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小傘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個人資料
黑眼睛的蘇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槳聲燈影裏的鳳凰古城

(2016-06-15 19:15:45) 下一個

去鳳凰是去圓一個文學夢,為了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為了清水芙蓉般的翠翠。鳳凰果然美得超凡脫俗。一江碧水帶著一江燈影,比那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還要勝過幾分。

俏佳人似的鳳凰古城,沒有“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秦淮風月,卻有少數民族一次次揭竿起義的暴動,同時也就帶來了曆朝統治者一次又一次的鎮壓,因而有了“鎮竿”這個曆史名稱,與廣西邊境的“鎮南關”異曲同工。直到民國二年,才改“鎮竿”為“鳳凰”。

鳳凰古城的靈氣全在沱江,她清澈明淨,不似“那晃蕩著薔薇色的曆史的秦淮河(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她沒有六朝金粉秦淮名妓的脂粉氣,蕩漾著的是湘西小妹翠翠的清純。

踟躕在夜間的沱江岸邊,有置身秦淮的恍惚,期盼著會遇上一位淺笑盈盈的少女,懷抱琵琶,輕撫絲弦,彈奏出一曲《春江花月夜》。然而,沱江兩岸卻布滿了各種酒吧,人聲鼎沸夾雜著震耳欲聾的重金屬搖滾,讓人避之猶恐不及。現代文明這隻黑手真是無孔不入,讓人悵然,讓人惘然。

多麽希望能在清澈的沱江上蕩起雙槳,可惜隻有一種兩頭尖的遊船,船上可坐十人左右,由船夫撐船,在江中走了200米左右,便被轟下船。為了上這個船,足足在雨中排了40多分鍾。像朱自清和俞平伯那樣在黃昏中月光下泛舟秦淮的雅趣隻能是幻想。

<邊城>裏如沱江水一樣清純的翠翠已無處可尋,翠翠的爺爺,那位憨厚的拒收擺渡費的老艄公,恐怕早已成了古老的傳說。在古城裏充斥的是腳步匆匆的遊客 。而那滿街商鋪裏坐著的店老板緊盯著的是遊客的錢袋。當一把牛角梳都要賣500多塊錢時,誰還能奢望遇上擺渡不要錢的老艄公!

若把自己從熙熙攘攘的遊人中抽離出來,找一個僻靜處,獨坐江邊,便可以從眼前的景色中品出沈從文筆下美麗的湘西。

你會看到清澈的“水中遊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裏。兩岸多高山,山中茂密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裏,春天時隻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麽妥貼,且與四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麵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一個對於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於一隻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於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跡,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

你會看到夕陽晚照,漁歌唱答。你興許會聽到翠翠清亮的笛聲,爺爺在江中用啞啞的聲音唱起山歌,那歌聲與竹笛聲震蕩在寂靜的空氣中,使得寂靜的江水更加寂靜,連那流水輕輕的嘩嘩聲也聽不見了。

古老的水車咿咿呀呀地在講述一個又一個翠翠與天保及爺爺的故事,但是哢嚓哢嚓對著水車拍照的遊人裏有誰聽得懂呢?讀過<邊城>的又有幾人?沒有文學的自然景觀少了許多詩意的聯想。正像曾經讀到過的一個段子所描述的:

為什麽要學習?為什麽要讀書?為什麽要有文化?    
當你看到夕陽餘暉中一群飛翔的鳥兒,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好多鳥,好多鳥,臥槽,真Tm好看”。

我為了沈從文而去湘西,而去鳳凰。我看到了沈從文筆下的風景,卻找不到沈從文筆下的人物。應了那句著名的古詩“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如今的鳳凰城早已是物是人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