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人人都喜歡音樂。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廣泛,最普及,人人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操作的藝術形式。音樂一定是發生在人類有真正的語言之前。那時候,即使無衣遮體,無樂無曲,人們在獵取食物之後,或者其它歡快之時,肯定是敲打著最原始的器樂,發出最原始的吼叫,以抒發他們的欣喜之情。千萬年後的今天,音樂已成為人們相互交流,娛樂,抒發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雖然,人人都喜歡音樂,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喜歡”唱歌。這樣說,似乎有些武斷,所以,在喜歡兩個字上加上了引號。換句話說,人人或許都喜歡唱歌,隻是有些人認為自己唱的不好,有些人認為自己唱的難聽,或許更有些人被別人說唱的難聽而拒絕唱歌,拒絕在大廳廣眾之下唱歌。想一想,歌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是文學與音樂的結合,是抒發情感的最簡潔方式;是喚起情感的最佳途徑。情歌能夠牽起無數伴侶;一首好歌能夠撞擊千百萬人的心口;甚至,有人能夠唱著歌邁向死亡。這就是唱歌的力量。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不喜歡”唱歌的人,是懷著無私的胸懷,因為,他們怕自己“難聽”的聲音影響了別人的“耳朵”和感受。我想,除了給這些人敬意之外,同時應該鼓勵他們,不管什麽人,都應該放心大膽地去唱。因為所有人的歌喉經過訓練和實踐後,都將得到改善。當然了,放開歌喉去唱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音樂和唱歌有益於身體健康。這部分將在有關章節中,將從科學角度講述音樂和歌曲如何影響人體。
接下來我想用親身經曆告訴那些“不喜歡”唱歌的人,希望你們從我的體會中有所體會。我也將把近年來從老師那裏學到的知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做一個總結,放在此書的某些章節中,希望能夠使所謂“不喜歡”唱歌的人改變你們想法,也希望象我一樣中年起步學習唱歌的人,有所啟迪。
我曾經是非常喜歡音樂,但是“不喜歡”唱歌的人。注意,我也把 “不喜歡”加了引號。
我從小就很喜歡音樂,在中學時,是學校樂隊的大提琴手。也曾隨的潮流考過當時的“五七藝術學校”,盡管成績得到了考官們的認可,卻因為“家庭問題”而被拒之門外。在那個時代,類似的故事很多,這隻是平凡而不快的其中之一而已。記得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沮喪,家中長輩們幾乎沒有人希望我在音樂界找飯碗。因為,在父親的大家庭內,已經有過先例。
這需要從爺爺說起,他曾是清朝末年的最後一批舉人,當他從“八股文”轉向自然科學後,以甲等成績考取留洋日本,後來成為北京大學教授,建樹頗豐。他治家很嚴,要求兒子和女兒都要接受科學教育,他的孩子們沒有辜負他,出了家裏出了卓有成績的科學家和醫學家。但是,我的父親,作為爺爺最小的兒子,順從爺爺的意願考進了南開大學,然而他卻在中途輟學,中斷他的學業,瞞著爺爺考入了“北平藝專”,就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前身。接下來家中當然是一場軒然大波。。。。。。
按理說,爸爸有這種經曆,他應該鼓勵或者指導我唱歌才符合邏輯,然而他卻隻教授我大提琴和鋼琴,他認為我是“鑼”一樣的嗓子,不能唱歌。不知為什麽,我也莫名其妙地從小就順從地認為爸爸說的對,於是,就變成了非常喜歡音樂,同時又是所謂“不喜歡”唱歌的人了。
記得從北京第二外語學院畢業後的第二年,受聘於中央音樂學院外文教研室當英文教師,一呆就是五年,先當了三年助理教授,後做了兩年講師。當時我教本科,研究生和進修班的英文,當然也就和聲樂係的研究生們很熟悉,他們很多人後來成了聞名國內外的音樂家,其中包括迪裏拜爾,付海靜,劉躍, 範竟馬等。。。記得範竟馬說“王老師,聽你的嗓子可以唱歌。你教我英文,我們教你唱歌吧。”我隻是把它當成笑話一聽而已。說實在的,當時絕大多數西洋歌劇在北京演出,我幾乎場場都去看了。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對那些經典西洋歌劇的故事情節和唱段,絕不亞於對“革命樣板戲”的熟悉程度。然而,那也是僅僅局限在享受音樂和歌唱的美妙之中。
來到美國之後,作為第一代移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超強的工作壓力並不能壓垮我們,大概因為是中國人的緣故,我們具有一種天然的,要麽就是“訓練過”的抗壓性。記得當時在公司裏組建亞洲的售後服務市場部門,每天幾乎除了睡覺全部都放在工作上。直到有一天,醫生告訴我,我有癌瘤需要手術切除,我才驚醒到,應該把生活重新調整。於是,我又回到了音樂天地。這一次,我不再是僅僅局限在欣賞,而且開始了學習唱歌。
