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蔣介石與胡適:稱胡適為“反黨分子”

(2013-04-14 06:43:55) 下一個






蔣介石與胡適日記中的彼此印象




蔣介石對好些特別的文人都顯得有些大度。在某種程度上,是他明白自己需要一些諍友。而胡適自己的內心想法,是當王師,教育可以教育好的當 權者能夠接受民主自由的思想。雙方經常免不了把對方罵得半死,卻還是相互需要。對蔣介石來說,失去大陸是人生之恥,他希望從文士中獲得智慧。在一定意義, 他做到了。台灣後來的治理,確實從混亂走上了正軌。對胡適來說,教育當權者的願望,也可以說最終落到實處。


胡適曾被中共視為反共者,甚至列為戰犯。不過,胡適的這個“戰犯”頭銜,是19541955年, 在全國大規模進行的一場批判胡適的運動中,被一幫文人補上去的。郭沫若更曾在一篇文章中說胡適是“頭等戰爭罪犯”。胡適是國際影響力很大的中國學人,自由 知識分子,一生倡導民主政治。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後,一度危機重重,未必能守得住那個島嶼。美國政界完全放棄蔣介石的聲音很大。此時,胡適去了美國,以他 的影響力為蔣介石辯護,確實取得了對蔣介石有利的效果。胡適19497月 在美國《外交》雜誌發表的《斯大林雄圖下的中國》一文,對美國學界影響巨大。蔣介石政權在台灣的合法性,通過胡適的“學術外交”得到確認。胡文認為,蘇聯 扶植中共是國民黨敗退大陸的原因,其中“西安事變”和“雅爾塔密約”對國民黨傷害巨大,而這都是蘇聯幹擾國民黨政權。蔣介石根據胡文,提出“反共搞俄 論”,形成《蘇俄在中國》一書,就來自胡適思想。此後,蔣介石這套“反共搞俄論”對台灣當時內部安定和鞏固外交起了很大作用。從這角度看,胡適確實是中共 的“反黨分子”,而且還是非常厲害的那種。


但是,胡適也曾是國民黨的“反黨分子”。1922年, 陳烔明與孫中山刀劍相向,曆史教科書說成是陳烔明背叛孫中山。但在那個事件發生的時代,胡適看到的卻是錯在孫中山。陳烔明是想廣東自治,建成一個模範的新 廣東。孫中山是想把廣東做根據地,武力統一中國。胡適認為如果全國聯省自治,和美國式的聯邦製相近,更有利於中國社會走上民主。事實上所謂叛變,也不是一 開始就要對孫中山痛下殺手,主要是兩人政治主張難以調和,有用刀槍來示威的意思。陳烔明想搞出點事來,隻沒想鬧大了,一發而不可收拾。因此,盡管他與孫中 山在“護法運動”失敗後成為好朋友,但他對總是想鬧革命的孫中山有些不感冒了。


在孫、陳之爭上,孫中山的追隨者怦擊陳烔明“悖主”、“叛逆”、“犯上”,胡適反問他們:“在一個共和的國家裏,什麽叫做悖主?什麽叫做犯上?”


