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推薦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

(2012-02-23 10:02:55) 下一個


抱怨是讓自己變成受害者,受害者不會成為勝利者,你必須要選擇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永遠都不要抱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  


◆天下隻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


◆"同類相吸。"相似的人,無論是同樣在抱怨、或是同樣感恩的人,都會彼此相吸。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反射;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也源自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你對別人不可能比對自己還好,一切都是從你自己開始。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喜歡抱怨,那麽你得捫心自問,這些人是不是被你招引來的。幫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過著不抱怨的生活,成為不抱怨的榜樣。


◆自我檢視一下:當你抱怨(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時,背後的原因嚴重嗎?


你經常抱怨嗎?你已經一個月或是更久沒有抱怨了嗎?如果你每天抱怨十次以上,那你可能已陷入慣性的抱怨狀態,這樣對你並沒有好處,因為你就是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受到的傷害上而喊"痛"。當你抱怨時,你就是用不可思議的念力在吸引自己說不要的東西。然後你抱怨這些新事物,又引來更多不要的東西。你陷入了"抱怨輪回".



積極的人,會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會得到更多的收獲


我們社團裏有一位會員,給我們開列了一堆的抱怨清單。在我處理過幾張清單後, 我才明白,無論我做了多少,她都能挑出更多的毛病。不知不覺地,我打從心底強烈抗拒她所要求的任何事,而且也開始討厭她,因為我們怎麽做她似乎都不滿意。 她提出的建議即使再好,我們也束之高閣,因為我覺得要是做了,隻會惹來更多抱怨和批評。當我不再理會她,而且拒絕討論她對教會的不滿和責難,她就不再把抱怨清單拿給我了。有意思的是:當她停止這樣的行為,她先前提出的每個建議,我們幾乎都慢慢開始采用了。不是因為她抱怨,而是她停止抱怨了,我們才采納她的建議。

現在,你是個更積極的人,會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獲,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


健康的溝通是:直接找那個和你發生問題的人談,隻跟那個人談。和另一個人談就是抱怨;這會形成三角問題,繼續製造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


在你自己的人生中,可能也經曆過這樣的事。你的一個孩子可能會對另一個手足很生氣,卻跑來找你投訴,而不是直接找他討厭的那個人溝通。於是你這個睿智、仁慈的父母便介入了--你要不就是勸誡這個不滿的孩子,要不就是雪上加霜,親自去找另一個孩子興師問罪。短程來看,你可能化解了當下的困境,但你卻沒有給予 孩子所需的方法,去處理他們未來生命中的問題。你允許這個抱怨的孩子在當前的情況下繼續當個受害者,而且讓他繼續維持這樣的模式,去因應往後人生的挑戰。


三角問題在一些團體裏也很盛行。最近我聽說,有位導師向一位導師說起另一位導師帶領團隊的方式。滔滔不絕講了幾分鍾之後,那位傾聽的導師(他一直保持沉 默)按下了電話的擴音器,打給被毀謗的導師:"吉姆,我是傑瑞。我和麥克坐在這裏,他正在分享他對你和你們團體的觀感。我不想變成這三角習題裏的一角,而 我知道你一定很高興聽到他想分享的內容。所以,麥克,吉姆在聽囉。"麥克目瞪口呆地坐著,滿臉通紅。那一刻,麥克清楚地收到了這個訊息:在背後議論別人是 不正直的事;而傑瑞也設定了明確、嚴正的界線,確保自己不會再被卷入麥克的閑言閑語裏。

這個故事解釋了我為什麽把閑話和抱怨放在一起談論。我反對閑話嗎?絕對沒有。隻要:

1.你說的話是恭維那個不在場的人。

2.那個不在場的人如果現身了,你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複自己說的話。



◆做個積極、快樂的工作者

在職場上,我們是憑著做事的能力或締造的作為來領取薪水;我們的所得多寡,大多取決於本身專業才能的高低。 然而,一個在辦公室裏散播陽光和喜樂的人,則具有黃金般貴重的身價。我知道西雅圖的一家企業,有位接待人員名叫瑪莎,她有著我所見過最開朗、最燦爛、也最真誠的微笑。她總讚不吝讚美、衷心喜悅,願意為任何人做任何事。在辦公室裏,你時時可以感覺到她的存在,而每個人也都發現,自己因為瑪莎而變得更愉快、也更有生產力了。

