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hitelily2007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賞餘秀華詩《水墨七夕》

(2015-05-03 14:45:29) 下一個

《水墨七夕》

蓮花一瘦再瘦,蓮子深夜落水
看看,不知不覺就到了夜晚
以前的日子我們相愛多少,影響到以後日子的溫度
而麵對星座,我們需要一個輕描淡寫的詞兒
這一夜,比我們都短暫

我和你,歲月的扉頁和底頁
泛黃的日子再沒有蘭花指來翻動
鳥群含著月光,在微涼的屋脊上
等清晨的第一縷炊煙
四散而去,丟下人間

其實,你來不來這都是一個好的夜晚
我一次次掬起腳下的水聲
喂喜鵲,八哥,麻雀兒
一次次收集它們散落在樹梢上
整整一年的碎語,嘮叨,和一兩句曖昧

清風一晃,我的水墨鋪了一紙
這屬於祖國的一個日子,掛滿了玲瓏
我蓋上扉頁,暈一次相聚
合上底頁
暈一世別離

《水墨七夕》賞析

首先,好名字。七夕中國人的情人節,水墨黑白,黑白了的七夕,為整首詩定下格調。

第一句就不凡:蓮花一瘦再瘦,蓮子深夜落水。不凡之處是靜中寫動,看起來靜止的畫麵,卻被作者捕捉到了變化,這種變化其實是作者心裏的變化。一瘦再瘦,即枯萎再枯萎,直到hold不住,蓮子跌入水中。忽然想到徐誌摩《我等候你》中那種焦急那種等待,卻等也等不來的心情。

“以前的日子我們相愛多少,影響到以後日子的溫度”這句很樸素,也很直白,是直白中容易引起共鳴的。一些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久遠。相愛也好,傷害也罷,每一點每一滴都不可小覷,愛情婚姻中的我們需謹守。

“我和你,歲月的扉頁和底頁”這句是鋪墊,為結尾處“我蓋上扉頁,暈一次相聚。合上底頁,暈一世別離”打下伏筆。歲月是本書,如我和你的愛情,有開始就有結束。蓋上扉頁是相聚,合上底頁是別離。相聚和別離,扉頁和底頁,中間隔著一世。

“鳥群含著月光,在微涼的屋脊上,等清晨的第一縷炊煙”這也是為愛守候整晚的心情寫照。月光代表愛情中所有美好的元素,因了心底的那種柔軟,所以用“含著月光“。微涼的屋脊,清晨的第一縷炊煙,都在點明時間的流逝。心愛的人,怎麽等也等不來,與開篇處“蓮花一瘦再瘦,蓮子深夜落水“呼應。

”其實,你來不來這都是一個好的夜晚“ 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說法,也是一種轉移法。我一次次掬起腳下的水聲”,為何是水聲而不是水?因為水是沒有的,蓮花也隻是作者想象。蓮花的腳下當然是水,夜深的時候水看不見,水聲卻能聽見。想象一下人在守候中徹夜未眠的情形,除了疲憊和失望外,聽覺也會變得異常的敏銳。你用耳朵識別腳步聲和敲門聲,此種情形下,所有官感中聽覺變得最敏銳也就沒什麽奇怪的。

我一次次掬起腳下的水聲喂,喜鵲,八哥,麻雀兒“列出這麽些鳥的名字有意義嗎?這是在跟前麵的“鳥群含著月光,在微涼的屋脊上,等清晨的第一縷炊煙”相呼應。等待是漫長的,為了讓等待好過點,所以用“月光和水聲”來喂養自己的耐心和信心。

精彩的句子又來了“一次次收集它們散落在樹梢上,整整一年的碎語,嘮叨,和一兩句曖昧”。前麵是一次次,後麵緊跟著又是一次次,看到這裏不能不讓人動容,也讓人遐想,作者期待的愛情也許隻是單方麵的,單戀和暗戀屬於沒有回報的愛戀,是最辛苦的,所以才有這一夜的等不來。這也是為什麽這首詩很容易讓我想到徐誌摩的《我等候你》。

“清風一晃,我的水墨鋪了一紙”跟“蓮花一瘦再瘦,蓮子深夜落水”同樣的精彩,除了畫麵動起來了外,也是點題和總結。“這屬於祖國的一個日子,掛滿了玲瓏”,玲瓏可理解成別人的幸福,別人的燦爛,與我無關。這是作者的一種自嘲,也是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一種期許。

總結:這個七夕過得有點慘,明明是黑白,卻像一幅水墨給人雋永靈動和寫意的感覺。看過的七夕大都是粉飾的精致,甜膩的表演,虛假的情懷。唯美不在辭藻,而在辭藻外給人的東西。

餘秀華的敲門磚是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什麽樣的社會,就有什麽樣的敲門磚。上篇博客我推薦了她的幾首詩,去除重口味,她的詩辨識度依舊很高。上篇的推薦以及這篇的詩評,都是為了讓世人看到更多她的好的詩歌,讓人們記住這位腦癱詩人,不是因為那些吸睛的標題,同時也是給所謂的“唯美”一拳重擊。

(原創勿載)

p.s. 附兩首跟詩的意境吻合的曲子,一首是林海的《等,黎明》,另首是人間四月天裏的《我等候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