申請海外評審員等。她在2012年入選《神經科學》評選的2012年國際最熱話題,2012年入選英國評選的 “新科學家“, 2012年入選美國的“千人教師”(Faculty of 1000)。

梁京一次在中國國內講學時,一名聽眾說,你真幸運,作出了重大發現。但她今天的成果,豈能是用“幸運”二字就可以輕鬆概況的?梁京從2000年開始,這麽多年聖誕,感恩節,幾乎都是在實驗室渡過的。與她一起過節的是試驗鼠們。有兩次,路上汽車爆胎,她隻能打電話讓朋友來幫忙。

為了省錢,他們在廣州做枳椇子的提純,羊城的夏天溽暑逼人,他們揮汗如雨。

實驗經費不足,一度到了彈盡糧絕的境地,梁京把父母留下的相當於十幾萬美元的房產都投了進去,也如杯水車薪。在最困難的時候,梁京甚至想到過死,隻是信仰的力量讓她堅強起來。她說,”我的一生就為此而活。” 她指的是攻克阿爾茲海默這一世紀頑症。她說,“在世界上有比無端的名牌欲更有價值的享受,是用科學知識去發明和創造更多的為人類健康有益的事業,使更多的人遠離病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