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檔案:當鐵娘子遇到鄧小平--百聞不如一見

(2013-10-22 19:30:13) 下一個

 撒切爾夫人評價鄧小平:他真殘酷啊

撒切爾夫人生前曾4次訪華,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矚目的是1982年首次訪華和鄧小平談香港問題。1982年9月,剛剛打贏馬島之戰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鄧小平嚴正駁斥了撒切爾夫人的“三個條約有效論”,宣布中國領導人決不當李鴻章,表明了中國政府收回香港、維護中國主權與統一的堅定立場。撒切爾夫人走出人民大會堂後,臉色凝重,摔了一跤……

主權問題鄧小平毫不退讓

1982年9月24日上午9點,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與鄧小平一見麵後說:“我作為現任首相訪華,看到您很高興。”鄧小平答:“是呀,英國的首相我認識好幾個,但我認識的現在都下台了。歡迎您來呀!”接著,賓主雙方步入福建廳就座。此時,記者們尚未退場,兩人仍是相互寒暄。

幾分鍾後,記者被請離場,會談閉門進行。在友好的氣氛中,會談轉入正式話題。

就撒切爾夫人而言,在香港問題上始終抱定“有關香港的三個條約仍然有效”的主張,並在來華前就早有聲明,大造輿論。因此正式會談一開始她就提出了這一問題。

麵對英國首相的挑戰,鄧小平寸步不讓。他首先指出,這次談判,除了要解決香港回歸中國問題之外,還要磋商解決另外兩個主要問題,一個是1997年後采取什麽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它的繁榮;另一個是中英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現大波動。簡單地講,實際上這三大問題,就是1997問題、1997後問題和1997前問題。這些才是中英關於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完整議題。

說到香港的主權歸屬,鄧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在此,鄧小平重申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不承認19世紀三個不平等條約的一貫立場。

鄧小平告訴撒切爾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願。“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鄧小平說,在不遲於一兩年的時間內,中國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決策。“中國宣布這個決策,從大的方麵來講,對英國也是有利的,因為這意味著屆時英國將徹底地結束殖民統治時代,在世界輿論麵前會得到好評。”

針對撒切爾夫人關於香港的繁榮離不開英國管理的觀點,鄧小平說:“保持香港的繁榮,我們希望取得英國的合作,但這不是說,香港繼續保持繁榮必須在英國的管轄之下才能實現。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這些政策的主要特點,就是基本上保持這個地區政治、經濟製度現狀。”

中國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香港會不會發生波動?鄧小平回答:小波動不可避免,“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避免大的波動。”他還告訴英國首相,中國政府在做出這個決策時,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還考慮了我們不願意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15年的過渡時期內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怎麽辦?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麵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首相跌倒在大會堂台階上

激烈交鋒過後,兩位領導人商量起會談公報問題。鄧小平建議這次與英國首相的會談能達成一個協議,“即雙方同意通過外交途徑開始進行香港問題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在這個基礎上磋商解決今後15年怎樣過渡好以及15年以後香港怎麽辦的問題。”

但是,撒切爾夫人堅決不同意鄧小平建議,特別是拒絕以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為前提。經過一陣爭執,雙方同意發表一個不做任何實質性承諾的會談公報。

當會談結束後,撒切爾夫人落寞地從門口走出,臉色凝重。當她繼續往下走時,高跟鞋與石階相絆,使身體頓失平衡,栽倒在石階下,以致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邊。幸好她已將至平地,摔得不重,在一旁的隨員及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將她扶起。

英國女首相這一跤,引起了敏感的輿論界的濃厚興趣。一位深知鐵娘子和鄧小平性格的記者分析道:撒切爾夫人鋒芒畢露,鄧小平綿裏藏針。盡管撒切爾夫人受丘吉爾影響極深,堅持“鮮明的傳統保守主義哲學和強硬的經濟政策”,但在鄧的麵前,她畢竟還年輕。


【出身】 從雜貨鋪走出的鐵娘子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們要為和諧而努力;凡是有謬誤的地方,我們要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慮的地方,我們要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絕望的地方,我們要為希望而努力。”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夫人用這段話緬懷了已故友人,也開啟了自己的首相生涯。

1979年,英國迎來第一位女首相,站在唐寧街上,撒切爾夫人對即將麵臨的挑戰躊躇滿誌。不同於一般英國政客,她並非出身於政治世家,1925年, 她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一個雜貨店家庭,她父親熱心地方政治。在自傳《通往權力之路》之中,瑪格麗特回憶起童年生活:“樓下開店樓上安家的生活一言難盡。這種獨具特色的生活特點之一就是你永遠都在上班。年輕的瑪格麗特非常勤勞,仿佛不知道疲倦是什麽。“我們家強調勤奮工作。我們在家裏從不懶散……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就是這類人。”這種人生態度深刻影響了她的政治哲學。

1944年,19歲的瑪格麗特被牛津大學錄取,所學專業與浪漫絲毫無關——化學。受父親影響,年輕的瑪格麗特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她在牛津就讀時,成為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熱衷政治的她說,“要離開政治真是一種痛苦。”臨近畢業時,她參加了幾個單位的麵試,其中一個是一家化工廠。麵試官給她寫下的評語是“此女子個性太強,不宜在此工作。”最後,她被一家塑料工廠的研發部錄取,從此一頭紮進了塑料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