因為家居的遷移,也先後跟隨幾位老師學習,包括啟蒙老師蔡皖曙,他是福建音樂學院聲樂係畢業的。雖然僅僅很短的時間,但是受益匪淺,知道了如何張開喉嚨,什麽是腹式呼吸等等基本知識。以後又從-師於楊瑞奇老師。楊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歌係畢業的。盡管時間短嶄,但是也有很大的收獲。 後來一直跟隨高曼華女士學習,從她那裏比較係統地學習了很多聲樂知識。
父親是非常疼愛我的,盡管他“耽誤”了我學習唱歌的最好時光。我很尊重和孝敬父親,我沒有一絲的埋怨。不過,在我的腦海中一直想著,如果女兒喜愛唱歌,我一定全力支持!絕不能讓她在將來有任何遺憾。女兒從小喜歡音樂但因為覺得自己唱不好,很少唱歌。 小的時候就是個大嗓門,哭起來左鄰右舍都能聽到,因此被外祖父稱之為“喇叭”嗓子。在我生病後,為陪伴媽媽,開始跟我一起唱歌。這也成了後來我和女兒一起唱重唱歌曲的原因。因為這是在做我們共同喜歡的事情,所以,和女兒在一起的時候,唱歌成了我們的主要活動之一。在舊金山灣區有過很多場公益演出中我和女兒表演了重唱,並且受到熱情的鼓勵和好評。
張開口唱歌不難,但是,要想唱的準確和好聽則很不容易,藝術畢竟是藝術。我理解這一點,所以幾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堅持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那是從未想過的事。我的夢想很簡單,隻是希望能夠正確地使用我的歌喉,唱出我的情感,希望唱的自己滿意,也希望周圍的朋友們喜歡,使它充實我和朋友們的生活。
學習唱歌也和學習其它科目一樣,有種起伏性的進步過程,“起”的時候不必喜上眉梢,“伏”的時候也不要悲上心頭。
我的體會是張開口,把歌唱出來,先不要畏懼聲音好不好聽,也不要怕別人說什麽,當你張開口唱出來的時候,你已經從健身方麵受益了。
記得剛剛學唱歌的時候,因為不會用假聲,唱D2都困難。有一天突然學會了用假聲,一下子唱到F2,下班回家一路開車不停的唱,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 結果到了第二天,頭一天找到的感覺沒了,雖然還能唱到F2 但是難聽之極,如同尖叫。難過的我好幾天沒張口。當時老師告訴我,這是常事。學習唱歌就是這樣,掌握一種方法,就是在不斷的反複中完成的。
不管從我學習唱歌的經曆,還是從這本書的廣泛內容,如果音樂愛好者們,不管從哪個方麵得到了幫助或者啟發,哪怕隻有一點點,我就已經十分滿足了。
"Nella Fantasia" ("In My Fantasy") is an Italian song based on the theme "Gabriel's Oboe" from the film The Mission (1986). With music by famed composer Ennio Morricone and lyrics by Chiara Ferraù.
Nella fantasia io vedo un mondo giusto,
Li tutti vivono in pace e in onestà.
Io sogno d'anime che sono sempre libere,
Come le nuvole che volano,
Nella fantasia io vedo un mondo chiaro,
Li anche la notte è meno oscura.
Io sogno d'anime che sono sempre libere,
Come le nuvole che volano.
Nella fantasia esiste un vento caldo,
Che soffia sulle città, come amico.
Io sogno d'anime che sono sempre libere,
Come le nuvole che volano,
Pien' d'umanità in fondo all'anima.
In my fantasy I see a just world,
Where everyone lives in peace and in honesty.
I dream of spirits that are always free,
Like the clouds that fly,
Full of humanity in the depths of the spirit.
In my fantasy I see a bright world,
Where each night there is less darkness.
I dream of spirits that are always free,
Like the clouds that fly.
Full of humanity.
謝謝,你一定也是愛唱歌的朋友。:)
Through your songs, I could feel your noble character. I did not know you experienced illness before. You must overcome the physical weakness by your optimistical character.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Wish you sing more songs, I like your songs very much.
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