最終,孫中山北伐主張通過蔣介石領導的黃埔係軍隊獲得成功,蔣介石從名義上統一了中國。此時,孫中山聲譽日隆,被尊稱國父。國民黨政府決定修建中山陵。胡適明確反對修建中山陵,認為即便要修,也應50年後,後人認為值得修才可以修。孫中山給中國的政治安排是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國民黨北伐戰爭取得勝利,1928年, 蔣介石即宣布訓政期到來。但訓政的主張,卻是在“革命”的名義下,嚴厲打擊“反革命”,提出“一切權力歸本黨”,以黨治國,要建立“一黨專製”的政治體 係。後來,國民黨被批評“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獨裁政治,由此而來。題外話,國民黨和蔣介石從來沒有做到這一點。且說胡 適對國民黨訓政主張,嚴重不讚同。胡適寫下《人權與約法》、《我們什麽時候才可有憲法》等文章加以駁斥。他說,孫中山“根本大錯誤在於誤認憲法不能與訓政 同時並立。”他還說,要揪反動分子,當把國民黨的中央宣傳部長揪出來,因為此人的反對“言論自由”,正是一個“反動分子”。胡適是思想界巨人,他的觀點立 即引起社會強大反響。羅隆基、梁實秋等人也紛紛撰文響應。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文人組織起對胡適的圍攻。當時,胡適任上海一所中學校長(中國公學校長)一職,上海的國民黨要求將他“撤職懲處”。19295月,胡適被迫辭職。同年1010雙 十國慶節,蔣介石稱一些人用“穢言亂政”,就是不點名指胡適一夥人。其後,與胡適相關的《新月》雜誌因發表“不當言論”被收繳焚毀,胡適與羅隆基、梁實秋 等人的結集著作《人權論集》被列為禁書。羅隆基為北大教授,還受到比胡適嚴厲得多的政治迫害。他不僅丟了教職,還受拘捕6小時之辱。1931年,學界一批人呈請胡適任清華大學校長,呈文送到蔣介石那兒,他做了如下指示:“胡適係反黨,不能派。”胡適就這樣成為國民黨的“反黨分子”。


1949年後,胡適雖然在學術外交上幫了蔣介石的大忙,但胡適的“反黨言論”依然不絕於耳。胡適積極參與或受他影響很大的《自由中國》、《文星》等雜誌,就是國民黨政府一些人眼中的“反動”刊物。1960年,國民黨政府通過雷震案,狠狠地惡心胡適一把。雷震是胡適的重要追隨者之一,主張民主和自由,反對蔣介石連任總統,反對老蔣傳位給蔣經國,這讓老蔣非要修理一下胡適這種自由派不可。1957年,蔣經國領導的“國防部總政治部”印發了《向毒素思想總攻擊》一書,就是為了清算胡適“思想毒素”的運動。蔣介石本人對胡適有時可以說恨得切齒痛骨。在雷震案期間,胡適是一位最讓老蔣頭痛的人。老蔣日記為證:


“本月工作以雷震案為重點,自四日逮捕至廿六日起訴作為第一階段,除國內外少數反動言論外,一般反響並不如所預想之激烈,惟一紐約《時代》雜誌乃受胡適之影響,亦作不良之評論,殊出意外。”(蔣介石日記1960930)


10月,蔣聞胡適將從美國返回台灣,頗感緊張與頭痛:“聞胡適定於十六日回來,是其想在雷案未覆判以前要求減刑或釋放之用意甚明。此人實為一個最無品格之文化買辦,無以名之,隻可名曰‘狐仙’,乃為害國家,為害民族文化之蟊賊。”(蔣介石日記19601013)


可就這樣一個“狐仙”、“蟊賊”,蔣介石在恨之又愛之。老蔣的個性和文化修養決定了他必須對文化人有所寬容,又拉又打,又打又拉。就是那個羅隆基,1931年被解釋和羞辱沒多久,老蔣就接待了說情者,那是張壽鏞。


“羅隆基這人究竟怎麽樣?”蔣問。


“一個書生,想作文章出點風頭,而其心無他。”張答。


“可以引為同調嗎?”


