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人不愛排隊說起
(2010-03-13 13:24:44)
下一個
幾天前去中國駐多倫多領事館辦回國簽證,人很多,長長的隊列從屋裏排到屋外,大多是中國人,也有個別加拿大人。排在我後麵的是一男一女兩個白人,男的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很紳士的樣子;女的是一個20多歲的漂亮的姑娘。他們一直在聊天,從他們的聊天中我知道那個姑娘沒去過中國,她為她的老板取簽證;那個中年男人與中國有生意往來,常來常往於加中兩國,對中國很熟悉。後來,那個男士開始抱怨中國了,我支起了耳朵,他對那個姑娘說:中國人很多,很擁擠,特別糟糕的是中國人不守秩序,不愛排隊,所以更擁擠。他說的雖然是實情,但我聽著很不舒服。雖然入了加拿大籍,但骨子裏認同的仍然是中國。中國的問題自己人說可以,外人說就受刺激。
中國人不守秩序不愛排隊是普遍現象,據說現在有所改善。許多人分析過原因,有的說是由於人多,但這種說法很牽強。要說人多,那日本東京的人絕不少,東京的地鐵之擁擠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但我在東京的地鐵站卻感受到最井然的秩序:站台上每隔一段畫著一條橫線,那是車停下後車門的位置。等車的人們哪怕隻有兩三個人,也要在橫線後站成一排,絕無擠成一堆的。車停下後,人們自動退後讓下車的人先走,然後再按秩序上車。因此,東京的地鐵是擠而不亂。
遵守秩序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要積年累月,要有外在條件和內在的自我約束的配合。然而,破壞這種習慣隻需幾次不愉快的經曆。猶記得80年代在北京乘公交車的噩夢。那時每個星期天帶孩子回菜市口老公的父母家,晚上回海澱區自己家時要在動物園轉乘332路。夏天還好,要是在冬天,那個罪就受大了。北風裹著黃沙撲麵而來,稍不留神孩子的小腿就會露在寒風中,人群湧來湧去,孩子的鞋子被擠掉是常事,每一分鍾等待都是煎熬。可是,偏偏夜裏車輛稀少,20多分鍾也不來一輛車,好不容易車開過來了,那司機卻有意耍弄我們這些老老實實排隊等候的人,他不在排有隊伍的鐵欄杆前停車,而是把車開出老遠,那些不排隊的、年輕力壯的追著車跑,搶上車去,占位子,而我這樣抱小孩的卻被丟得遠遠的,隻有望車興歎的份。常常是40多分鍾也擠不上一趟車。我總是想不明白公車司機為何要這樣做,他們覺得好玩?欺負弱者特開心?司機的這種做法是對守秩序的人們的戲弄,久而久之,誰還會守秩序?
出國多年,遇到一些事情常常愛與國內的景況做對比,引發一些思考。我想知道加拿大人是如何養成守秩序的習慣的,後來從小孩子的身上找到了答案。一次在公共衛生間洗手時,一群6、7歲左右的女孩子擁了進來。記得那個衛生間大概有四個洗手盆。我和另外一個成人使用其中的兩個,孩子們使用另外兩個。讓我驚奇的是,她們自動在那兩個洗手盆前排起了長隊,而我和那個成人的後麵卻沒有一個孩子。她們不給我們壓力,讓我們輕鬆地洗手。那些排隊的孩子不忙不亂,一個接著一個魚貫而上,隻看見一雙雙白色的、黑色的、黃色的、咖啡色的可愛的小手在洗手池內交替出現,儼然一副美妙的動感的畫麵,我都看呆了。
今天在遊泳池的更衣間又見到了這幅美妙的動感的畫麵:一位優雅文靜笑嬮如花的女教師帶著20多個小女孩來到了更衣間,平時隻能容納十幾個人的更衣間有點擁擠,老師要孩子們一個個來,老師親切地說著“No rush, honey","Very good,sweetheart",沒有訓斥,沒有嚴厲的命令,老師親切的稱讚不絕於耳。孩子們一個挨著一個排隊換衣,排隊淋浴,排隊走入泳池。
不用多說了,加拿大人守秩序的習慣是從娃娃開始的。
至於加拿大人是怎樣尊重秩序的,已經不需要我多言了,反正絕對不會出現北京公交司機的醜惡行為。
同感!前些日子來了個中國演出團體,觀眾當然都是國人了。演出前的廁所很幹淨的,演完後上廁所,一下子就回到國內,那個髒亂啊~~不知道那劇場的清潔工會怎麽想。
同意你的意見,不排隊看似小事,但“以小見大,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Peasant 真是說到點子上了,非常同意“排隊狀況如何,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狀況的反映,是正義與公平的象征,是對規則和秩序的認可”。中國公共秩序的混亂實際上是政治秩序與經濟秩序混亂的外在表現而已。
你說的有道理,但我覺得中國孩子在守秩序方麵與加拿大孩子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記得一年聖誕節在多倫多觀看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兩三千人的劇場裏有三分之二是孩子,但是,從始至終劇場裏沒有一點噪聲。一個多月後觀看中國人組織的一場春節電影晚會,也就三四百人,幾十個孩子,可是,那些個孩子哭的、叫的、亂跑的,沒有一刻安靜。對比太鮮明了。
當年本人和一個同事到北京站提貨,我們倆抬著一個紙箱在電車的終點站上車,本來車也不是十分擁擠,在車門上一個男人非要擠過我們抬的紙箱先我們上車。我們被擠得無法移動,上不去也下不來,很生氣,說他不長眼,不知謙讓。他明知沒理卻說一些無聊的話堵你的嘴。
最可笑的是在巴黎鐵塔參觀。遊客很多,來自世界各地。大家都是排隊等待。我們前麵有一大的中國旅遊團。這些人不耐煩排隊,硬要導遊去和管理人員說說讓他們先進去。導遊是當地人當然隻能做做樣子糊弄這幫不知好歹的人。我們則一直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覺得自己有優先進去參觀的特權。
“人多”是借口。日本地鐵情況你怎麽解釋?
有時候不是教育使然,而是生存環境使然。
何以如此呢?我認為是從上行下效來的。大的方麵,中共的特權製度,不遵守憲法;小的方麵,各級中共官員嘴上一套,行為上另一套,漸漸使得一般國民吃一塹長一智,慢慢變得“聰明”起來。
不知道俺這非北京人可不可以說北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