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hitelily2007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杯綠茶說開去,談孩子的教育

(2014-01-01 13:01:56) 下一個
桌上是一杯飲完的綠茶。洗杯子的時候,我會心一笑,因為那是兒子沏的茶。

我愛茶,從綠茶到紅茶到花茶,都有所愛。一次跟兒子生氣我說:“下次如果媽媽再生氣,你就沏茶給媽媽,媽媽就不會氣了。”沒想到他居然記得,可今天他沒犯錯,我也沒生氣,這茶是什麽意思呢?

其實我差不多也能猜到,他是想讓我同意他玩電腦遊戲。為了保護他的眼睛,一星期一次的遊戲時間被我取消了。可是看見細長的茶葉在茶水裏站立和舒展的樣子,我的心還是忍不住美滋滋地,於是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他:

“What do you want? ”

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先做媽媽歡喜的事,比如彈琴,比如洗碗,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法,他用了不是一次兩次,而在這些可愛的小九九麵前,我的嚴格難免要敗下陣來。

說實話我不算一個很好的媽媽,因為我對兒子有時嚴厲過頭,有時又溺愛得不行。溺愛造成他的依賴,嚴厲造成他的叛逆,當然說叛逆是有點言重了。他是一個在外麵不惹事,在家裏有點小脾氣的孩子。我忽然就想,我說他叛逆,是不是因為他不是每次都聽我的呢?孩子不聽話,是不是就是叛逆呢?

說到叛逆,其實每個孩子多少會有點,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不過就算有戰爭,母子連心,他依然跟我最親。兒子喜歡音樂,我也喜歡,音樂成為我們之間一種愉快的交流。我將我的喜好滲透給他,他將他的心愛介紹給我,漸漸地我們在音樂方麵有了共同語言。

這些天我和兒子都喜歡上了一部叫《lost》的係列片,講的是飛機墜機以後,荒島上幸存者們的離奇經曆。每天晚飯以後,看上一兩集的LOST,成了我和兒子共同的盼望,當然前提條件是做完該做的作業。我們用netflix在wii上看,看什麽和看多少完全自主,沒有廣告插播,很是過癮。

孩子大了,不再喜歡跟在大人屁股後麵,你從散步時他不樂意的表情就能知道。因此找到一件或兩件你和他都喜歡做的事情,會是一項必要和值得的感情投資。男孩子可以從媽媽身上吸取感性元素,但太多太敏感了就不好。男孩子需要跟父親在一起,從父親身上吸取一些陽剛的爺們的東西,球類運動就是很好的選擇。

兒子屬虎,博客裏我一直叫他小老虎。現在的小老虎,個子已經超過我,鞋子尺碼也比我長一碼,顯然小老虎的稱呼已經不合適。他的力氣比我大,在我扛不動的米袋和純淨水麵前,也可以請他幫忙了。

然而有一些是不會改變的,比如每天回家,我問他的第一句話總是:今天學校怎麽樣? 每天吃晚飯的時候,依舊是他話匣子打開的時候;有事求我的時候,要麽是看著我傻笑,露出兩顆可愛的門牙,要麽就是給我一個熊抱,現在偶爾還會主動給我捶捶腿揉揉背什麽的。

所有這些都在提醒我小老虎長大了,不能再像對待小小孩那樣對待他了,不要什麽都幫他做好,也不要什麽都替他決定,多給他一點鍛煉的機會。我承認我是個喜歡擔心和習慣了掌控的媽媽,一直以來我都在用我的翅膀保護著他。父母對孩子的掌控,最好的借口就是:我是在保護他,保護他不接觸任何不好的東西。可是我能保護他一輩子麽?最終他還是要麵對世界,他的生活還是得靠他自己來過。

前段時間,學校組織看一個有爭議的有關bully的片子,裏麵是真人真事,而且有暴力和粗語,我當時就很糾結為什麽學校要求大家必須看?bully現象肯定有,但畢竟少,影片裏那種極端行為的就更少。有沒有一種可能,那些有bully傾向的學生,看了片子以後會想:原來還可以這麽壞的啊,看來我可以再壞一點!

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毒品,把毒品的樣子、功能、吸食方法以及吸食過後有哪些感覺,都一五一十地說給學生聽。我就搞不明白,關於毒品的事,學生有必要了解得那麽詳盡嗎?學校是不是應該把毒品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放在首位呢?要知道教育不同於科普,教育應該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再比如說性教育,學校對學生進行性教育是必須的,但13號草案的提出不能不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社會對學校的滲透作用,先有法律承認同性戀合法,同性可以組成家庭,後有學校借反bully運動,在學生麵前大談性取向問題,讓多數孩子卷入到本來不用卷入的東西裏去,這是什麽道理?這些東西的滲透,對孩子以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能帶來的混淆,以及我們現在尚不能看見的影響又該怎麽說呢?

回想我們小的時候,社會單純,人也單純,學校哪有什麽同性戀和毒品的教育?看起來是學校有責任讓學生了解,是尊重人權反對歧視,其實開展這些教育本身就說明了現在社會越來越敗壞。最後還是那句話,教育不等同於科普,評估一項教育的標準,應該看它對學生是否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