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五類父親影響子女職場

(2013-04-12 08:03:53) 下一個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在新書中論證說,你在職場中是獲得成功還是失敗與你擁有一位什麽樣的父親有關。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撰寫了一本名為《父親的因素》的新書。 他在書中列舉了能對子女的職業生涯產生重要影響的5種類型的父親----功成名就型、定時炸彈型、心態消極型、漫不經心型和富有同情心或導師型。



“問題父親”對兒子的影響



超級成功型父親


如果你是超級成功型父親的兒子,你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受阻性”----出於對父親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現可能會遠遠不及你真正的能力,你在事業上可能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也許你是一位政壇上的成功人士,每天忙著應對大大小小的應酬和媒體的鎂光燈;也許你有著上億資產,被很多人仰望著,但在孩子的麵前,你是不是也同樣“功成名就”呢?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功成名就型”父親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功成名就型父親容易被孩子認同;其次,他們會對孩子起到鞭策作用。如果運用得得好,有助於他們成功。 另一方麵,功成名就型父親也容易被孩子理想化。孩子會認為父親在事業上是完美的,從而對自己提出更 完美的要求,可是由於年齡小,他們很難馬上取得父親那樣的成就,於是他們容易貶低自己,同時還有一種“受阻性”應運而生,因此很多孩子在事業上並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不管是哪種情況,功成名就型父親都容易使孩子產生“父親情結”。


那麽,他們應該怎麽做,才能使孩子朝健康發展呢? ⒈ 因為工作忙,和孩子溝通較少,功成名就型父親容易被看作“嚴父”,這就需要他們拿出多一點時間來和家人在一起。 ⒉ 不要駁斥孩子的想法,否定他的願望,嘲笑他的品味,更不要汙蔑他的人格。再成功的父親都不能保證孩子一定也成功,假如孩子沒有達到父親的期待,父親也應該接受和支持他們。 ⒊ 很多功成名就型父親自身存在著某些性格上的缺陷,比如自卑與超越等。在事業上,這些可能鞭策著他們成功;但是在生活中,往往會給妻子和兒女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有些父親甚至因為這些情結而離異,給孩子帶來更多傷痛。因此,父親首先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才能讓孩子認同他的成功,並敦促自己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計時炸彈”型父親 (心態消極型 老當著孩子抱怨 讓你容易暴躁)



如果你是脾氣暴躁的爸爸,一定要學會在孩子麵前控製情緒,當然更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在孩子身上,打罵他們。當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要說出你的感覺和期望,盡量用“我”開頭,“我生氣了”、“我很吃驚”等等,而不要抨擊他們。比如,當佻看到四歲的兒子朝小朋友扔石頭時,不要說:“你瘋了嗎?這樣會把小朋友弄傷的,你真是太野蠻了!”而應該告訴他們:“我很生氣,很吃驚,我們不能朝人扔石頭,人不是用來傷害的。”




你可能會擁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取悅他人的能力。乍一看來這種能力對你的工作會有幫助,但是事實上在工作中你可能過分專注於取悅他人,而不敢與他人有直接的衝突或者提出異議。 兩個經曆相似,學曆相同,社會地位同等的父親。 然而,麵對生活中不如意的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是樂觀、公正地看待它,分析造成眼前不便的原因;而第二個父親表現出來的則是麻木和消極抵抗。   


兩個父親各有一個男孩,他們一樣的健康、聰明。上學後,他們卻不可避免地在生活和學習中,麵對著老師的誤解和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這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靜下心來,幫孩子一起尋找症結,教他解決的方法。第二個父親則是當著孩子的麵狠狠地詛咒社會和老師,仿佛所有的波折都是有意讓他們父子難堪。   


一次,發生了地震,兩個孩子都被埋在廢墟下。他們周圍沒有人,沒有食物,隻能等外麵的救援。第一個孩子表現得很冷靜,他盡量減少活動,保持體力和足夠的氧氣,然後用磚頭不斷地敲擊樓板,發出救援的信號;而第二個孩子當時就嚇懵了,他絕望地哭了起來。等救援隊找到他們時,第一個孩子還頑強地活著,第二個孩子卻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見,父親的處世態度對孩子有著多麽大的影響。如果他心態消極,也會潛移墨化地影響到子女的成長,給他們的心理帶來陰影。 對父親來說,如果發現孩子身上出現某種自己所具有的消極心態,一定要重視起來。為了孩子的成長,心態消極的父親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備達觀的人生態度。如果自己無法做到,應該找心理醫生進行谘詢,力圖調整好心態,起到榜樣作用。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塑造優秀人格的溫床。






