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親自作的夢之 ――毛主席誇我是好學生

(2009-03-12 01:04:31) 下一個

 夢裏是在我的學生時代,好像是我初中時的學校。毛主席帶領著一眾人等來我校視察,全體在校師生全都投入到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掃除運動當中。其中由我本人擔任小組長所帶領的小組在這次清掃活動中任務完成得最出色。當主席來到我班教室的時候,不由得眼前一亮,被這窗明幾淨、一塵不染的景致感動了。立刻向肅立一旁、謙恭卑微的教職員工詢問是哪位學生這樣的優秀呀?這時我不無激動又有些得意洋洋地站出來,向主席行了一個隊禮說,正是在下我呀。

主席他老人家微笑著讚許地點點頭,問我說:“你叫什麽名字啊?”

我胖臉兒一揚,驕傲地說:“我叫宋斐然,“斐然向風”的斐然。”(我長這麽大就沒聽說過有“斐然向風”這麽個詞匯,也不知打哪兒冒出這麽一句來)

主席說:“嗯,好名字,不錯!你們家誰讀過«詩經»啊?給你起了這麽個名字

我心下想: “詩經?什麽詩經?誰讀過啊?毛主席他老人家果然是博學多才的偉人啊,說個名兒,就知道出處。

我嘴上卻忙不迭地回應著:“家父非常喜愛閱讀詩經,我的這個名字就是他給起的。”

於是主席又讚許地表揚了我一番後,離開了。

沒多久,我就大夢方醒地睜眼了,想起剛剛的夢不由覺得好笑。我是70年代生人,從我記事起,文革已經結束。老毛也已經躺在水晶盒子裏了,毛澤東時代對我來說已經是遙遠了和陌生的了。小小年紀的我就更談不上什麽個人的崇拜了。怎麽會夢見老毛了呢?看看表早上不到7點,想起這個夢就睡不著了,於是打開電腦,上網GOOGLE一下,結果令人吃驚。

還真有“斐然向風”這個詞,意思是翩然地聞風歸向。該詞出自於漢代賈誼的«過秦論下»:“天下之事,斐然向風,若是著何也?”另外在«三國誌魏誌袁渙傳»中也寫道:“使海內斐然向風,則遠人不服可以文德已來之。”

我向 毛主席保證,我在夢到他老人家以前,就從來也不知道“斐然”是“斐然向風”的斐然。我隻知道說成績斐然、斐然成章和文采斐然這幾個詞匯。 

以下是我在googlegoogle來的部分關於“斐然”的解釋,摘錄如下:

斐然
1.
 
文彩貌;顯著貌

 《漢書·禮樂誌》:“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  劉禹錫 《秋聲賦》序:“吟之斐然,以寄孤憤。”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周侍郎 亮工 ,文章政績,斐然可觀。”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序》:“   山月 ,有誌於畫道革新……成績斐然。”參見“ 斐然成章 ”。

 2.  穿鑿妄作貌

《魏書·元深傳》:“頃 恒州 之人,乞臣為刺史,  乃斐然言不可測。”  陸遊 《謝王樞使啟》:“斐然妄作,本以自娛,流傳偶至於中都,鑒賞遂塵於乙夜。”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龍門 拙句,斐然妄發。閣下仍刊翠琰,示方來,言詩之人得不笑我哉?”參見“ 斐然成章 ”。 

3.  發憤貌;狂放貌 

三國  曹丕 《與吳質書》:“ 德璉 常斐然有述作之意。”  杜牧 《奉和詩》:“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周遊當世,常斐然有扶衰救缺之心。”  魏源 《李希廉墓誌銘》:“負斐然之狂,邁嘐嘐之誌,卒歸反求,能自得師。” 

4. 猶翩然。輕快貌。《史記·太史公自序》:“結 子楚 親,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  。”參見“ 斐然向風 

   在所有的解釋和出處之中,我尤愛杜牧的這句:“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狂放不羈,翩然來去。這就是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