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樂博客

學習英語,欣賞音樂。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語語音: 迅速辨別各國英語口音的好方法 (ZT)

(2009-02-03 05:09:05) 下一個

迅速辨別各國英語口音的好方法

英國口音   英國口音的特點,就是陰陽頓挫,幾乎每個音節都發的清清楚楚,長韻母音和短韻母音有十分明顯的區別。而美式英語裏麵則有點含糊不清,大部分的長韻母音都被截短。比如說 class 中的 a 音,屬於長韻母音,英國人一般都發得比較完整。而美國人往往讀成短音,聽上去和 bad 裏麵的 a 音差不多。又如 aunt,美國人幾乎無一例外發成 ant,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是說自己的阿姨,還是家門口的螞蟻。
  英國口音往往對位於弱音節上的清輔音發得十分清晰,美國人則經常把清輔音讀成濁輔音。比如 battery,美國人讀來就如同 Baddery。
  事實上我國以前中小學英語課上使用的英語發音,都是基於英國標準的(現在新課標已經開始使用美音了)。

中央電視台的英語頻道,以及外交部發言人對外國記者的談話,也基本上都是英國式的英語。國外媒體當中,BBC 是公認的英國式英語的典範。影視明星當中,休格蘭特(主演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是牛津畢業,操一口標準的上層社會的英音。

美國口音
  事實上美國各地的口音差別並不大。除了上述對長韻母的截短之外,美國人往往把 -ing 讀成 -n。
  美國東部
  美東的發音,由於地理上靠近英國,因此很多方麵更類似英國口音。我有一位教授畢業於普林斯頓(位於新澤西),前幾星期上課,我都以為她是英國人,後來經過多方證實,才知道她是地道美國人。
  語言學上有 rhotic 和 non-rhotic accent 的說法。Rhotic accent(兒化音),具體來講,就是 r 不論做輔音(比如 red),還是做元音(比如說 four),r 都發音。與之相反的是 non-rhotic accent (非兒化音),這種發音風格是隻發輔音 r,不發元音 r。英國人和部分美東地區以及小部分南方地區,都是屬於非兒化音。美國大部分地區則為兒化音。
  因為美國東部開發較早,人口流動性比較大,口音混雜的很厲害。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能夠突出反映美東口音的影視作品。很多劇集雖然把地點設在美東,比如 Friends(六人行)和 Sex and the city(欲望都市),但是這些劇集不能完全反映美東的口音。
  名人當中,歌手 Clay Aiken 是北卡羅萊納人,他的發音特別奇怪。
  美國南部
  美國南方經濟落後,民眾普遍受教育不高,因此長期被美國其它地區的人看不起。南方大部分為農業區,農民被蔑稱為 red neck,意思是他們整天在太陽底下曬著,脖子發紅。Red neck 隨後成為美國南方白人的代名詞。
  美國南方口音的特點就是拖長音,什麽元音都拖的老長,而且詞與詞當中沒有停頓,通通連讀。再加上南方人愛用鼻音,他們的對話聽起來就像兩個感冒的人在聊天。事實上南方口音是很容易遭到嘲笑的。
  名人當中:布什總統在德州度過大半生,講話略帶南方口音。著名心理節目主持人 Dr. Phil McGraw 是南方人,講話口音很重。
  影視節目:凡是背景設為美國南方的電影,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非常容易辨別的南方口音。比較著名的有《阿甘正傳》和動畫片《山大王》(King of the Hill)。
  姚明去的休斯敦,屬於美國南方口音的特例-

       墨西哥灣沿海地區,據說這個的地方的人說話是南方口音+美東,不能證實。
  美國西部
  西部由於接納大量移民,因此口音混雜交融。比較突出的是 God 裏麵的 o 音被拖長為 Gaad,把 leg 發成 layg。

澳洲口音
  澳洲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被用來發配犯人,後來又有大量淘金者湧入。
  澳洲口音常常省略輔音 h,直接發後麵的元音。比如 how 經常發成 ow 。澳洲人稱朋友為 mate,而且喜歡誇張的發成 myte。於是有一個著名的笑話,說澳洲遊客總喜歡纏著導遊說:“Where are we going to die?”(我們到哪裏去死?)原文是 Where are we going today? 澳洲人把 today 念成 to die。
  名人:很多在好萊塢發展的澳洲明星,比如 Nicole Kidman,Hugh Jackman 和 Russell Crowe,說話多少帶澳洲音。Nicole 似乎最不明顯。
  影視作品:《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裏麵的鷺鷥,鯊魚,牙醫,都是典型的澳洲音。

