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目 不卑不亢
發 音 bù bēi bù kàng
釋 義 卑:低、自卑;亢:高傲。形容人說話辦事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這個詞出現在外交場合的頻率頗高,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出色的外交家在友邦人事麵前特有的風骨。當然,也指平常人的品格。
出 處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示 例 我們為人處世,應~。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隻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他不卑不亢地說:‘妙喻妙喻!’”
近義詞 不驕不躁、不矜不伐
反義詞 俯首聽命、俯首貼耳 卑躬屈膝
歇後語 打柴不拿繩子
英 文 be neither humble nor arrogant
典 故
春秋末年齊國宰相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百般刁難他,先是讓他從小門進城,然後說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飯菜招待他,最後用兩個齊國囚犯來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態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結果楚王自取其辱。
“不卑不亢”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neither to argue back nor flatter; neither to humble oneself nor to show disrespect
2.neither cringing nor arrogant; neither haughty nor humble; neither servile nor overbearing; neither supercilious nor obsequious
詞 目 不可救藥
發 音
bù kě jiù yào
釋 義
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 處
《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比喻事態嚴重
近義詞:病入膏肓、氣息奄奄、無可救藥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旭日東升
歇後語:藥王爺搖頭-- 病入膏肓
燈 謎:絕症;病入膏肓
示例:懷疑與猜忌,難道就竟已成了他們~的根性了嗎?(鄭振鐸《桂公塘》十四)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明 宋濂 《傅守剛墓碣》:“魚爛河決,不可救藥,君子每為之太息。” 馬南邨 《燕山夜話·學問不可穿鑿》:“做學問的人,如果患了穿鑿的毛病,就將不可救藥。”亦作“ 不可救療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 楚國 ,不可救療。” 清 葆光子 《物妖誌·柳》:“ 希侃 忽遘異疾,不可救療。”
英 文 be behound help (來源: Harper Collins)
典 故
西周王朝到了後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不斷搜括錢財,發動戰爭,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後,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貪財好利,獨占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捕魚,還派人監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周王朝的統治越來越不穩固。
眼看周王朝政權搖搖欲墜,關心國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極力勸諫周厲王改變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國家。可是周厲王不聽,一些權臣也嘲笑凡伯,說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我這老夫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並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這首詩的內容,是勸說周厲王和那些權臣千萬別把憂患當作兒戲,應趁它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盡力防止它。若是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病重一樣無法治愈了。 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發生暴動,平民和奴隸們拿起武器,衝進王宮,周厲王倉皇逃走。西周從此哀落下去,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麵。
“不可救藥”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incurable; beyond cure; incorrigible; beyond rede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