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9)
2012 (1)
2023 (1)
2024 (1)
2025 (1)
閑鴨浮碧水,羞花翹枝頭。
又是三月春,一覺是揚州。
千年隋堤柳,望盡帝王舟,
可憐寄奴兒,世人尚憶否?
又到了三月的光景,江南那乍泄的春光,總能激起人類體內無限的多巴胺。粉白之間,煙花處處,小橋曲徑,碧波扶柳,江南好!最好是揚州。
三月的揚州,正著一裝軟綠,婆娑柳影中為你展開她那婉柔的山水長卷。作為揚州城的掌上明珠,瘦西湖兩岸滿眼似錦繁花;五亭橋頭,水波粼粼,閑鴨戲水, 畫舫搖曳;二十四橋,抬頭明月,二分曉天下。至於那深得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精髓熏陶的個園,借水入園,以水為脈,更是將這一方山水濃縮於那寸方天地。漫步其中,可以觀那竹影之婆娑,可以歎那四季假山之無窮變化,加之三月春泥的芬芳更能使人心曠神怡。一時間心中萬千煩惱絲無不被這一縷清新的氣息洗蕩而空。難怪就連千年前太白仙人都無比羨慕那位孟姓老友,直掛一蓬孤帆,從容下了揚州。 杜牧之更是十年也未醒他那揚州春夢。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作為“運河之都”,揚州與運河共生。如今站在複修的東關城門外,古運河畔的禦碼頭邊,思緒霎時跨越那悠悠時空,穿過那千年的時光隧道,昔時在運河侵潤下的船過市口,人聲鼎沸的華景便依稀眼前了。那古揚州人“車馬少於船”的生活方式無不令人神往。劉禹錫先生那一闕“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逆境高歌,尤讓人心潮澎湃。
三月的揚州,她不僅僅是一個時空坐標,更是一個春天的夢,這裏不僅懷藏著鑒真大師六次東渡的執著,也揮不去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鄉愁。如今,無論你是走灑落在古老的城牆上的朝陽中,還是泛舟在夕陽下熠熠生輝的運河裏,回首望去,揚州城的每一個角落依然還充滿了故事值得發現和品味。
再見揚州, 再見我的揚州夢!
寫於乙巳清明
2025.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