前陣子,我順道路過這家公司去探訪朋友,卻感覺這裏有點不一樣了。好像有人用了比較暗的顏色粉刷牆壁,或是照明出了什麽問題--這是我站在接待區時的感覺。後來我才發覺瑪莎不見了。"瑪莎呢?"我問道。有人說:"她被競爭對手挖角了,薪水是我們這邊的兩倍多。"她四處張望了一會兒,才又追加一句:"那家公司賺到了。"瑪莎快樂昂揚的性格所散發的熱力,影響了這家公司的每個人;而她的離職,則使全體員工的快樂程度和生產力都降低了。業務員說,當瑪莎不在場接電話時,客戶的抱怨不僅增加了,也變得更為激烈。


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顯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

成為不抱怨的人,還能獲得另一份最重要的禮物,就是你在當下和未來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力。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通常都會拿身邊的人做為自己的榜樣。

我發現,在我們還未進行不抱怨的生活行動之前,我都在教導莉亞--全家人的晚餐時間,就是抱怨和八卦時間。我做了她的壞榜樣,而一般人也是如此。而現 在,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們在晚餐桌上談的盡是喜樂的福分和光明的遠景。這才是我想傳承給她的,而她也將以身作則教給她的孩子,世世代代綿延下去。把全家團聚的時間變成一段歡欣、快樂的時光,而不是在抱怨當天如何諸事不順。我確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因為我們不是每天都在尋求(也因而找到了)負麵的事件或遭遇,以確保當天晚餐時有話題可聊。



想要別人改變,你得先以身作則

常有人問我:"要怎麽樣才能讓老板(或朋友、情人、配偶、孩子、員工等)不再抱怨?"答案是:你不 能。但我不是在前一章裏說過你能嗎?是的。改變就是這樣複雜而矛盾。你不能讓另一個人改變。人們改變是因為他們自己想改變,而想要設法改變一個人,隻會讓他更緊守住現有的行為,不肯放棄。"不要試圖教豬唱歌,那隻是浪費時間,還會惹豬很生氣。"被你惹毛的豬不會報名參加你開設的歌唱班。要激勵其他人改變,富蘭克林的結論是:"最好的訓誡就是以身作則。"而甘地是這麽說的:"我們必須活出想要讓其他人效法的樣子。"



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才會吹牛和抱怨。


他們會昭告自己的成就,希望看到聽者眼中投射出讚賞的目光。他們也會抱怨自己遭逢的困難,以博取同情;或是把它當作藉口,以逃避自己向往卻沒有完成的目標。他們會抱怨,其實是因為自覺不配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缺乏自我肯定,於是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推開。

你要知道: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不要再找藉口,快朝夢想前進吧。如果你還在說些"男人都不敢給承諾"、"公司沒給我一個成長的機會"、"我就是比別人慢半拍"之類的話,那你就是讓自己變成受害者。受害者不會成為勝利者,你必須要選擇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請你明白,我了解你也有艱難、甚至不堪的經驗,很多人都是一樣。你可以無止盡地講著自己的故事,堅稱自己沒有做錯,不必對已然發生的一切承擔什麽,然後讓它成為囿限你一生的藉口。或者,你也可以想想彈弓的原理。

是什麽決定了彈弓上的石頭能飛多遠?答案是:看你把彈弓上的橡皮筋拉了多遠。如果你研究成功人物的生平,會發現他們之所以成功,並不是排除了生命中的挑 戰,而是去麵對生命中的挑戰。他們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並藉此來幫助自己成長。他們不再向人人陳述自己受到多少委屈,而是開始尋找挑戰中的祝福。而 且你看,他們找到了。他們把橡皮筋往後拉得遠遠的,結果也就遨翔得更高、更遠。

石頭要從彈弓上飛出去,必須要先鬆開。你得放手。對於生命中的挑戰和痛苦也是如此--放下這一切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