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起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那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隻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裏隻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那穌的受洗。後來曆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 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隻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隻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的由來耶穌的生日究競是哪一天,其實早無據可查。為什麽要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呢?這是在5世紀中葉由教會規定的。公元354年,在“菲洛卡”日曆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5世紀西方普遍接受了這個日期為聖誕節。 top 聖誕傳說 | 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裏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 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心地善良的貴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拋下他和他的三個女兒。 這個貴族嚐試了不少發明,都失敗了,但也因此耗盡了錢財,所以他們不得不搬到一家農舍裏生活,他的女兒們也隻得親自燒煮、縫紉和打掃。 一晃幾年過去,女兒們陸續到了出嫁的年齡,父親卻變得更加沮喪,因為他沒錢給女兒們買嫁妝。一天晚上,女兒們洗完衣服後將長統襪掛在壁爐前烘幹。聖人Nicholas知道了她們父親的境況後,就在那天晚上,來到她們的家門前。他從窗口看到一家人 都已睡著了,同時也注意到了女孩們的長統襪。隨即,他從口袋裏掏出三小包黃 金從煙囪上一個個投下去,剛好掉在女孩們的長統襪裏。 第二天早上,女兒們醒來發現她們的長統襪裏裝滿了金子,足夠供她們買嫁妝了。這個貴族也因此能親眼看到他的女兒們結婚,從此便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繼承了懸掛聖誕襪的傳統。有些國家的孩子則有其它類似的風俗,如在法國,孩子們將鞋子放在壁爐旁等等。 top 聖誕風俗 | 聖誕PARTY 聖誕大餐
聖誕襪 聖誕卡
頌歌
聖誕樹 聖誕節節禮 各地聖誕 | 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美國 法國
意大利 瑞典 瑞士
智利 挪威 愛爾蘭 蘇格蘭 荷蘭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