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來私立學校永遠是話題,

(2009-08-24 20:54:51) 下一個
轉載一報道節選
華人榮膺羅德學者 為廉租屋增光


  單親媽媽朱雯自中國大陸移民來美後,一直住在紐約華埠門羅街(Monroe Street)一個租金管製的廉租屋內,在這裏培育女兒孟雪以優異成績獲哈佛大學提前錄取,並獲得2003年羅德學者獎(Rhodes Scholars),是當年唯一的華裔得主,同時還獲得另一重要獎項—英國馬歇爾獎學金(Marshall Scholar-ship)。此前,孟雪也是百內基學者獎(Beinecke Scholar 2002)得主。“廉租屋內出羅德學者”一度成為媒體報導佳話。

  目前仍住在老地方的朱雯說,她住的一臥公寓,剛入住時月租400元,現在已漲至800元,但比市價仍然便宜很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於越來越多華人新移民入住,沒有注意入鄉隨俗及公德心的問題,造成其它族裔不滿。更有人違反規定,一個公寓擠住多人,這樣水電開銷也會大大超支。朱雯說雖然租金包括水電,但長此以往,公寓維持費用大大超支,最後仍會轉嫁到住戶頭上。

  朱雯舉例,她日前外出購物歸來,手上大包小包的在等電梯,一白人住客入內後沒有等她就按了電梯,險些將她關在門外。她有點生氣的質問對方,對方居然說你們華人不也一樣嗎!弄得朱雯啞口無言,為自己同胞的素質臉紅。
文章的媽媽是我同學的姐姐,他們的父親是中國早期的50 ,60 年代中央廣播文工團的著名男高音,80年代初全家移民美國,他們的父母在文革期間受了很多迫害,在中國他們沒能上學,來美國他們年齡大了也沒能上學.隻能打工。這個女孩參加了紐約的為低收入的一個項目prep prep,很嚴格的考試,還有一年多的上課,保證能夠進入好的私立學校不用擔心費用。她參加了這個項目,然後上了最好的私立女校。後來上了哈佛,現在是一家大事務所的律師。我同學的女兒沒有考上那個項目,上的是教會高中,上的是一般大學,而我同學和他太太總是用那個姐姐要求她,氣的她和那個姐姐不來往。

能上私立高中肯定有很多好處,但是我想最適合自己和經濟條件要綜合。我還有一個親戚這幾天已經帶著她的女兒為明年大學錄取去哈佛和普林斯頓麵試,兩所學校都表示要錄取她,她是美國16歲組的擊劍冠軍,準備參加2012 倫敦奧運會。她的SAT考了2200.她上的是公立高中,但是每年要花2萬用在參加各種擊劍比賽上,我親戚說你把錢用在了學費上,我們用在訓練上,我說我女兒要有這個興趣,我寧願把錢花在這上麵。說來挺諷刺的,她曾經也是單身母親,也沒有身份,我的一個好朋友去世了,我把她介紹給朋友的先生,朋友奮鬥好多年,剛剛有了百萬,就得肝癌去世了,沒有孩子,沒有遺囑,錢全歸了老外先生,在我親戚走頭無路時他們結了婚,我朋友剛去世才2個月.那時這個女孩才5歲,我的親戚踏踏實實的當了百萬富翁,還不到半年,我的先生離開了,我又成了單身,孩子還不到5歲。我的朋友都說,怎麽這麽不寸呢,就差這麽一點,十幾年過去了我是一個人帶大孩子,又要上班,孩子的親爸每月隻給400-500,那個女孩的繼父,把全部的精力和錢全花在了這個孩子身上,他的第一次婚姻還有3個孩子,都不和他來往。我沒有遺憾,因為我永遠可以做我自己。我因為要上班每天還把自己弄得挺利索,我一看她嚇了一跳,別說了。人所選擇的路不一樣,隻要你不後悔,無遺憾。話說遠了,對不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