“可以,可以。”


於是,羅隆基重獲教職。題外話,羅隆基1949年留大陸,沒跟老蔣去台灣,曾任政務院委員、森林工業部部長等職。1957年,羅隆基成為特大右派,至今仍未獲正式平反。他逝於1965年底,幸未再遇文革之禍。


話回老蔣與胡適之間的關係。1929年,胡適被國民黨定性為“反黨分子”後,他的小日子卻仍然過得滋潤。1930年,他又複任中國公學校長。他寫作、演講、工資收入,每月達1500銀元。當時,魯迅是高收入者,也隻690銀元。胡適19181925年在北大任教,1932年再回北大當教授,並兼文學院長。胡適有很強的籌錢能力,他能力讓有錢人拿出錢來為這所大學發展出力。胡適後來擔任地北大校長,但在未當校長那些歲月,他對北大的影響力,一直不亞於校長。1930年代,胡適在北京期間創辦的《獨立評論》雜誌,也一直與國民黨政府不斷產生衝突。但19321128,“反黨分子”胡適卻與黨的領袖蔣介石有了第一次會麵,並且在一起吃了晚飯。當日,老蔣意猶未盡,再與胡適於次日見麵。雙方開始互相贈書。122,老蔣又再安排與胡商談。此後,蔣介石竟引胡適為座上賓。胡適的朋友丁文江、蔣廷黻等人,甚至還被蔣介石拉去做了政府高官。


蔣 介石想讓胡適直接做高官,胡卻不情不願。他拒絕的理由是“請政府為國家留一兩個獨立說話的人”。抗戰後,他才出任了國民政府駐美大使。但幾年大使生涯,蔣 介石卻對胡適以劣評:“胡適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結果,不惜借外國之勢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損害國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19421013,蔣介石日記)


但 是,蔣介石日記裏罵人,誰都不放過,連他親愛的夫人宋美齡在內。很多在在日記裏被罵的人,反而會得到善待和尊重。胡適的民主、自由觀,總是與他的政治格格 不入。老蔣是因為他清楚胡適好多想法是對的,他認為自己也是對的,所以這才對胡適經常性很生氣。也有時候,胡適的建議受到采納。如抗戰剛開始時,有人主張 把大學生送去戰場打敵人,胡適等提出戰爭是暫時的,戰後的建設更重要。戰後建設就要這幫大學生。因此,盡管當時各方麵很混亂,財政吃緊,國民政府還是組織 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保留住了中國的大學基本教育。大學生除非個人自願,那就不必從軍,盡管專心在學校讀書。華北等地眼看落入敵手,那就把大學遷往大後 方。抗戰期間,西南聯合大學把北大、清華等大學的基本建製保留了下來。如果另外的人做總統,恐怕這種建議不可能被采納,尤其是一貫仇視知識分子的那種領導 人。


1945年,胡適出任北大校長。1947年,老蔣想讓他任考試院長及國府委員,被婉拒,理由是“不入政府,則更能為政府助力”。國共內戰期間,蔣介石政治聲望跌到曆史低點。這時候,他甚至提出由胡適來擔任總統一職。在1948年 蔣介石與李宗仁爭權時,蔣介石確實把行政院長給了一個文人,胡適的朋友翁文灝。胡適認為翁文灝並不適合此職,堅決反對。結果,翁文灝幹了幾個月就因金元券 一事弄得灰頭土臉,狼狽下台。其後,老蔣真想安排胡適來收拾爛攤子。但胡適又一次拒絕。他要的是民主政治,不是官職。但1949年 國民黨政府丟了整個大陸,胡適又痛悔,認為如果自己多參加實際的建設,或許不至於如此。至少他認為自己未盡一份責任。胡適原本與社會各派人物都有交往,包 括毛周等在內。此後,他的反共立場卻表露無遺。胡適對是非的判斷標準,是看自由的空間。對比起來,他認為從老蔣那兒,他能爭得的自由空間要大一些。所以在 台灣,老蔣兩次連任總統,胡適采取完全支持的態度。但老蔣棄諾,三次連任,他就不幹了。胡適不主動與老蔣撕破臉,卻也表明他反對的立場。


