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與時共進,享受人生 - 上網開闊聲樂的新天地

(2007-11-05 04:31:35) 下一個
前幾天看”Dance with Star”, 聽到Elvis這首老歌,感到非常親切,喚起了那種久違的心情,純潔的美與愛。就試試唱。突然覺得唱歌並有網上唱壇這個以歌會友的地方真是人生一大幸運享受。很想讚美新科技internet歌壇帶給我的快樂與享受。驚喜發現自己上網試貼第一首歌僅三個月,網路歌壇的韻妙就已入我血液,歌友們似乎是我幼時的一群玩打小朋友。一個貪玩的孩子找到一群好的夥伴可興奮了。

自己訪音樂歌壇短短的時間,居然如此投入,真讓自己都驚奇。想來本人的音樂緣分並不大,直到而立之年才接觸卡拉OK,開始唱歌。很小時隻玩武的,對文的東西沒感覺。最早音樂啟蒙可能非常偶然。小不點時,鄰居住了一對投奔革命的年輕印尼華僑(那時的海龜),男的時髦,小個,女的非常漂亮,洋氣,有點混血兒味道(那時根本沒見過那樣氣質的女人,現在當然不一樣,咱們博客歌壇裏MM個個都有模特像),她會拉手風琴,拉些當時國內從來沒聽過的非常美的曲子 (那時傻想怎麽中央廣播台不播這類曲子? 現在知道那是資本主義世界名曲!) 。很想向她學拉手風琴,可不好意思開口,太小,被她的美貌嚇的。後來發現那男的有時喝醉酒打他的女人。因為是華僑,別人也不敢多言。記得派出所把他們帶走過,因為打得太凶還是海外關係,記不起了。我當時想這家夥真是不知福。後來他們也不忍我們的革命生活,回印尼去了。好像大人說女孩回去就跟男的離婚了,她的家庭很富的。這信息也不一定準,那時誰能得到國外消息啊,可能是大家的願望,包括我。

雖然西洋樂器沒學,但我還是聽到了。那時樣板戲流行,如[智取威虎山],[紅燈記] 等。但夥伴們都喜歡扮演反麵角色。如鬼子“鳩山” ,叛徒“王連舉” 。當然“楊子榮” 也受青睞。記得一次我們一幫野小孩被中學紅衛兵大哥姐訓練了一場[[智取威虎山] ,準備拉去演出,以表他們的革命普及成就。我好像演”楊子榮“,非常得意。組裏的演“小常寶她爹“的小孩,很小,像小老頭,可老忘台詞,搞得最後,大哥哥姐姐們失去了信心,不了了之。我雖對演出很緊張,但最後心理也很遺憾。

小學高年級,家搬到山區,碰上一個好的理科老師,他會拉二胡。我和兩個好哥們常去那位老師住所玩,他媳婦和孩子都在鄉下。那時整天抓革命,學習鬆,倒是文藝宣傳挺活躍。鄰居哥哥姐姐也有拉二胡彈琴的。但很少人玩洋樂器,老師幹脆收了我們三個徒弟,拉二胡。我很想學個西洋樂器,可惜沒條件。山區學校有民族樂器,老師邦我們借出來用,走後門。大家都知道,練二胡整天” 殺雞殺鴨“,對小孩來說真不COOL!大人喜歡京劇,所以覺得練二胡好,又不花錢!沒辦法,隻好” 殺雞殺鴨“了幾年。還練了毛筆字,抄粉筆版報,寫了不少” 批林批孔“大字報。但大字沒有練好,就遇到改革開放,停報。

科學突然變得重要了,考大學那是家家的頭等大事。”殺雞殺鴨“的活不幹了。由於厭惡政治,在大學基本是逍遙派,不參與文藝活動。記得在班上活動時哼過” 軍港之夜“之類的歌,同學說我嗓子能唱。可那時還沒有卡拉OK,對唱歌還有點不屑一顧。不過聽到“啊,我的太陽” 這首歌時,感覺特別開闊,就在家洗澡時吼吼,特舒服。到研究所時,被宣傳科拉去參加院所演出,唱過一次男聲四重唱。演出前,沒有到過劇場排練,不知麥克風效果,又怕自己打炮,所以演唱時不敢唱大聲,結果效果挺差。那是我第一次上台唱歌。

到美國幾年後,卡拉OK流行。開始有那種video tape卡拉OK,後來是大盤的卡拉OK。我這才開始真正唱一些流行歌曲。有時朋友們約著到餐館去唱卡拉OK,盡興到很晚。我想這段經曆於許多這裏的朋友一樣。
後來幾年對卡拉OK興趣又淡薄了。可能大家在2000年前都去抄股了,兩年後又都為失去的財富沮喪。
三年前,朋友介紹我參加一合唱團玩玩,這才了解什麽是美聲唱法。合唱團的活動太局限,拘謹,很難有個性的東西,這是合唱的必然環境。一朋友介紹給我文學城。我主要看看新聞。後來才發現[高山流水] 和 [想唱就唱] 有如此龐大”整容“,像似一個有個性的大party,歌手各表其能,各顯千秋。“大腕” ,”大師“一籮筐,非常可愛。

有趣的是,歌壇的朋友們很有個性和情感特色,你們把歌壇看作自己的” 大家庭“,自己的” 大party” 。互相MP,互相祝賀。互相賞識,互相憐惜。有的朋友看來更是把壇子當作自己除工作家務勞累之餘的精神源泉,甚至隻有來這裏才能耍耍嬌氣:)

馬馬虎虎閑聊,主要是謝謝[想唱就唱] 樂壇的歌友們給我帶來的快樂! 同時鼓勵朋友們享受時代的饋贈 - 網路樂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