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小傘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個人資料
黑眼睛的蘇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西行漫記(八)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anyon Land,ARCHES 國家公園

(2007-11-08 16:12:56) 下一個


這世界上的美景何其多矣。而位於美國UTAH州的東南部的Canyon Land,Arches, Natural Bridges 和Capitol Reef 卻以其奇特的地貌,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的自然美震撼著每一個看到它的人。站在這樣的美景前麵,除了視覺的震撼,就是心靈的感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類的語言變得十分蒼白,還是讓美景自己說話吧:

湍急的科羅拉多河將沙石構成的台地切割出一道道的峽穀,最高處達海拔6000英尺。這個景點叫“洗衣女”(位於Canyon Land,圖片掃描)。許是被夕陽的餘輝下的美景鎮住了,洗衣女忘記了歸程。



這個景點叫大象穀(位於Canyon Land,圖片掃描)。 這群大象來自亙古的蠻荒時代,不知為何在這裏停留,這一停留就是億萬年:



我管它叫做火焰山(位於Canyon Land,圖片掃描)。熊熊的烈焰直達天際,連天邊的雲彩都燒紅了。孫大聖,快去借芭蕉扇!



這個景點叫國會山(位於Capito Reef National Park,圖片掃描), 比人工造的宏偉多了:



這個景點叫自然橋(位於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圖片掃描), 全部是石頭造成的,絕沒有偷工減料:



這個景點叫平衡石(位於Arches National Park,圖片掃描)。



來一張近景:它的頭有3500噸,它要是不平衡,就會天搖地動,千萬別招惹它啊!



這裏是最高法院(位於Arches National Park,圖片掃描)。它的剛直及厚重,象征著法律的尊嚴:



好大一副眼鏡,莫非老天爺也近視? (圖片掃描)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拱門(位於Arches National park,圖片掃描)。它的跨度是306度。地質學家認為它不會存在太久,要睹它的芳容可要趁早。



天然石拱中的頂極品(位於Arches National Park,圖片掃描),它是Arches National Park 的標誌:



來一張近距離特寫:



為了來到它的腳下一睹它的風采,我在攝氏40度的酷暑下走了兩個小時。汗流浹背。裸露的皮膚被曬得刺痛。幾次想打退堂鼓,卻被其他的遊客所鼓舞。

我先是遇到一個小女孩,她大概七、八歲的樣子,奶白色的嬌嫩的肌膚被烈日曬得紅紅的。每遇到一個遊客,她都要問遊客從哪裏來。當她問到我的時候,孩子的媽媽說,我們已經遇到來自13個國家的人了。小女孩樂得直拍手。我問她,累不累,她說不累。

後來又遇到一個老人,他祝著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雖然步履蹣跚,但神色堅定。

看到這樣的老小,打退堂鼓真讓人難為情。終於來到了石拱下麵。站在它下麵,人小如侏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我想起九年前遊覽大峽穀時的感受。當我站在大峽穀的邊緣往下望的時候,我覺得我渺小得如同峽穀邊的一顆沙礫。大峽穀如同地球母親肌膚上的一塊傷口,岩石層象肌肉層,一層層清晰可見,紅紅的血淋淋的震撼著人心。在6000英尺深處的科羅拉多河,細如遊絲。看不見它的桀驁不馴及奔騰澎湃,隻覺得它象地球母親肌膚下的血管。我想,在這樣大氣磅礴存在億萬年的自然景觀麵前,人類短暫的生命到底算得上什麽!

這個景點叫死馬台(位於Dead House Point State Park,圖片掃描):



據說早期的西部牛仔把野馬趕到畫麵中的台地上,挑出優良的馬匹,把挑剩下的留在台地上。這些挑剩下的野馬眼睜睜地望著腳下的科羅拉多河饑渴而死,景點由此得名。看照片是搞不明白馬兒為什麽會守著河流饑渴而死的。身臨其境就明白了。那塊台地高出河麵4000英尺。台地上寸草不生。氣候又極其幹燥,及其惡劣。晝夜溫差達華氏50度。沒有人帶領,馬兒是跑不出去的。

這個悲慘的景點後麵的悲慘的故事讓我想了很多。我搞不明白牛仔們為什麽到這麽荒涼艱苦的地方來。他們大多來自繁華富饒的東部。且不說眾人皆知的紐約、芝加哥、費城、華盛頓等大城市,就是東部的鄉間,也是土地肥沃,雨水豐沛,湖泊縱橫,森林茂密。當我走遍了芝加哥以東的大部分州縣,我被東部的美麗富饒所震撼,曾感慨上帝何以如此厚愛美國。現在我站在西部的這一片焦土上,心想上帝還是公平的。但我始終不明白是什麽樣的力量驅使人們從繁華走向荒涼,從豐沛走向貧瘠,從溫潤走向幹涸。又是什麽信念支撐著他們在荒漠中留下來,趕著一群牲口,追逐著水草,幾百裏路不見人煙,忍受著白天烈日的炙烤,夜晚徹骨的寒冷。沒有中國上山下鄉運動的威逼,沒有戶口製度的製約的人們,為什麽選擇西部,熟悉美國曆史的人們大概可以告訴我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