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逝去的武林》 也許對職場有所幫助

(2011-08-21 21:50:22) 下一個

《逝去的武林》


一直迷武術,最近看了《逝去的武林》覺得有些地方對職場也有所幫助,copy上來和大家分享。(李仲軒先生年輕時,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師門下,後退隱幾十年,未曾受過武術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擾,他所見證的三位大師的生活、功夫造詣,令人窺見了原汁原味的中華武學。)


....


世上永遠是強者影響弱者,交戰步法的原理也如此。你的步法強了,能影響別人,別人不自覺地一學你,就敗了。模仿是人的天性,養狗的人像自己的狗,養 貓的人像自己的貓,張三總和李四聊天,最後張三臉上出現了李四的表情,李四帶上了張三的小動作,都是不自覺地模仿。比武時,情急之下,人的精神動作都更容 易失控,一受驚,就模仿對手了。


電視裏獵豹追羚羊,獵豹受羚羊影響,隨著羚羊的步子跑了,便永遠追不上了。比武的情景很像拍花子(誘拐兒童的迷魂術),太容易腦子迷了,腦子一迷,就跟小孩似的,隨著壞人走了,受對手控製了。就看你能不能讓別人模仿你了,要有自己一套,不去希罕別人。


強,指的是能有自己的節奏,這種節奏不是跳舞般外露,而是潛在的。從開始便要練這種潛在的節奏。


曾有一個徒弟難以克服比武時的心神慌亂,聽到佛法中有“定力”之說,就向尚雲祥問起,尚雲祥說:“定力就是修養。”並解釋,練武先要神閑氣定,能夠心安,智慧自然升起,練拳貴在一個“靈”字,拳要越來越靈,心也要越來越靈。練功時不能有一絲的殺氣,搏擊的技能是臨敵時自然勃發,造作殺心去練拳,人容易陷於愚昧。


李仲軒老人對尚雲祥的記憶是:尚雲祥沒有一般練武人身上逼人的氣勢,但雙眼清亮,一舉一動都顯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這種特殊的氣質,是因為他的拳法能涵養身心。


三性調養法:何為三性?蓋眼為見性,耳為靈性,心為勇性。此三性為藝中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時常觀察,耳中不時常報應,心中不時常驚醒,則精靈之意在我,所謂先事預防,不致為人所算,而先失機之虞也。


此心應事,如快刀斷水,明鏡照物,斯其靈明之得,漸入融和澄潔境界。平日如此使慣熟,則靜坐時,格外清明,功夫易致,所謂煉己必於鬧處也。)


武德為什麽重要?因為一個人有謙遜之心,他的拳一定能練得很好。一個好勇鬥狠的人,往往頭腦都比較簡單,越來越缺乏靈氣,是練不出功夫的。


一 個人有了這種內在的修養,心思就會清爽,悟性就高了。老師選徒弟,主要看他的氣質是不是清爽,混混沌沌,就說明他心理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身體患上了 隱疾。眼光沒有一點慈悲,隻會凶巴巴地瞪人,可能現在打架厲害,但看他將來,無不是患病早亡——徒弟找師父也是這個標準。


要珍惜時光,真正練進拳裏去。得點智慧,人生就有了改觀。找師傅學倆狠招——沒人理會這閑茬(次要),找師傅就是找個人把自己腦子化了。化腦子沒法寫,寫了也寫不完,捅開這層窗戶紙,形意裏麵的好東西多了。


化不了腦子,幹著急,這輩子等於白練了。練武的多,化腦子的少。化腦子的人裏,得點甜頭的多,化完的少之又少。


傳拳不傳意。技術可以傳授,經驗沒法傳授,頂多能感染一下。這個意,不是想出來的東西,而是得來的東西。


十年寒窗出一個讀書人,七代出一個貴族,三百年出一個戲子。大戲子被稱為“妖精”,的確如此,能驚天動地,能顛倒眾生。他有絕頂聰明,一個意象很快就抓住,看到什麽,想到什麽,身上就有什麽——這便是習武的資質了。


我們收徒弟,要在天才戲子中再挑選,也沒辦法。寧缺毋濫,得一個好徒弟,真是祖師爺顯靈了,不衰你這一脈。


這裏麵的道理很深刻,練形意的人通過練拳,漸漸地就感知天命了,風水相術不用刻意去學,自己想想,就能明白個大概。


形意進入了高功夫,必定慈眉善目。什麽是慈悲?這個人感知了天命,思維和常人拉開了距離。什麽是悟性?悟性就是感天感地,把天地間的東西貫通在自己身上。


形意拳到了高級階段,沒有具體功法了,都是談天說地。形意拳不是人教的,是天教的。我下象棋總能贏,別人說我算路深,其實我一步都不算,全是想當然,這是練形意拳得來的益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