被動型父親


如果你是被動型父親的兒子,你可能在情感表達上會有障礙。在一個工作和生活並不太分明的工作環境中,能否與同事有足夠的情感交流十分關鍵。


你消極心態的遺傳有兩個經曆相似,學曆相同,社會地位同等的父親。然而,麵對生活中不如意的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是樂觀、公正地看待它,分析造成眼前不便的原因;而第二個父親表現出來的則是麻木和消極抵抗。兩個父親各有一個男孩,他們一樣的健康、聰明。上學後,他們卻不可避免地在生活和學習中,麵對著老師的誤解和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這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靜下心來,幫孩子一起尋找症結,教他解決的方法。第二個父親則是當著孩子的麵狠狠地詛咒社會和老師,仿佛所有的波折都是有意讓他們父子難堪

 


缺席型父親


如果你是缺席型父親的兒子,你在與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層人物互動方麵可能會出現障礙,你很容易對上司產生敵意和憤怒。而且,你可能會有打擊同事的傾向,並且常常會有憤怒情緒。






“導師型”父親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導師型父親的作用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來看。先從正麵進行分析,孩子從2歲起,父親以一個玩伴的角色出現,他可以陪孩子一起嬉笑打鬧。而漸漸地,隨著孩子的成長,父親的角色也由玩伴變成了導師。由於父子之間已經有了親密的關係做基礎,此時再進行任何說教,孩子都會樂於接受了。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工作中也容易與人溝通,並且習慣用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一個反麵例子。在孩子最需要父親介入的時候,他因為工作忙或是以其他事情為由主動放棄了。那麽以後父親再對孩子進行說教和嗬斥,他就會很不服,“在我小的時候,你沒有管我,憑什麽現在才來說我,早幹嘛去了!”孩子的態度惹惱了父親,一個惡性循環就會在父子之間展開。所以,作為父親,首先要與孩子分享情感,不能總是充當指導者。



如何做一個好的父親?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許多父親拘泥於所謂教育的內容和原則,而忽視了教育的時機和方式,把與子女的關係搞得很僵。 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家長向子女傳遞情感的過程。


“養不教,父之過。


隨時隨地糾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親的職責。”他15歲的兒子卻說:“我覺得父親從來就沒有喜歡過我,在他眼裏,我渾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沒有了快樂。”當一個父親把管教孩子隻看成是一種責任、怕別人說自己不盡責時,就會失去對孩子的愛和溝通能力。這樣的教育缺乏良好關係的認可。越是這樣,越能把孩子“逼上梁山”,產生逆反心理. 多數家庭裏,父親熱衷於扮演權威的角色,使教育成為一廂情願的事,隨著孩子的成長,這樣的權威會受到挑戰。心理學家認為,父親首先要與孩子分享情感,不能總是充當指導者。


此外,教育孩子必須有良好的親密關係作基礎,關係的影響力大於教育的內容。 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好時機是孩子兩歲以後。這時,父親可以像一個“討厭”的第三者,進入母子關係圈中。在西方,讓兩歲的孩子擁有單獨睡房已是一種促進兒童心理成長的共識。中國的孩子跟母親可以睡到很大。不誇大地說,許多兒童的心理問題都是因此而產生的。 第二個關鍵時期是孩子6歲時。這時,父親要積極參與家庭的互動和規則的建立。


獨生子女給家庭關係帶來許多挑戰,父母與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種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關係得到平衡。父親要對孩子好,必須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三個關鍵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親來,在外慣了的父親更易於接納和認同孩子的獨立。在傳統文化中,父親常常是家庭的邊緣人,他們樂於闖天下,把孩子留給母親。這樣的父親喜歡回來誘導成年的男孩離家,和他一同涉難犯險,體味人生。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現代父親更多地扮演了非傳統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領路人。現代父親的潛意識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們怕孩子長大後與他們分離,因而甘願聽憑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內心困惑中摸索著成長。


他山之石:


國外父親參與育兒情況 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父親們參與育兒的情況吧,或許它是一種文化,一種異域文化,但對於所有愛孩子的父親來說都是有所啟發的。 1、以色列:傳統上重視男性權威,自幼兒園起就實行男女分開教學,這種男女明顯區分的情況下並沒有差別對待,無論是家務,工作,男女都一視同仁。在以色列,夫婦都參加工作的占95%,男性在家中做家務或照看孩子是一種很自然的日常風景。


此外,每周的安息日還有父親給孩子單獨談心的習俗。 2、英國:英國的男性以重視育兒事業而聞名,為了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學,英國的父親從孩子小時就開始重視教育。 3、德國:德國人在家中度過的時間很多,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是從上午的七點半至下午的四五點鍾,學校也是如此。隨後大部分人不是同朋友同事聚會,而是立即回到家中,同家人一起度過這些溫馨和睦的時光。德國的父親大都把親手為家人建一幢房子作為最大的願望,家人間的密切程度可見一斑。 4、挪威:在挪威,女性有一年的帶薪產假,男性也有長達四周的帶薪待產假,這一法案是1979年製訂的,到現在約有70%的父親使用了這一假期,挪威的父親們認為保障育兒是自己的一項權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