19501957年, 胡適主要以學者身份遊居於美國,為國民黨政府做“學術外交”是其一,卻隻占他很少一部分精力,更多的是胡適是想尋找思想上的閑適自由。這樣,胡適沒有太多 和穩定的收入,他的相對舒服的日子也過慣了,就常常入不敷出。這期間,如前所述,胡適雖然在外交方麵幫了老蔣的大忙,但在民主理念上,老蔣與他差距很大。 胡適的追隨者雷震等人的言論,讓老蔣很不痛快。但老蔣聽說胡適經濟有困難,總會及時雪中送炭。並且盡管如此,老蔣還一再要求胡適回台灣擔任一官半職。1957年,67歲的胡適才同意回台擔任“中央研究”院長一職,並延遲到次年4月才正式就任。


得知胡適回台無安居之處,老蔣從《蘇俄在中國》版稅中拿出一筆錢來,為胡適蓋了一間新屋。胡適去世之後,此屋改為胡適紀念館。


就 在胡適入職典禮上,蔣介石親自出席並致詞,以示敬重。可蔣介石的發言,卻對“五四價值”、“自由主義”胡適堅信的信條在褒揚聲中加了譏諷、挖苦話語。他 說:“我對胡先生,不但佩服他的學問,他的道德品格我尤其佩服。不過隻有一件事,我在這裏願意向胡先生一提,那就是關於提倡打倒孔家店。當我年輕之時,也 曾十分相信,不過隨著年紀增長,閱曆增多,才知道孔家店不應該被打倒,因為裏麵確有不少很有價值的東西。”


哪 知道,胡適禮節性等老蔣說完話,就站起來直接反詰:“總統,你錯了承總統對我如此的稱讚,我實在不敢當,在這裏仍必須謝謝總統。不過對於打倒孔家店一事, 恐怕總統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所謂的打倒,是打倒孔家店的權威性、神秘性,世界任何的思想學說,凡是不允許人家懷疑的、批評的,我都要打倒。”


如此不給麵子,老蔣氣得當場就要拂袖而去。陳誠在場做了個圓場,才讓他勉強堅持完典禮。


在相對專製的體係下,如果另外的人遇到這樣公開頂撞一個最高領導人是什麽後果,可想而知。蔣介石心中鬱悶,在他的日記中可一斑:


“今 天實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橫逆之事。第一次乃是民國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漢受鮑爾廷宴會中之侮辱。而今天在中央研究院聽胡適就職典禮中之答拜的 侮辱,亦可說是求全之毀,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後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經驗。而我輕交過譽,待人過厚,反為人所輕侮,應切戒之。惟仍 恐其心理病態已深,不久於人世為慮也。十時,到南港中央研究院參加院長就職典禮,致辭約半小時,聞胡答辭為憾,但對其仍禮遇不予計較……因胡事終日抑鬱, 服藥後方可安眠。”(蔣介石日記,1958410)。


但 老蔣很生胡適的氣,卻不對他個人進行打擊報複。雖然胡適的思想,被他的兒子用“思想毒素”加以貶斥,並此後又有雷震案讓胡適難堪,但老蔣對胡適本人不敢有 任何加害,也不敢對胡適禁言。甚至在雷震案期間,胡適要求見老蔣,他也拖延一個月,想好如何應對胡適之法才敢相見。他知道,胡適必然給雷震說情。


老蔣對胡適有氣還有一點,因為1959年台灣的那次選舉,胡適也公開表示反對他繼續連任。


蔣 介石不僅對胡適如此。對好些個特別的文人都顯得有些大度。在某種程度上,是他明白自己需要一些諍友。而胡適自己的內心想法,是當王師,教育可以教育好的當 權者能夠接受民主自由的思想。雙方經常免不了把對方罵得半死,卻還是相互需要。對蔣介石來說,失去大陸是人生之恥,他希望從文士中獲得智慧。在一定意義, 他做到了。台灣後來的治理,確實從混亂走上了正軌。對胡適來說,教育當權者的願望,也可以說最終落到實處。