其他口音
  日本口音
  日語隻有5個元音,長短都一樣,因此日本人通常難以應付元音眾多的英語。
  韓國口音
  朝鮮語單詞連讀,最後一個音節拖長。很多韓國人也就這麽說英文。此外他們無法分辨 l 和 r,也無法發出 th 的音。
  印度口音
  很多印度人自以為英語很好,但是他們說出來的英語除了他們自己,誰都聽不懂。印度人對英語的停頓掌握很差。
  我們把英美以外的國家的英語發音做了個分類,難易程度分為三檔:
  第一檔以
澳大利亞為代表,隻要懂一個不同的詞的口音就夠了,比如data在澳洲的發音“打他”,這就足夠了,剩下的都一樣。
  第二檔以新加坡為代表,對於新加坡英語發音,隻要背過“一顆真實的樹”就夠了。因為在新加坡英語裏麵的 One,Two,Three,發音對應為標準的 One,True,Tree,走到哪裏都是這個發音。
  而第三檔,就是以日本和印度為代表的卷舌音派英語。比如日本把 Silk 會發音為 Siloko,而印度英語的“Data”這個單詞的發音,聽完了後耳朵裏麵基本都打結了。有個自認為英語還不錯的同事,起碼他的英語水平在非英語係國家都能聽的懂,有次印度IT進行遠程技術支持,雙方在開始前先聯 Netmeeting,一個IP地址,不加點最多12個數字,兩個人互相說了30分鍾始終不能連上。

       印度人英語口音重、語速快,說起話來滿嘴裏跑舌頭,輔音r發顫音,乍聽起來很難懂。所以國內單位接待印度客人,往往是幾個本單位的英語高手一起上陣,豎著耳朵聆聽,有時候聽完了還要在互相之間熱烈討論一番才敢翻譯。印度式英語發音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標準英語中本應該咬舌送氣的音th簡化為 t。而且印度人發的t的音,又接近d的音。所以印度人自己也拿這個發音特點開玩笑,當他們說“我30歲了”(I am thirty),聽上去就是“我有點髒”(I am dirty),因為 thirty(三十)的發音和 dirty(肮髒)混淆了。1968年美國拍攝的《狂歡宴》(The Party),著名喜劇演員塞勒斯扮演一位倒黴的印度土包子,滿口印度腔英語,一路插科打諢自我解嘲,周旋於美利堅高等白人之華屋盛宴,漏子捅了一個又一個,至今還是美國人模仿印度腔英語的經典。
  玩笑歸玩笑,實際上印度英語可是英語大家族最重要的成員。早在15世紀英語就隨著英國商人進入了印度,到現在保留了許多現代英語已經很少使用的詞匯。我的印度同事起草給項目執行單位的信裏總是有這麽文縐縐的句子:Please intimate…(請告知…),或者 You will be intimated shortly(不久你們就會被告知),同樣的意思,美國同事就直截了當寫:Please let us know 和 You will be informed shortly。因為印度人口遠超過英國人口,以至於已故英國著名作家馬爾科姆·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曾經這樣說過:“世界上最後一個英國紳士沒準是印度人”(The last Englishman would be an Indian)。
  對我來說,最不習慣的是印度紳士們什麽情況下都使用現代進行時,比如 I am understanding it (我明白),She is knowing the answer(她知道答案). 這可不是古蘇格蘭的語法,而是受了印地語的影響的變味英語。受印地語影響的常用印度英語還有 Your good name please?(你叫什麽名字?)問人家歲數的時候可以用這樣委婉的說法:What's your good number? 甚至可以問:When is your happy birthday?(什麽時候生日快樂?)
  印度英語發音規律:
  WA DIM=WHAT TIME
  I D LIG DO CHANGE DE GALA=I'D LIKE TO CHANGE THE COLOR
  關鍵點:
  P發B
  T發D
  K發G
  R發L
  沒有爆破音和清輔音 
 

Source: 快樂英語論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