蔣經國當年雖然秉承父意,痛批胡適民主政治主張 是“思想毒素”,但在他最後當政幾年,放開了報禁、黨禁。若沒有胡適及追隨者一直喊著民主自由,恐怕他也未必做如此重要的曆史性決定。在台灣的國民黨,也 經過一番民主政治的洗禮,從失去政權到重新取得政權,浴火重生。台灣的民主實驗現在看來比較成功,當與胡適自由主義的傳播和堅持有相當大的關係。




我們可以再回顧胡適如何教育蔣介石的一兩事。


19481025,老蔣請胡適吃飯。此時,對老蔣來說,“局勢大壞”。胡適乘機進言:如你必須認錯,必須虛心,你統帥的國軍紀律之壞是我回國後最傷心的事等。老蔣聽了,沒有生氣,而是一直用接受的態度傾聽著。


1953116。 老蔣約胡適共進晚餐。胡適又對他說:在你統治的台灣今日實無言論自由。第一,無一人敢批評彭孟緝。第二,無一語批評蔣經國。第三,無一語批評蔣總統。所謂 無言論自由,是盡在不言中也。明明憲法止許總統有減刑與特赦之權,絕無加刑之權。而總統屢次加刑,是違憲甚明。然整個政府無一人敢向總統如此說!這話與後 來胡適於1958年中央研院院長就職禮公開頂撞性質一樣,但由於是私下之議,老蔣不以為忤。


胡 適的話老蔣真聽得進去嗎?當然未必。多半聽不入耳的。但有些事,卻還是要受胡適影響;有些新的決定,他會有所顧忌。胡適的影響一般是潛移默化而不是即時 的。整體而言,胡適的影響主要不是他的同代人而是後來者。曆史證明,他的很多論斷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是先知型的精神領袖。他超越了一個時代,他的觀念,正 被我們這些後來者所接受。有人說胡適在台灣現在被人遺忘了。這也是一種誤解。台灣的民主自由變成日常生活之後,並非不感念胡適,而是不再將他日日掛在嘴上 罷了。凡走進曆史的人物,最終依靠曆史和他的著作為後人銘記。僅此而已。


1962224胡適因心髒病猝發而死亡,享年72歲。


聞胡適仙逝,蔣介石頗有有興奮。日記中用“暴死”一詞記此事。幾年後又補充說“胡適之死,在革命事業與民族複興的建國思想言,乃除了障礙也。”(196233“上星期反省錄”)但同年31,蔣介石卻又攜張群去殯儀館,瞻胡適遺容。次日,老蔣在日記中對胡適還有個“蓋棺”之論:“蓋棺論定。胡適實不失為自由評論者,其個人生活亦無缺點,有時亦有正義感與愛國心,惟其太褊狹自私,且崇拜西風,而自卑其固有文化,故仍不能脫出中國書生與政客之舊習也。”(196232)


在 公開場合,蔣介石對胡適的褒獎無以複加。胡適墓碑,蔣介石親自提字為“智德兼隆”。在胡適追悼會上,蔣介石送去的挽聯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 新思想的代表。”就在胡適逝世後,國民黨方麵對胡適的思想圍攻也嘎然而止。不管老蔣對胡適有多少心怨,但胡適的個人威望卻在離世後進一步上升。老蔣也沒采 取任何行動來貶斥胡適個人。他其實發現,胡適的基本思想,是根本撼不動的。


胡適10年忌日之時,有人問老蔣為何“重用”胡適。據說,他卻不置一言。時間證明老蔣私下對胡適的非議才是真正的妄言。說到底,畢竟他還是沒有真正重用胡適這樣的人,沒有聽得進諍言。老蔣無奈,隻好把一切交給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rislee0212 回複 悄悄話 在一個共和的國家裏,什麽叫做悖主?什麽叫做犯上?——這話非常經典。那種奉某某人為主,不得違逆的國民心理,從百年前到現在沒變過,無論毛,蔣,孫,都是這樣子滴,程度不同表現不同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